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每年燒千萬轉型卻不被看好,新呈工業董事長陳泳睿如何突圍?他將AI化為組織教練,解決老師傅經驗傳承、主管策略思考等管理痛點,帶領老廠AI轉型。
輝達(NVIDIA)於美國時間 9 月 18 日宣布,將以高達 50 億美元的資金入股長期以來的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
當多數機器人新創還在燒錢追夢時,達明早在2019年就實現獲利,並悄然成為全球第二大協作型機器人廠商。
AI伺服器帶動晶片先進封裝(CoWoS)的需求,志聖工業2023年獲得台積電「優良供應商卓越量產支援獎」,是近10年來唯一獲此殊榮的本土設備商。
「做半導體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是頌勝科技從PU原料供應商踏進半導體產業後,董事長朱明癸在筆記本寫下的一段話。
一家經銷3M膠帶的公司,為何能轉型為電子材料供應商,讓電子五哥(廣達、緯創、和碩、仁寶、英業達)都下單?
從網球拍產品起家的頌勝材料,經過 20 年的轉型,現在成功進軍半導體研磨墊的市場,挑戰美國、日本化工龍頭大廠。
是亞太地區唯一獲得全球 4 大航太發動機製造商奇異、普惠、英國勞斯萊斯、賽峰集團認可的供應商,應用在波音和空中巴士上。
台灣本地人口正在減少,移工卻持續成長,甚至潛力商機有機會達 1000 億元,連超商、銀行、電信都搶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哪個產業有機會受惠?
新漢打造全球第一個取得國際功能安全認證開放標準的控制器,能讓不同設備「講同一種語言」,也讓台灣自動化大廠、知名機器手臂品牌等公司都採用。
一家從零組件起家,2017年才跨足半導體設備的公司,2019年研發出來的機器,因為效能優異,驚動蘋果(Apple)團隊親自飛來台灣一探究竟,如今更成為半導體大廠先進封裝相關應用的關鍵供應商,這家公司就是天虹科技。
瑞典汽車製造商富豪汽車 26 日表示,將裁員約 3,000 人,做為大規模削減成本計畫的一部分。
日產 13 日日股盤後公布上年度財報,合併淨損額達 6709 億日圓,為 4 年來首次陷入虧損。
泰豐輪胎 5 月 13 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宣布觀音廠區將永久關廠並停止生產,並將土地、廠房及設備進行資產處分。
加美光學自 4 月起即以「召開股東會」為由,通知員工休假,並以「公假」名義處理工時問題,5 月公司進一步公告大規模資遣,內部信坦言無法支付員工薪資。
英特爾 (INTC-US) 週三 (12 日) 盤後表示,已任命前董事陳立武 (Lip-Bu Tan) 為新任執行長,該股聞訊飆升超過 11%。
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於股東會上宣佈下任董事長將由現任執行長柯俊斌接任。光陽此次股東會董監事改選,引起外界高度關注,起因於高層間的鬥爭浮上檯面。
根據 IG Metall 工會數據,福斯香腸 2024 年總銷售量高達 855 萬根,銷量超越福斯品牌汽車,幾乎逼近集團整體汽車銷售量。
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衝擊全球供應鏈與台灣出口,股市應聲重挫。本文解析關稅是什麼、影響產業與經濟的原因,以及企業可行的因應對策。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對進口汽車課徵高達 25% 的關稅。汽車巨頭斯泰蘭蒂斯證實,為因應新關稅政策,將臨時解雇在美國的 900 名員工。
根據高盛的預測,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在 2035 年前達到 380 億美元,然而機器人對於大眾早已不陌生,為何會在近幾年被視為下一個技術風口?
台灣光罩服務全台灣半導體廠商,2024年營收以75.61億元創下歷年次高。但現任執行長兼總經理陳立惇加入時,其實對於光罩領域是門外漢,又是空降主管。
裕隆集團於2025年3月26日召開法說會,關於股價目前低於淨值,總經理許國興致歉表示:「很抱歉,股價沒有做好,這個我們要努力。」
德國汽車製造商賓士(Mercedes-Benz)為了削減成本推出裁員計畫,向 3 萬名員工提供自願離職方案,依年資最高可獲超過 50 萬歐元資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