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ifanr

拚出一家公司卻不得不「閃辭」!WeWork 這位超爭議 CEO,做了什麼?

2019-09-26 ifanr 吳羚

共享辦公室新創 WeWork 正在為挽救 IPO 做最後的努力!備受爭議的聯合創始人亞當‧諾伊曼( Adam Neumann )在董事會的壓力下辭去 CEO 職位,現在他的身分是對管理決策無控制權的非執行董事長。

「最近幾周,我受到的密切關注已成為一種極大的干擾,」40 歲的諾伊曼在給員工的信件中寫道,「我已決定,辭去 CEO 一職符合公司的最大利益。 」

過去一個月,圍繞在 WeWork 上市產生的一系列爭議已讓它的 IPO 演變成了一齣肥皂劇,諾伊曼的辭職不過是這齣鬧劇的最新劇情。

WeWork 原本是一家估值高達 470 億美元的明星創業公司,雖然很多人質疑它本質上做的是地產租賃生意,但乘著「共享經濟」的東風,WeWork 搖身一變,成了科技公司,瘋狂的融資和擴張也很符合互聯網公司的作風。

用公司給他的貸款買房,再把買來的房子租給公司

然而,募股說明書一提交,WeWork 卻彷彿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此前外界的懷疑一一得到印證。爭議基本集中在諾伊曼身上。 募股說明書顯示諾伊曼是WeWork 多處辦公場所的房東,也就是說公司一直在向自己的 CEO 支付房租,而且這些房產是諾伊曼用公司提供給他的貸款購買的,就連 WeWork 改名為 The We Company 時,還要花 590 萬美元從諾伊曼手中買下商標。

妻子、多名親戚在 WeWork 任職,或有商業往來

不僅如此,諾伊曼還有包括妻子在內的多名親戚在 WeWork 任職或與公司有商業往來。有這樣一個拔自己公司羊毛的創始人,WeWork 顯然很難讓投資者放心。

於是到了 9 月初,多家機構認為 WeWork 的估值只有 200 億美元,縮水超過一半。大股東軟銀慌了,畢竟軟銀的願景基金已經為 WeWork 投入超過 100 億美元,他們要求 WeWork 擱置上市計畫。

WeWork 為此展開了一系列自救,包括承諾 2019 年年底前任命一位獨立董事、諾伊曼持有股票的投票權從每股 20 票降為 10 票並承諾 IPO 一年內不出售股票等,但還是沒能挽回市場的信任。原定於上周開始roadshow(擬上市的公司,針對機構投資者進行的證券推介活動),WeWork 只能宣布 IPO 將於年底完成,間接承認 IPO 推遲,此時其估值根據彭博社的說法,最低可能只有 120 億美元。

在估值暴跌的情況下 WeWork 依然堅持上市,原因與一筆 60 億美元的信貸有關。如果不能在年底之前上市,WeWork 將無法獲得包括摩根大通和高盛在內的多家銀行提供的 60 億美元的貸款,現階段仍未實現盈利的 WeWork 將不得不尋找其他資金來源。

公司止血搶救,兩位高管被任命聯合 CEO

留給 WeWork 的時間不多了,擺脫諾伊曼的控制可能是快速消除負面影響最直接的方式。辭去 CEO 一職後,諾伊曼不再有權解僱整個董事會,據說還償還了公司之前支付的 590 萬美元商標購買費,他的妻子麗貝卡·帕特洛·諾伊曼(Rebekah Paltrow Neumann )也放棄了在公司的頭銜和職位,WeWork 的兩名高級主管巴斯蒂安·岡寧安(Sebastian Gunningham)和阿蒂·明森(Artie Minson)被任命為聯合 CEO。

彭博社此前預計 WeWork 的 IPO 可能推遲至10月,但知情人士透露 10 月 IPO 的可能性不大,新任 CEO 在聲明中亦表示「將評估最佳 IPO 時機」。據彭博社透露, WeWork 還考慮裁員並剝離非核心業務如教育線 WeGrow 等以運營降低成本。

至於被董事會掃地出門的諾伊曼,似乎也沒什麼值得同情的,正如 The Verge 的評論:

企業家就像吸血鬼,除非你用木樁刺穿他們的心臟,否則他們還是會回來的,諾伊曼會沒事的,更應該問的是 WeWork 會不會沒事。

(本文出自ifanr:吳羚

繼續閱讀 時事觀點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