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pexels

一直抱怨,卻打死都不離職?關於工作,你該認清的 3 個現實

2018-06-27 江明

前幾天收到一個讀者的留言,問我最近還徵不徵人,他想換個環境。我讓他把簡歷給我,看過之後嚇我一跳,畢業不到一年,已經換了三家公司。

我問為什麼?他說在第一家公司不被重視,老闆太無能;第二家公司的同事太機車,經常刁難;第三家公司離家太遠,每天趕打卡都快崩潰了。

一開始我還聽得進去,但後來越想越不對了,誰在工作中沒受過氣啊?

做不出成績,不會有人在意你的心情

每天準時出勤上班,收到任務做出成績證明自己的能力,難道不是每個人的工作常態嗎?公司本來就是一個強調社會性而不是個性的地方,真的沒有必要這樣埋怨。

現在有很多公司對待員工的方式,感覺像是對待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搞得很多人每天去上班之前,都需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可是我發現,其實並不是那些公司的價值觀有問題,問題出在部分員工身上,他們對待工作的方式,就像是一個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

要不是整天想著如何和主管搞好關係,就是能力不足,還經常在辦公室嘰嘰喳喳抱怨自己最累最苦。然而職場的本質,是為公司創造價值,如果沒有能力獲得好的結果,那麼其他的都是閒扯淡。

大多數職場新人一定都在工作中遭受過辛酸和委屈,但是你們已經長大了,就要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氣和情緒,如果做不出成績,才不會有人會在意你的心情好不好。

至於靠迎合別人來鞏固自己的職場地位,那是弱者最喜歡做的事情。

很多沒離開的人,只是能力還不足以讓他有更好的去處

我見過有的人因為腦子太靈活一年換三份工作,也見過有的人能力平平,在一家公司一待就是好多年,混吃等死,最後就算公司倒閉了也找不到新工作。這兩種人都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前者不懂得堅守與隱忍,後者不知道進階與提升。

去年馬雲給全體員工發的信裡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聰明的人都離開了阿里巴巴,但只有笨的人成功了。」

這句話的本意是指,那些做事專心的人,做著做著就成功了;而世人所謂的聰明人,只看眼前的利益,中途就離開了。

我更傾向於相信前半句,做事情需要傻傻地堅持,但是也要堅信池淺養不了大魚,廟小留不住高僧。很多沒有離開的人,未必不想離開,只是能力還不足以讓自己有更好的去處而已。

職場上還有一種人,他們每個看上去都很勤奮。每天按時打卡上下班,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上級交代的事情第一時間完成,自己也覺得自己真是踏實肯幹的人,連自己都好感動。但是下班之後,不是看綜藝節目就是聊八卦,或者想著週末去哪兒玩,腦子不會再想工作上的事。

然後悲劇了,公司要裁員,第一個名額就降落到了自己頭上,於是開始控訴不公,為什麼是我,我那麼努力。

但是親愛的,你也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罷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在乎你是否真的努力,他們只在乎你有沒有做出他們想要的結果

你很努力,但你沒考上大學;你很努力,但你的文章依舊寫得很爛;你很努力,但你做的工作其實誰都能做,如果去找一個實習生,薪水只是你的一半,工作卻做得跟你一樣,你說身為老闆,他會怎麼選擇?

你的地位、待遇,從來不是由「工作量」決定的

一個人在公司的地位待遇並不是工作量決定的,而是他的不可替代性決定的。

如果一個已經工作了五、六年的人,還和新來的實習生做著一樣的基礎工作,並且整天用冠冕堂皇的勤奮來麻痹自己,那我能想到的只有一個字:慘!

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在職場上實現自我價值的人卻少之又少。大部分時間,我們心裡很清楚哪種選擇是對的,會對未來有幫助。可我們卻並沒有這樣做。

好像電影《女人香》中的經典台詞:「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就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麼? 因為真的太苦了。」

人們喜歡不勞而獲,希望用最少的付出換得最多的回報。於是我們更願意選擇那條看起來不那麼好,但感覺輕鬆的路去走。可這世界上哪有不用付出辛苦就能換來的自由?

我從未見過有哪一個早起勤奮的人會抱怨命運不公,也沒有見過一個認真負責努力好學的年輕人會一直沒有機會。

如果沒有說走就走的實力,那麼就請收一收自己的玻璃心,先證明自己的價值。

(本文整理、摘在《劈你的雷正在路上》,圓神出版)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