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pixabay

響應世界閱讀日!童子賢和葉丙成公開推薦書單,這本漫畫也入列

2019-04-24 整理‧撰文 周頌宜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昨日(23)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的「世界閱讀日」,文化部已連續 3 年舉辦閱讀系列活動響應。

今年文化部長鄭麗君更串聯科技部長陳良基,在臉書公開自己的推薦書單。陳良基也邀請 3 位對台灣科技產業諸多貢獻的「科技人」,一起加入推薦,種類包羅萬象,包含文學、歷史、教育、科學、社會學、漫畫等,顛覆大眾對科技人嚴肅、正經的印象。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無論做人或閱讀,本來就不應該設限

  1. 《奇萊前書》,洪範出版
    詩人楊牧的長篇文學自傳,描述家鄉的山水景緻,藉由探索山林與自然的過程,體會在變動社會中的人情衝突,同時對自己的性格產生無限的質疑與執著。

  2. 《西夏旅館》,印刻出版
    作家駱以軍的長篇代表作,耗時 4 年多、總計 45 萬字。以滅亡於蒙古的西夏皇朝(1038~1227年,黨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政權)為引子,跟著主角跟隨歷史人物棲身於西夏旅館、變換自己的身份,一步步闖入歷史的迷宮中。

  3. 《富江》,東立出版
    此系列為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的處女作,故事從女主角富江勾引老師失敗,而被同學殺害開始,被支解的屍塊竟然能無性繁殖出無限多個富江,繼續引誘男人迷戀上她。畫風以暴力血腥為主,帶有神祕想像力的色彩,被視為恐怖漫畫的經典。

台大電機系教授、PaGamO線上學習平台創辦人葉丙成:閱讀,是生出學習動機的關鍵

  1. 《閱讀素養》,親子天下
    《閱讀理解》學習誌創辦人黃國珍,以「推動閱讀理解」、「培養學子閱讀素養」為志業。本書深度剖析文本、脈絡、觀點、思維的建構與解構,以「重新認識閱讀、持續探索走向理解、以閱讀素養前進未來」3 面向帶領讀者透過閱讀練就思考力。

  2. 《從讀到寫,林怡辰的閱讀教育》,親子天下
    作者林怡辰的成長過程並不順遂,加上長期駐點於偏鄉學校,讓她堅信,閱讀和教育是翻轉貧窮、脫離弱勢的管道。林怡辰認為,閱讀可以帶來「療癒傷痕、改變價值觀、突破學力低落、提升學習動機」的正向價值;並在書中分享自己加強孩子讀寫能力的做法,像是句子練習、創意心得、辯論活動,有效提升邏輯思考力。

《玩命關頭》人臉辨識技術幕後推手、Google 軟體工程師馬萬鈞

  1. 《階級世代》,衛城出版
    哈佛大學(Havard University)公共政策講座教授羅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結合學術研究與社會經驗,用說故事的方式描述美國身處的環境。富人藉由教育和經濟邁向成功,窮人費盡心力卻徒勞無功,資源及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對此,普特南在書中提出急迫的建議。

  2.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衛城出版
    巴黎經濟學院(Paris School of Economics)教授托馬.皮凱提(Thomas Piketty),蒐集橫跨 20 多國、超過 200 年的稅收與遺產紀錄,分析全球的財富分配狀態。皮凱提認為,各國政府應積極改革稅制,才能減少財富過度集中的問題,否則人類很可能回到 19 世紀貧富極度不平均的情況。

  3. 地中海史詩三部曲-《海洋帝國》《1453》《財富之城》,馬可孛羅
    本書敘述長達 4 個世紀(1200~1600年)的地中海及周邊地區的歷史與文化,此時期為基督教與伊斯蘭文明劍拔弩張的年代,包括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等,期盼讀者能夠對這段影響歐洲深遠的發展史,有更多的認識。

  4. 《魍魎之匣》,獨步文化
    日本妖怪作家京極夏彥系列作品,內容描述多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包含消失於病床上的少女、相模湖分屍殺人案、如盒子形狀的奇怪建築物,看似沒有關聯的事件,隨著劇情發展逐漸扣連在一起,陰陽師中禪寺秋彥一一揭開魑魅(指傳說中的鬼怪,後比喻心懷不軌的惡人)的真面目。

  5. 人類未來三部曲-《2100科技大未來》《2050科幻大成真》《離開太陽系》,時報文化
    科技趨勢學家加來道雄,深入描寫人工智慧、醫學、能源、航太技術等革命性的發展,同時解析科學界的熱門話題,像是蟲洞(指宇宙連接兩時空的通道)、平行宇宙、多重宇宙。加來認為,人類未來或許能透過特殊技術達到某種形式的不朽,並將意識傳送至太空中的新避風港。 

繼續閱讀 閱讀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