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不喜歡的工作,何必勉強?改變 4 個工作觀,把興趣變成可溫飽的職業

2018-08-24 整理‧撰文 張良姿

「每個月很努力、卻還是沒存下多少薪水,一想到工作就覺得心很累!」朋友吃飯時,總是會討論到自己的工作狀態。最近斜槓青年的概念非常流行,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一面做各種喜歡的事,一面還能賺錢,大家都在聊,是不是該成為一個斜槓青年,才可以擺脫眼下的煩悶工作。

《工作的真義》作者榎本英剛有提出類似的概念:「複合職」。他認為,要把自己喜歡做的事當成志業、又能賺錢不是不可能,只要先找到自己「熱衷」的事,再利用「複合職」的思考方式,逐步實現把喜歡的事情當工作的目標。

移除4大過時工作觀,往熱衷的事前進

現代的工作者追求心靈上的自我實現,求職傾向找「想做的事」,而不像過去的工作者,為了滿足物質需求,只要可以賺錢,做不想做的事也行。但是,許多人苦於自己的興趣賺不了大錢,比如說畫畫、跳舞等等,只好選擇薪水還過得去、但不是自己愛的工作,日復一日,導致每天上班都愁眉苦臉、提不起勁。晚上拖著一身疲倦回到家裡,難免覺得人生無趣。

榎本認為,問題出在把工作視為「謀生手段」「必須被迫做不喜歡的事」「讓自己去適應目前的職業」,想要改變,就要先拋除過時的工作觀:

1. 工作≠忍耐:只有選擇想做的事,才能撐過艱苦的挑戰

你待在一個毫無興趣的職位上,為什麼?可能是家人的期望,你不想辜負他們;也可能是認為自己喜歡做的事很難找到工作,什麼理由都有。對此,榎本點出人們不能做想做的事的4個心魔:

  • 普世認為做想做的事是禁忌行為。
  • 不曉得自己想做的事是什麼。
  • 不知道可以做想做的事,又足以維生的方法。
  • 沒有可以協助大家做想做的事的支援系統。

榎本也指出,許多人會把「做想做的事」跟「享樂或開心」混為一談。不過,為了能做想做的事,需要的勇氣與耐性遠超乎多數人的想像。當我們做想做的事時,並非整個過程只有開心,當中也包含了接受那些不想做的事。像是想成為職業棒球選手,必須經歷辛苦的練習,以及大大小小的試煉。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為了經得起試煉的磨難,而給予自己同等的獎勵,像是過了這一關,就出國旅遊。

2. 工作≠職位:無論職稱,都能創造自己想做的任務

大多數人會把自己看成比工作還渺小的存在,普遍認為「自己要學習適應工作(既有職業)」,但是,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我們得學習把自己看成比工作還大的存在。

榎本提出「創新職」的概念,為自己喜歡的做的事創造一個職稱。當然,你也可以在現在的公司上班,再給自己一份創新職的工作。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行政,但是很喜歡蒐集各種市場情報,整理成淺顯易懂的資訊,提供給業務同事。這麼做,不僅保有原來的工作,還創造了新的任務,讓自己做喜歡的事。

3. 工作≠固定職:同時擁有好幾個工作也行

比如說,立志當畫家的人會選擇餐飲業服務生或電話總機等工作來維持生計,再利用空檔作畫,把畫作放在路邊賣,或跟畫廊交涉,希望畫廊展示自己的畫。

所以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榎本建議採「複合職」來思考,把工作分成「想做的工作」與「為了維生的工作」。他認為,剛開始投入喜歡工作的時間不用太長,一周一次或只有數小時也沒關係,只要記得「不要一開始就想要有收入、賺大錢」。做想做的工作,一開始可能很難賺到足以維生的收入,但是持續做一段時間,就能培養出實力,總有一天可以透過這項工作得到溫飽。

身兼數職也可以運用在「做想做的事,有收入」的工作。也就是說,如果只有一份想做的工作,但無法確保穩定收入來源時,可以多做幾份同樣喜歡的工作,將這些收入加起來,就足以維生。擁有多項收入來源,比較能靈活因應突發狀況,風險遠比只有一份收入來的低,生活上也會更加自由。

4. 工作≠財富:是尋找自我存在意義的途徑

存在主義是利他主義,如果你想的是「我的存在意義是為了讓自己幸福」「我的存在意義是為了受人疼愛」「我的存在意義是成為有錢人」這都不算是存在意義,只能算是完成自我。

存在意義要從自己與他人的「關聯性」中開始探求。如果你每天關在房間自問「我活在這世上的意義究竟為何?」卻始終找不到答案,只要走到街上,與他人互動,就能找到答案。不論是禮讓座位、從醫救治他人、傾聽同理他人或是捐款救濟貧窮等等,對別人或社會有所貢獻時,你就能清楚感受到自我存在意義的價值。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