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Ben Stanfield via Flickr

一封信搶走 Amazon 的生意!賈伯斯寫給客戶的 email 中,透露了 5 個談判技巧

2018-06-05 編譯‧整理 鍾苡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把時間拉回 2010 年,已故的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當時正準備發表 iPad 新品,而 iPad 的其中一項關鍵特色就是能夠作為電子書閱讀器,與亞馬遜(Amazon)的 Kindle 相似。當時蘋果公司已成功與四家主要出版社完成簽約,但另一家新聞集團 NewsCorp 旗下的 HarperCollins 出版社,卻與蘋果在 iTunes 賣電子書的定價上爭執不下,於是賈伯斯多次寫信給當時的高層 James Murdoch ,試圖說服對方改變心意。其中,以下這封信被視為賈伯斯的經典談判範例。最終 HarperCollins 也接納了賈伯斯的建議,成為蘋果公司的合作夥伴。

原文如下:

James :

我們的提議確實是根據每本書的精裝本價格,制定了電子書零售價的上限。之所以會這麼做的原因在於,依照過去我們在數位方面的銷售經驗,我們並不認為高於 12.99 美元或 14.99 美元的價位能夠在電子書市場上取得成功,尤其亞馬遜以 9.99 美元的賠本價在賣這些書籍。也許他們的策略是對的也不一定。但即使如此,我們仍願意嘗試將價位訂在 12.99 美元,而非更高的價格,因為我們很確定那將會以失敗收場。

我認為,貴公司可考慮以下 3 種方案:

1. 與蘋果公司合作,以每本 12.99 或 14.99 美元的價位,測試看看能否成為電子書市場的主流。

2. 繼續與亞馬遜合作,每本定價 9.99 美元,短期內雖有不錯的收益,但一段時間後,亞馬遜可能只會付給您 9.99 美元的 70% ,因為他們有來自股東的壓力。

3. 將電子書從亞馬遜下架,消費者若買不到您的電子書,就會採取盜版的途徑,一旦這件事情發生了,便無法挽回。相信我,我曾見過這種情況。

也許我錯過了什麼,但我看不到其他更好的選擇了,您覺得呢?

致上我的問候

Steve

這封郵件不僅讓賈伯斯為蘋果取得優勢,也有許多值得商務人士學習的重點:

1. 直接使用收件人的名字

信件的一開始,賈伯斯直接寫上對方的名字 James ,而非尊稱姓氏 Murdoch ,當然我們現在無從得知賈伯斯當時的想法,但此舉可能是希望用一個人的名字來軟化情緒、打動對方,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就曾說過:

「所有語言中,最甜蜜動聽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2. 用最白話的方式表明立場,並解釋為什麼自己的提議比較好

雖然不知道賈伯斯花了多少時間擬出這封信,但他顯然成功地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讓收件人一秒領略了與蘋果公司合作的利弊關係。賈伯斯信中點出亞馬遜以賠本價在搶市佔率,同時也暗示蘋果有影響市場的可能性。這種論述描繪出正面與負面的兩面價值,也清楚地將客戶對合約的疑慮簡化成 3 個選擇,讓收件人可以從中做出決定。

不過在擬定這類重要郵件時,最好先寫一份草稿,寫完之後先放著,做完其他事情再回來重新讀一遍,嘗試從第三方視角審視自己

  • 寫得是否清楚且合乎邏輯,公正且平衡?
  • 是否易於閱讀?(例如像賈伯斯使用條列式的做法)
  • 確定信件寄出後不會後悔寫過這些內容?(有時可能會帶點情緒)
  • 是否寫得太多太雜了?(避免不必要的話家常,直接講重點)

另外,

寫信時,不要刻意讓信件變得太官方制式,一點點的個人色彩是被容許的,那會讓人覺得是在跟真人對話,而不是罐頭文或是自動回信。

3. 邏輯清楚,如實呈現雙方所面臨的情況

口語白話並不代表馬虎或草率。仔細看賈伯斯的回信,短短三四百字卻組織出非常清晰的思維架構,包含裡頭的用詞、標點符號、拼字句法等,都很簡潔明瞭,完整呈現了明顯的事實:如果合作,會有什麼好處?不合作,又會失去哪些優勢?

4. 謙遜回問,巧妙做球給對方

沒有人喜歡被逼著做決定,或是選擇權被剝奪。 賈伯斯信中最具談判技巧的關鍵就在最後一行字「也許我錯過了什麼,但我看不到其他更好的選擇了,您覺得呢?」短短一句話,賈伯斯做足了同理與傾聽,巧妙將球做回給對方,讓出版商自行決定要從中三選一,還是要再提供其他解決方案。

5. 有禮而不形式化的收尾,表示對收件方的尊重

一般人或許覺得簽名檔沒什麼,但就商業談判來說,這絕對是錦上添花的一個部分。一句問候結語,加上小名,不僅讓郵件變得更具個人化,也完整體現了對收件方的尊重。 就如同面談結束時我們會互道再見,電子郵件也絕對要有完整的收尾。

資料來源 / Inc.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