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風氣盛行,這兩年各大品牌都愛用再生塑膠製作產品,這一做法在時尚領域格外流行,Everlane、Nike、Adidas 等都在加大再生塑膠的使用比例,箱包品牌 Paravel 上周也表示已將自家的背包、包裝盒等含有的塑膠換成了再生塑膠。
聽起來這似乎是減少塑膠的好方法,畢竟日益堆積的塑膠已成了一個讓人焦慮的危機,自 1907 年塑膠被發明出來之後,100 多年來人類已累積生產了 83 億噸塑膠,其中只有 9% 被回收再利用,其他的,不是被焚化產生有毒氣體污染空氣,就是被填埋在地下或海洋中,數百年都不會分解。
然而,使用「再生塑膠」真的能保護環境嗎?真相可能沒有宣傳的那麼美好。 新標準研究所(New Standard Institute)創始人 Maxine Bedat 向「快公司」指出了當前再生塑膠在「時尚界」的幾大問題:
塑膠瓶回收率低,再生塑膠供不應求
一是因為時尚品牌大規模的使用,二是塑膠瓶的回收率並不高,在美國只有不到 30% 的塑膠瓶被收回,歐洲為 58%,而在廢品回收管理不完善的發展中國家,比例還要低得多。
服裝產業對再生塑膠的需求「像個無底洞」
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在內的大型飲料公司都承諾在包裝中使用更多再生塑膠,例如 2015 年僅百事可樂就買掉了美國近一半的瓶裝再生塑膠,其可持續發展部的高級總監提姆.凱利(Tim Carey)曾向《大西洋月刊》坦言,他們想購買更多再生塑膠,但市場上沒有足夠多的供應。
而現在,時尚品牌也來跟飲料公司搶原材料。塑膠產業的分析師 Tison Keel 指出,服裝產業對再生塑膠製成的纖維需求「像個無底洞」,現在每年消耗全球再生塑膠產量的 4 分之 3。
再生塑膠製成的服裝無法回收,換湯不換藥
時尚品牌選擇再生塑膠,恐怕也不全是因為它的環保,Jarden Paben 就指出更低的成本才是大公司選擇再生塑膠的動力。 因此,Maxine Bedat 認為時尚品牌以再生塑膠標榜環保的做法有失公平,而且還推高了其他行業使用再生塑膠的成本,迫使飲料公司減少再生塑膠在生產中的比例,這反而無助於環保,因為塑膠瓶可多次回收再利用,再生塑膠製作而成的衣服卻不行,也就是說,用再生塑膠製作衣服,只不過是推遲了這些塑膠被填埋或焚燒的時間。
說得嚴重點,
服裝產業用再生塑膠替代塑膠,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偷懶行為,若要真正保護環境,在生產過程中減少對塑膠的使用和碳排放、節約能源,才是最切實可靠的做法。
(本文出自 ifanr,作者:吳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