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Netflix螢幕截圖

因為 Netflix,怦然心動整理術翻紅!英國經濟學家:麻理惠糾正了我一直犯的錯

2019-01-21 日本知名整理諮詢顧問 近藤麻理惠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19 年初,Netflix 上架麻理惠的實境節目,她笑稱自己看到雜亂無序的環境就會很興奮。元旦才上架,半個月後已經帶動美國舊衣舊書二手物品捐贈,以及整理風潮!

個兒小小威力不小的麻理惠,曾獲 TIME 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最具影響百大人物,當年的百大中另一位日本人,則是村上春樹。為麻理惠撰文的是資深演員及作家潔美李寇蒂斯,她說要對所有與生活中物件掙扎的人推薦這本書,潔美尤其喜歡麻理惠提出「怦然心動」的取捨標準,喜歡到說自己如果要刺青的話,就會刺下 「怦然心動」(spark joy)

深受台灣讀者喜愛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在台灣已經有了十幾萬的讀者,在數次來台訪問時,也接受 Cheers 雜誌專訪,壹周刊更是報導了六頁之多,並實際為周刊副總編和電視主播的辦公室「看診」(汗)。

麻理惠以「留下令你心動的東西」迥異的整理觀念,風靡亞洲,僅在日本就收服了 170 萬讀者的家。幾年前起,麻理惠的書進軍歐美之後,依然表現得十分亮眼!2013 年她先在以整齊紀律聞名的德國出場,不到三個月就印了三刷;在義大利,麻理惠的書籍一上市就進入總榜第 65 名;在西班牙版也有出版。以一位亞洲的實用書作者 ── 還是個 30 出頭、輕聲細語的女孩,能在相對嚴謹排外的歐洲市場有這樣的成績,真是不簡單。

尤其在美國,新書推出就一直在 Amazon 的 Top 100(本文截稿時為第六名),高達讀者五顆星的評價。英國《金融時報》資深專欄作家、著有《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的提姆.哈福特,才在 2015 年初特地撰寫了專文 ── 從經濟學角度談麻理惠的整理術。

提姆.哈福特一向擅長從經濟學理論的角度來分析讀者們提出的個人問題。他也一直持續觀察麻理惠,之前他曾在 Twitter 發了幾條與麻理惠有關的推文後,有個追蹤者就「虧」他:「你是真的很迷她哦?」但那位追蹤者隨即承認自己也是麻理惠的粉絲啦。

是說經濟學家和粉絲都可以死心了這樣,麻理惠才在官網上宣布結婚的喜訊!兩個人的物品生活勢必對她又是一番新體驗!不過據說她先生只帶著四個瓦楞紙箱搬進她家,所以可完全跳過丟棄階段,直接上收納課啦。

提姆.哈福特全家人都是麻理惠的粉絲,他認為:麻理惠不但是整理的大師,更是天生的經濟學家。 他坦言自己犯了三個讓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經濟學家都會覺得很歹勢的認知錯誤,是從看了麻理惠的書之後,才豁然開朗!

到底輕聲細語的麻理惠是如何驚醒經濟學家呢?對照起麻里惠在書中的說明,在正值年關前的大掃除,你會更有體悟!

timharford.jpg
經濟學家提姆.哈福特

經濟學家坦承的認知錯誤(一)

  • 我犯了維持現狀的偏誤(status quo bias) :也就是讓事物維持原狀的傾向。

    當你試著清掉家裡的東西時,很自然會思考是否要把某樣東西丟掉。也許問這個問題錯了,因為這樣你就把「丟棄」的門檻設得太高。維持現狀的偏誤意味著你的東西大部分都會留下來,因為你想不到什麼好理由把它們丟掉。

    麻理惠則讓事情反過來。對她來說,「現狀」是「你擁有的每樣東西都會被丟掉,除非你說得出它應該留下來的好理由」 。這種心態上的翻轉讓「維持現狀的偏誤」弔詭地成為改變的力量。

麻理惠這樣認為:當「如何選擇要丟的東西」變成主題時,其實就大幅偏離整理的焦點了。如果整理時只考慮「丟東西」,就會變得不開心。因為

整理時,該選擇的是「要留下的東西」,不應該去選擇「要丟掉的東西」。

關於選擇物品的基準,我做出了這樣的結論:「碰觸時是否怦然心動?」

把東西一個一個拿在手裡,留下令你心動的東西,丟掉不心動的東西。這就是判斷時最簡單又正確的方法。

請想像一下只被心動的東西所圍繞的生活,這才是你想擁有的理想人生,不是嗎?

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動的東西。剩下的,全部毅然決然地丟掉。(出自《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kondo.jpg
日本知名整理諮詢顧問:近藤麻理惠

經濟學家坦承的認知錯誤(二)

  • 我忘了 「收益遞減」(diminishing returns) 的道理。第一條褲子是必要的,第二條絕對有用,但完全搞不清楚怎麼會有人需要第 10 或第 11 條褲子。有一個平底鍋很好,但第 5 個平底鍋應該幾乎用不到。我愛書,但我擁有的書已經超過我此生剩下的時間有辦法讀的量,所以其中有些必須丟掉。

    要感受到「收益遞減」這件事,訣竅在於把同性質或類似的東西收集在一起。一旦我擁有的每一本書都坐在客廳地板那座書山上,就很容易看出把它們全留下真的很荒謬。

熟悉「怦然心動」整理魔法的讀者一定都記得,麻理惠有交代:「同類的東西全部集中後,再一口氣判斷。

你常會覺得「等整理完臥室再來整理客廳」「抽屜由上往下一個一個檢查」,但這就是致命的錯誤。因為,幾乎在所有家庭裡,就算是同樣的東西,往往也都會分散收納在兩處以上。同一類物品又不斷從別的地方出現,整理的意願或許就會消失。

為此,一定要按「物品類別」來思考,把同一類的東西全都集中在一起後,再一口氣做出判斷。

具體的步驟如下:

  1. 首先決定:「我要整理衣服!」
  2. 接下來,把家裡的衣服一件不剩地收集起來,攤在地板上,再堆起來。然後一件一件拿在手裡,只留下心動的。
  3. 接著就依照這個步驟,按「物品類別」判斷所有的物品吧。當衣服很多時,可以按上半身、下半身、襪子、內衣等,做更進一步的詳細分類,然後再一件一件地判斷。

為什麼這件事非常重要?這是因為有必要正確掌握自己目前到底擁有多少東西。 大部分的人都會因為東西數量超出預期而大受打擊,「原來我有那麼多東西啊……」,似乎通常都多達自己想像的兩倍以上。此外,如果擁有多個款式相同的東西時,透過集中在某一處,就可以互相比較,更容易做出「留下」或「丟掉」的判斷。 (出自《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Kondo1  s4.jpg
麻理惠整理衣服一律以「光滑簡單的長方形」為標準,直式站立。 上圖分別於《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實踐.解惑篇》實證

經濟學家坦承的認知錯誤(三)

  • 我沒有完全體認到自己擁有的東西的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買收納用品,或買一間更大的房子,或只是買更多書櫃,會產生財務成本。但因為你現有的東西被其他東西壓在箱子底部,害你沒辦法拿來用,也會讓你付出成本。

例如,麻理惠認為:沒有必要使用「市售的收納商品」,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迅速地整理完畢。

我過去也是收納商品迷,除了基本款,連冷門的創意商品都有。但不可思議的是,如此大量的收納商品,至今卻沒有留下任何一樣。

總之,只要有普通的抽屜和普遍的箱子,就不需要特別的收納商品。 只靠家裡現有的東西,就一定能夠解決。

最常使用的收納聖品,就是空的鞋盒。說到免費就能取得的萬用收納道具,真的無人能出其右。「大小」「素材」「堅固」「簡便」「心動度」,鞋盒在這些項目的分數都在平均水準之上,最大的魅力是能夠廣泛運用。再加上最近很多鞋盒的設計都很可愛,更是令人開心。「有沒有鞋盒?」已經成為我拜訪客戶時的口頭禪了。

鞋盒有無限的運用方法,最常見的就是用來裝絲襪或襪子,當作抽屜裡的隔板。收納洗髮精類的庫存或洗衣精等生活用品。用來裝垃圾袋或抹布的庫存。很多人會把東西放在塑膠袋裡,但收納在盒子裡絕對比較好用。

除了鞋盒之外,還有很多能活用於收納的東西。出現率較高的包括印製名片時附贈的塑膠名片盒、蘋果電腦隨身音樂播放器的透明收納盒等。總之,只要是四方型盒狀的容器都行。 在整理途中如果看到適合用來收納的盒子,就請先集中在一處(小編按:又回到上一題囉)。

空盒和收納物品的組合,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只屬於你的原創搭配。所以,自由地做各式各樣的嘗試,盡情享受其間的過程,才是真正的正確答案。市面上有各式可愛的商品,但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迅速地整理完畢。與其在整理途中去買臨時應急的收納商品,倒不如在整理結束後,再慢慢地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款式。

(本文整理、摘錄自《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方智出版。圓神書活網提供)

相關文章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一張圖學會「思考斷捨離」!把大目標拆成小步驟,2026 願望不再空談

2025-11-17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我們踏入新的一年時,總是充滿希望與期待。許多人都會在年初為自己設立新年目標,例如要提升健康、獲得晉升、學習一門新技能、甚至開啟新事業。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在過去的某個時刻,發現這些目標在年中或年底時,被拋在腦後。

為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答案很簡單:方向和方法錯了。許多時候,我們不是缺乏上進心,而是用錯了策略,導致目標無法落地,成為「空談」。

《經理人》商管 LAB 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借助「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重新審視並強化我們設定目標的能力,讓大方向更明確、路徑更清晰,真正落實標管理,在新的一年達成你的願望!

延伸閱讀:80% 新年目標撐不過兩月!專家:掌握9招打破年年立志、年年放棄的循環

什麼是曼陀羅思考法?九宮格思考法怎麼用?

「曼陀羅思考法」是一種幫助我們設定和細化目標的視覺化方法。這個方法最早源自佛教中的「曼陀羅圖譜」,它是一種幫助修行者專注和冥想的工具。在現代,曼陀羅被發展成一種系統化的思考框架,特別受到日本商業界、體育界的歡迎,被用來幫助人們釐清思路和制定計劃。

這種方法的基礎結構是一個 3x3 的九宮格。最中心的一格是「核心目標」,而外圍的 8 個格子,則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所需要的 8 個關鍵要素。

一流運動員都在用!揭密大谷翔平的曼陀羅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這個方法,「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提到了一個真實的成功案例 —— 日本棒球選手大谷翔平。

大谷翔平是職棒大聯盟知名的「二刀流」選手,同時擔任投手和打者,成就斐然。但你知道嗎?早在他高中時期,他就已經利用「曼陀羅思考法」為自己設定目標。

new balance 大谷翔平 logo
圖片來源/Shohei Ohtani | 大谷翔平

大谷翔平的中心目標是「成為 8 大球團第一指名的新人」。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大谷翔平在九宮格的外圍填入了 8 個小目標,包括:控球、球速、變化球、體能訓練、心理素質、品德、戰術理解以及運氣等元素。他深信,這些環節的共同提升,才能讓他成為一名全方位的棒球選手。

大谷翔平的九宮格.jpg
經理人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以大谷翔平、楊勇緯的蔓陀蘿九宮格為例,搭配 AI 目標規劃師,帶領讀者撰寫自己的夢想九宮格。
經理人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中,《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將以大谷翔平、台灣金牌柔道國手楊勇緯為例,帶你一步步深入解析一流運動員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幫助他們達成目標,做出非凡的成就。

經理人

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兩種展開方式

曼陀羅思考法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思維模式,可以用兩種主要方式來進行:

放射型九宮格思考法:想到什麼寫什麼

這是一種水平發散的思考方式,適合用來設定長遠的職涯目標或人生規劃。它的原則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設順序,從多角度來豐富你的計劃。例如,你可以從技能提升、時間管理、人脈拓展等多個面向同時思考,讓計劃的每個部分更全面。

螺旋型九宮格思考法:從單一問題點下手改善

垂直深入的思考方式,適合用來「針對一個問題進行細化」。你可以從最中間的核心目標出發,依次探討實現它的每個步驟。例如,在「準備工作面試」這個目標下,可以展開「研究公司背景」、「撰寫簡歷」、「練習面試問答」等行動細節,讓你清楚看到每一步驟之間的邏輯關聯,避免遺漏。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帶你繪製自己的曼陀羅九宮格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中,將帶領你繪製專屬於自己的夢想九宮格,並透過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三大核心功能,與 AI 目標規劃師,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的行動計畫,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逐漸累積成可見的成果。

在設定九宮格時,如果發現自己的目標還是過於籠統,或是很難找到具體的執行方案,那麼我們可以借助「未來 4 象限」這個工具來幫助你。這個方法將目標區分為 4 個象限,透過這 4 個象限,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檢視並完善目標,讓它更全面、更有意義。

  • 有形・自己:如收入、職位、健康數據等。
  • 無形・自己:如自信心、學習成就感、心理韌性等。
  • 有形・社會及他人:如公司業績提升、捐款額度等。
  • 無形・社會及他人:如帶給團隊的啟發、對家人的支持與陪伴等。
大谷翔平曼陀羅思考法4 (1)
陳姿伶製圖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的第一部分,將透過曼陀羅思考法,帶你初步學會了如何將一個抽象的夢想,拆解成具體可行的行動計劃。設定目標的第一步就是釐清方向,而第二步則是確保這個方向能夠被細化和執行。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接下來,「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將深入探討如何將這些目標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並透過原子習慣的科學化系統養成方式,幫你建立可持續的行動習慣,發揮好習慣的複利效應。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跟著《經理人》的「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AI 筆記工具,一天進步 1%,一年強大 37 倍!成就更好的自己,真正迎來充滿改變與契機的 2026!

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