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你有充分的自信嗎?即使答案否定,你能裝作很有信心嗎?許多人其實是先偽裝成信心滿滿的樣子,久而久之,他們就真的具備了十足的自信。
自信心是一種態度,很多認真工作或能力優異的人,無法好好展現自信。如果你發現自己缺乏自信,最簡單的方式,從練習使用充滿自信的語言開始。你說話的方式,將形塑別人對你的評價,使用有自信的方式說話,可以有效培養你的自信心。
因此,應避免以下幾種常見的說話方式。你不是完全不能這樣說,但太常使用這些語句,容易顯示你缺乏信心。若要展現自信,請盡可能避免。
我覺得
這幾個字根本是「冗」,你要表達的意見,當然是你覺得的事。使用這三個字這樣開頭會降低你的意見之價值,要做一個鏗鏘有力的陳述,請直接表達你的看法。
這個嘛、呃、嗯…
這些詞彙減緩了接下來說話的力量。所以,試著簡潔扼要說出你的主張,例如:「嗯... 我覺得我們應該修正這個案子的方向。」改成「我們應該修正這個案子的方向。」聽起來就有自信多了。
只是
這個詞彙容易讓人覺得,你接下來要說的話無足輕重,甚至可有可無。如果你「只是想要確認一下」或「只是想問個問題」,聽起來顯得膽怯生疏。
有點、還好
這類詞彙充滿不確定性,讓聽者感覺模糊,究竟你想表達「對」或「不對」?改以量化類的形容詞,都比這類詞彙更實用,例如:很多,很少,主要是,少部分是,重要,不重要等。
對吧?
有些人明明沒打算問問題,卻習慣在語尾多問這句,目的是讓他前述的主張看來溫和一點。但這樣問讓人覺得你對自己的發言缺乏信心,貌似在尋求他人的肯定或批准。不如改成宣示型的發言,取代詢問型的發言。
我不行
別使用這句話。即使你想說的是「我不會」、「我不想」或你真的做不到,都有比這句話更明確的回答,例如:「我有約了」或「我需要什麼資源來完成這個」。避免聽起來像個推託之辭,試著使用「我會怎麼做」、「我可以做到哪些部分」、「我已經決定…」來取代,讓別人感受你的積極。
資料來源 / 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