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會使用國民餅圖!餅圖是使用率極高的圖表類型,適用於解釋「部分與整體之間」的資料關係(Part-to-Whole)。在解釋這種關係時,幾乎大多數使用者皆採國民餅圖之方式呈現,如下圖所示。本文另提供其他 9 種資料表達方式,作為取代餅圖之替代方案。
取代餅圖的 9 種作法
作法 1:長條圖
擅長於個別數值比較(餅圖擅長於 Part-to-Whole 關係,而非個別值比較)
作法 2:環圈圖
比餅圖更具視覺效果,且中央空間部分可用以強調重點。
作法 3:半餅圖
適用於少數資料點的百分比關係。
作法 4:疊堆長條圖
可依空間採直式或橫式方式呈現。
作法 5:餅圖+表格
以餅圖傳遞概略意象,以表格傳遞精確訊息。(表格資料具有對齊性,更利於他人閱讀)
作法 6:拆解餅圖
將餅圖物件打散,可針對各個部分細節進行深度解說。
作法 7:泡泡圖
以圓形面積取代餅圖扇形。
作法 8:聚集泡泡圖
將泡泡圖採集中方式呈現以節省空間。
方法 9:餅乾圖
以每方塊代表 1% 之方式呈現百分比關係。
結論
在資料表達的技術中,相同關係可以有無數種的表達方式。因此,製作者必須理解,
資料沒有最好的呈現方式,只有較佳的呈現方式。
當你手中僅有鐵鎚時,將視所有問題為釘子,讀者如果能深入學習商業圖表的活用知識,就可針對內容的效率性、空間性、視覺性...等,進行更精確性的製作決策,而非從頭到尾,僅以「一張餅圖走天下」。
(本文出自商業簡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