成功 Success > 時間管理
feature picture

把這 5 件事列入「不辦清單」!照自己的節奏,過你想要的人生

2016-12-31 整理.撰文 徐姿瑩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人生就是不停地衝刺,不停地努力。努力讀書、努力工作養家、努力充實自己,讓自己的人生不落於人後。他人看你成就斐然,就是人生勝利組,但老話一句,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環境與世俗的眼光有時侷限了我們的價值觀,那是因為我們太過在乎他人的想法,無法跳脫框架思考,我們懼怕原地踏步,而被現實淘汰。「沒有用功讀書,就找不到好工作」、「沒有在大公司工作,你賺不到幾桶金」社會上充斥著你沒有做什麼,就得不到什麼的絕對理論。但我們不盡然必須過著這樣緊繃的日子,反倒可以輕鬆一點。

不辦清單:史上最不勵志的爛泥哲學書》作者pha表示,你不必樣樣都要努力。你應該要有自己的節奏,遵循自己的感受,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你,不該被世間的價值觀填塞,這是你的人生。

以下五點讓你重新思考,其實你可以更自在地過生活:

1.不必擁有一切

我們始終慾望無窮,但擁有很多東西,卻會導致心理與時間上管理的負擔。「這東西很久沒用,該不該找個時間搬出來試試?」「東西好占空間,我該怎麼處理?」人的注意力有限,實在不該將有限的資源浪費在思考對生活沒太大幫助的東西。

當然,揮霍金錢的確可以帶來短暫的快樂,但慾望的滿足,就像訓練酒量一樣,很容易愈養愈大。如果平常的你,不怎麼花錢,那麼偶爾在超商買點飲料或糖果犒賞自己,那麼你也就滿足了。如果平時盡是奢侈的消費,那麼只會花掉愈來愈多錢,卻不一定可以得到滿足感!

2.不要執著於過去

一直以來不停地追逐著成果,卻事與願違,我們難以放棄過去所做的努力,無法承認自己的錯誤。但與其因為一直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而耽誤了自己的時間,不如放下過去,化整為零,才能避免更多的損失,忘卻心中的遺憾。

一旦成功了,我們也該學會放手。因為你所累積的成就,隨後將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別貪得權位與權力,等到你覺得綁手綁腳的時候,就無法自由自在地行動了。

3.怠惰是種美德

聽起來有點強詞奪理嗎?但其實我們也了解懶是人的本性,因為懶得做某件事,懶惰的人反而會更認真思考,怎麼做才能有效率地完成那件事。

總是覺得累,也不是件壞事。感覺到疲憊有兩種象徵,一是身體的警訊,精神狀況或身體機能開始抗議時,我們都懂得休息。二是心理上的疲憊,不要認為那是怠惰,而忽視它的存在。提不起勁的時候,代表不太喜歡正在做的事情,或感到茫然。隨時停下來調整心情,轉換方向,下一步才能更堅定地走下去。

4.不要親力親為

其實每個人都喜歡受人依賴的感覺,依賴他人或是被依賴,自然能夠創造與他人溝通的契機,不僅事情能做的更廣更多,我們也可以活得更輕鬆自在。這也是為什麼帶領一個團隊,讓人們一起分擔工作,是領導者最重要的責任。

5.不要與他人辯論

當他人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將我們評斷成一無是處的人,其實也不必太過在意。打從一開始就站在不同的立場,是不可能互相理解的,偶爾可以溝通即是難得的幸運。每個人心裡都會抱持著不同的意見,這也是身為人有趣的地方,為此情緒大受影響的你,發表言論的對方根本不需要負起任何責任。這是你的人生,只要順其自然,保持自信,因為反駁他人,根本沒有任何好處。抱持著「或許我不贊同你的理論,但我尊重你」的心態來面對不同的意見即可。

以上提到許多不要做的事情,但矛盾的是,我們也不用百分百去堅持這些原則和信念,凡事走到極端值,最後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適時地放棄與妥協,我們才能避免陷入鑽牛角尖的死胡同。

人生不是發生在你身上,是因你而生。
Life doesn't happen to you, it happens for you.-Byron Katie

人們喜歡當事後諸葛,從過去的事情中去發掘意義或動機。但有時候,人生就像成群的沙丁魚。被大鯨魚一口咬下時,你或許會是唯一活下來的那隻沙丁魚。這就是人生的寫照。成功與不成功的機率,是你無法掌握的。既然如此,我們就不應該被侷限於該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繼續尋找自己「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這才是我們最該堅持的信念!

資料來源 / 《不辦清單:史上最不勵志的爛泥哲學書》,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 / Pexels

不辦清單:史上最不勵志的爛泥哲學書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消滅「手動」的煩人庶務!掌握 Vibe Coding 三原則:一天做完8件事,保留更多時間給自己

2025-08-18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8 年前,中文系出身的 Webbrain AI 共同創辦人 Sofia 決定嘗試學 Python。當時,她滿懷期待地報名了線上課程,卻在最基本的環境設定就被卡住。只為了跑出一行「Hello World」(程式設計的第一個小測試,代表環境設定成功),她耗掉兩周時間,卻什麼都看不懂。

終於,她選擇放棄。這段經驗,成了她心裡的陰影 ——「學程式」,似乎是文科生跨不過的鴻溝。

好消息是,近年生成式 AI 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她的想法。也為許多文科人才,開啟 Coding 的新可能。

文科人才正在起飛!掌握3原則,用 Vibe Coding 解決煩人庶務、開啟全新機會

Sofia 回憶,第一次透過自然語言指令,讓 AI 生成並運行一段程式碼時,她驚訝地發現:原來語言本身,就是最強大的程式能力。 而這,便是 Vibe Coding 的核心:只要能清楚描述需求,就能讓 AI 自動產出可部署的程式模組。

Sofia 的第一個 Vibe Coding 專案,就是解決工具切換後的難題。公司決定「全面匯入 AI」後,原本依賴 Asana 的行銷工作流被撤換,她必須在 Google Workspace 裡重新建立流程。過去,四面八方的訊息透過 Asana 自動化分類;但現在,這個系統不見了。

總不能每天人工去翻吧?於是,她透過 Google Apps Script,把 Email、網站表單、社群訊息通通接到 Google Chat 的同一個 Space;接著,再用 OpenAI 的 API 自動產生摘要,判斷訊息是否有用,甚至幫忙過濾掉 spam。

結果,團隊能更快聚焦在真正需要回覆的訊息上。當訊息一口氣變得清爽、只剩下真正需要處理的內容時,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這就是 Vibe Coding 的 first win —— 一個小小的腳本,馬上把混亂變有序,省下無數零碎時間,也讓團隊第一次真切感受到 AI 的威力。

這段經驗讓她體會到,寫程式的重點不在語法,而是 Prompt 是否說得清楚:要處理什麼情境、要完成什麼任務、最後要輸出到哪裡。 這三個原則,看似簡單,卻是文科生最能駕馭的地方。因為核心並不是「會不會寫程式」,而是「能不能清楚表達需求」。

關鍵原則 Prompt 說明 Sofia 的案例
明確情境 先描述清楚工作場景 客服訊息分散,需要集中管理
清楚任務 指定 AI 要完成的具體工作 自動分類、產生摘要、先擋掉垃圾訊息
具體輸出 說明要在哪裡、以什麼形式落地 生成能在 Google Apps Script 部署的程式碼

「你不需要完全看懂所有程式碼,只要理解哪個 function 代表哪段邏輯,剩下的 debug 都交給 AI 來解決。」

不事事求人、用說的就能寫程式!一套「工具箱思維」讓專業被看見

原來,Vibe Coding 的主要進入門檻,是透過自然語言把「需求」講清楚。想清楚這一點,或許會讓許多文科生豁然開朗:寫程式不再是懂 Code 人的專利,而是人人能擁抱的新機會。

Sofia 比喻,AI 像是永不翻白眼的同事,不管問題多「笨」,都能耐心回答。過去學 Python 時,複雜的設定和艱澀的邏輯讓她挫敗,即便找到同事請益,也會擔心打擾對方。

如今,AI 能直接協助 debug、解錯誤訊息,讓學習過程變得安全而有信心;這種分工方式,也讓她更快跟上公司的全 AI 浪潮。「AI 幫我解決了寫 Coding 會遇到的基礎、初階問題,真正無法解決時再請人協助。」

有了幾次成功經驗了後,她進一步建立了一套自己的「Vibe Coding 工具箱」。在她眼裡,每一個 AI 模型、每一個小工具,就像是工具箱裡的不同零件 —— 有的擅長生成文字,有的擅長寫程式,有的更適合做跨平台整合。關鍵不是死守一個工具,而是懂得比較、測試,找到最適合自己工作的組合。

這樣的「工具箱思維」,也成為她在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微型線上課的設計核心。在微型線上課裡,Sofia 會帶著你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

  • 學會怎麼描述需求,挑對 AI 模型來產出成果
  • 學會用 Google Apps Script、各種小模組,把工作瑣事自動化
  • 實作成果可應用在職場中,包括團購表單、名片掃描小幫手、互動提案網站、導購產品頁面
  • 獲得示範成品,直接套用整理過後的程式碼,小幅修改就能上線

Vibe Coding 不只是 Prompt 技巧,而是一個讓你能靈活組裝的工具箱。當這個工具箱在你手裡,你就能在職場裡隨時拿出最合適的解法,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省下更多時間給更重要的事!效率鬼速提升,5 分鐘就看見成果、展現專業

Sofia 說,自從兩年前開始用生成式 AI 幫忙處理日常工作後,時間大幅縮短。過去需要一周完成的 8 件事,如今一天就能完成;這讓她能把更多心力投入到行銷策略規劃上,而不是被重複性的貼文、報表埋沒。

效率好壞,往往是團隊能否成功推進多個專案的關鍵。台灣不少公司人力有限,卻要同時承擔策略與執行。能善用 AI,才有餘裕專注在最有價值的部分。

或許你也曾經覺得,Coding 離自己很遠;或許你也像 Sofia 一樣,曾經被複雜的語法和環境設定嚇退。但現在,新的機運之門已經打開了。

在這個 AI 時代,別再把自己鎖在 PPT 和文件裡。勇敢試試 Vibe Coding,讓你的文字與想法,成為世界看見你的舞台。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資料來源: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微型線上課、數位關鍵字 EP 192. 文組人也能上手的 Vibe Coding!AI 如何協助行銷人員解決重複性工作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