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服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ifanr

你坐過頭等艙了嗎?頭等艙正在「被消失」,解密航空公司想的事

2019-10-24 ifanr 吳羚

雖然搭飛機已經是相當普遍的交通方式,頭等艙依然遙不可及,坐頭等艙也是不少人的夢想,但如果你有這個願望,恐怕要抓緊時間了。 因為航空公司減少頭等艙已經是大勢所趨。

「需求很低」,今年至少已兩家取消頭等艙

今年 5 月,大韓航空( Korean Air )宣布將從 6 月起取消 27 條國際航線的頭等艙座位,僅保留經濟艙和商務艙,一名大韓航空官員承認取消頭等艙是因為「需求很低」。同月韓國第二大航空公司韓亞航空(Asiana Airlines)也突然宣布,今年 9 月 1 日起全線取消頭等艙服務。

根據《 Forbes 》雜誌估計,全球億萬富翁的數量在過去 20 年至少翻了一倍,有錢人明明愈來愈多,新興的中產階段人口也呈爆炸性增長,為什麼象徵身分和地位的頭等艙生意反而不好做了?

搭飛機最早是屬於有錢人的奢侈活動,幾十年前老照片上的機艙寬大的座椅和豐盛餐飲也告訴我們,早年的客機並無頭等艙、經濟艙之分,來者都是尊貴的頭等艙乘客。

直到二戰後隨著客機航程和載客量的增加,民航業才開始進入大眾化時代,最早把乘客座位劃分出等級的是階級文化深入骨髓的英國人。英國航空在 1995 年推出全球首個頭等艙服務,可完全平躺的座椅受到市場追捧,眾家航空公司相繼跟進,180 度平躺的頭等艙成為一般航空公司在長途航線上與廉價航空競爭的有力武器,畢竟在 10 幾個小時的航班上能夠舒舒服服地睡一覺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延伸閱讀:跟飛機上的螢幕說再見!高空上的商業戰爭,即將邁入下一個戰場

英航1995頭等艙
英航1995年推出頭等艙。

奢華到了頂?高規格、高隱私如「空中官邸」

當然,有錢人搭機注重的不僅是舒適性,隱私也很重要。航空技術的發展也讓中東幾家豪華航空公司有了發揮想像力的空間。有 100 架空中巴士 A380 機隊的阿聯酋在 2003 年率先推出了頭等艙「套房」的概念,每個座位都有單獨的推拉門,確保每位乘客有獨立的空間,不受他人打擾,這奠定了頭等艙的標準,後來各家航空公司的頭等艙,基本也遵循半開放或全封閉包廂的設計。

星航頭等艙
新加坡航空推出的空中雙人床。

新加坡航空 2008 年在 A380 上推出的空中雙人床再次刷新了人們對頭等艙的認知,兩個獨立的套房拉下隔板就能組成一張天空中最寬敞的睡床。

有錢人的世界沒有最有錢,只有更有錢。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在 2014 年推出擁有雙人沙發和沐浴間的「空中官邸」(The Residence)極盡奢華之能事,至今無敵手。

A380機艙

商務艙升級後,硬體差距縮小,價差卻很大

然而,頭等艙愈來愈奢華的同時,商務艙也不斷改頭換面。英航又開了個好頭,2000 年在商務艙上安裝了同樣可 180 度平躺的座椅,一下子把頭等艙和商務艙的硬體差距縮小了一大截,隨後不少航空公司把原本屬於頭等艙的包廂概念也移植到商務艙。

例如連續幾年被 Skytrax 評為全球最佳商務艙的卡達航空Q Suite,中間前後排四個包廂放下隔板後甚至能組成一個小型會議室,這多多少少能讓人看到新航頭等艙的影子,而新航自己的商務艙也有類似的設計,東方航空在其最新的 A359 和 789 兩種寬體機上也用了包廂設計的商務艙,採用半開放設計的「反魚骨」座椅因兼具私密性和儲物空間,同樣深受乘客喜愛,國泰和長榮的長途商務艙已全線配置反魚骨,中國四大航空也在逐步更新。

卡達航空頭等艙

由此可見,雖然總體而言頭等艙在座位空間和餐飲等方面仍有一定優勢,但在最重要的舒適度和私密性方面,商務艙已經在向頭等艙靠攏,一些優秀航空公司的商務艙甚至贏過某些航司湊合應對的頭等艙,比如英航的頭等艙就一直被揶揄是「全球最佳商務艙」,頭等艙有的睡衣、鋪床服務,在卡達航空、長榮航空、美聯航的商務艙上也都有提供。

因此對於只想好好睡一覺的乘客而言,如今的商務艙顯然是比頭等艙更具性價比的選擇,比起與經濟艙動輒數十倍差價的頭等艙,商務艙的價格也要親民得多,至少努力一下還是買得起的。

(延伸閱讀:愛坐靠窗還走道?搭飛機喜好看出你是哪種人

愈來愈難差異化!消費者傾向選便宜的搭

商務艙的從硬體到軟體全方位的升級,導致頭等艙愈來愈難做出差異化,也促使航空公司開始考慮是否還有必要繼續保留頭等艙了。

與其讓頭等艙的座位閒置,不如拆掉多裝幾個商務艙,這種趨勢在幾年前已經出現,中東另一大豪華航空公司卡航就沒有在商務艙上和另外兩家對決,而是把重心轉移到了商務艙的打造上,採取同樣策略的還有長榮和美聯航,從「皇璽桂冠」和「Polaris」這些專門的命名足以看出這些航空公司對商務艙的重視。

不管是阿提哈德的「空中官邸」還是新航套房,過去每一次航司公司大手筆推出新頭等艙產品總能吸引大批關注和報導,《經濟學人》認為頭等艙產品對航空公司的宣傳作用大於實際意義,但效果也十分有限,比如能在空中淋浴的阿提哈德「空中官邸」一共才 10 個,比起該航空公司 3 萬多個座位實在是微不足道。

大部分人圍觀發出「貧窮限制我的想像力」的感嘆後,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坐經濟艙,頂多只是會抱著「這家航司在頭等艙如此大手筆,經濟艙想必也不錯」的想法,在購票時更傾向於這家航空公司罷了。然而,經濟艙的收益遠不能和兩艙相提並論,阿聯酋航空表示其兩艙乘客雖然僅占全部乘客的 12%,卻貢獻了 40% 營業額。

法荷航空前 CEO:頭等艙只是昂貴噱頭

「頭等艙不過是一個昂貴的市場噱頭,沒人從中賺到錢。」前法荷航空的 CEO 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Alexandre de Juniac)曾如此評價。這話或許過於絕對,但阿提哈德航空 2018 年虧損 12.8 億美元、過去三年累計虧損 48 億美元的財報也說明,光有好的頭等艙並不是業績的保障。

此外,極盡奢華的頭等艙可能吸引的不僅是富豪,還有很多飛行愛好者。在各種飛行 blog 和論壇上,你經常可以見到各種航空公司頭等艙的打卡報告,但這些愛好者乘坐頭等艙的目的也僅是為了體驗,日常旅行他們更多還是選擇經濟艙和商務艙,他們顯然不會是航空公司頭等艙的目標客戶。

新競爭者出現,私人飛機也來搶市場

保障隱私成為了頭等艙為數不多的優勢,像新航或阿提哈德的套房都有單獨的登機口,可確保乘客從登機到入座不被其他乘客撞見,即便如此,這種優勢也在被日益增多的私人飛機瓦解。

獨立航站樓、飛行安排更靈活的私人飛機無疑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名流和高管們對於隱私和時間的要求,並且根據私人飛機服務商 PrivateFly 的說法,現在噴氣式飛機的價格也比以前便宜了,多名乘客分攤費用的共享飛行服務的出現進一步降低了私人飛機的使用費。

A380機型將停產,巨型飛機不再是主流

今年年初空中巴士宣布 A380 將停產,被視為巨型飛機已不符合市場需求的體現,更省油和體型中等的 A350 和 787 是目前長途航線的主流選擇,這也意味著頭等艙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

我們前面提到的幾款頭等艙產品,都是藉助 A380 充裕的艙內空間才得以實現,而如今很多航空公司在新買的 A350 上,已經砍掉了頭等艙,多採用商務艙+超級經濟艙+經濟艙的三艙布局,長途航班的頭等艙基本只能在 A380 或 77W 上能見到。受空間的影響,即便是在新型客機上設置了頭等艙的航空公司,也很難玩出花樣了,一些航空公司在 787 上配置的頭等艙真是除了吃得好些和座位大些之外,與商務艙並無二致。

英航789頭等艙

全球航空公司在「去頭等艙」的風潮下,除了改造商務艙外,也對經濟艙進行了不小的升級,「超級經濟艙」是這幾年各家航空公司施力的重點,這種介於商務艙和經濟艙之間的座位,有更大的空間、單獨的菜單和歡迎飲料,寬體客機上還配有踏板或腿托,快趕上被戲稱為「大板凳」的窄體客機商務艙了。

既然頭等艙不能讓富豪乘客多掏錢,那就想辦法說服經濟艙乘客升級消費吧,對了,還有愈發喪心病狂的經濟艙座椅密度。

(本文出自 ifanr:吳羚

繼續閱讀 服務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