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pexels

3 步驟,極大化你的薪水!不再被討厭的工作綁架,提早實現財務自由

2021-03-04 整理‧撰文 高士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提到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你會想到什麼?像電影《華爾街之狼》中的別墅、豪車、鈔票雨?聽起來雖然好,但你也一定會認為根本是天方夜譚。沒錯,《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指出,近年興起的 FIRE 運動(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e Early),並非追求錢多到花不完,更像是一筆「老子不幹了費用」(fuck you money),也就是擁有這筆錢,當你的工作失去樂趣,或被逼迫做不想做的事情,可以瀟灑回敬:「我不幹了!」

換句話說, 財務自由不是不用工作,而是不用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 反過來說,如果能找到既能賺錢,又能滿足興趣的工作,等於是提早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第一步|從興趣和偏好分析,我適合什麼工作?

《財務自由實踐版》作者羅傑.馬(Roger Ma)離開投資銀行時,曾找朋友一起思考,自己適合轉到哪一個產業。然而,其他人的意見多是根據一份職業聽起來是否「酷」或「吸引人」,而非依靠具體數據。

馬指出,投資銀行很酷,但身在其中的自己卻很明白,那不適合自己。想描繪出一份「好」工作的具體樣貌,必須更客觀,逐一列出「興趣和優勢」和「偏好和優先事項」。

在分析「興趣和優勢」時,需要你寫下過去參與社團、從事工作。馬表示,人的思考會不自覺地被主流價值、父母觀念影響,但每個活動一定有自己喜歡、討厭、擅長的地方。寫出來,比對未來工作。符合愈多項,就愈適合自己。

延伸閱讀:《致富心態》作者給孩子的一封信:關於金錢和人生,我太晚學會的 9 堂課

至於「偏好和優先事項」,其實是想像「你希望生活是什麼樣子?」平日幾點起床、如果不用工作,早中晚會怎麼安排、這樣的生活要花多少錢、薪資要多少才得以支應等等,然後思考「你願意如何取捨?」用壓力大交換高薪資、做有興趣的工作,但忍受長工時。
馬表示,這一部分會耗費一定時間,但慢工出細活,它能拼湊出你真正喜歡工作的樣貌,為找尋新工作提供目標。

優勢和偏好的交集處,才是適合你的工作
經理人

財務自由第二步|爭取加薪,極大化工作效益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作者葛蘭.薩巴帝爾(Grant Sabatier)指出,擁有正職工作不是最快,卻是最穩定的賺錢方式。不管做什麼工作,都必須極大化工作效益,才可能更快接近財務自由。而最能放大效益的方法,就是爭取加薪。薩巴帝爾表示,每年只要增加 1% 薪水,把這 1% 拿去投資,就可以讓你在未來 20~30 年,多賺進一筆錢。

可惜的是,一般工作者都低估自己的價值,想弄清楚自己是否值得加薪,可以透過 2 步驟:

1.計算你的市場價值

你的市場價值,就是另一間公司願意支付你做相同工作的薪水。可以透過網路(像是 LinkedIn、104 等網站),查詢相同職務者的薪水。或者,諮詢這個產業的獵頭招募人員、人力資源公司。

2.估算你對公司的價值

薩巴蒂爾提醒,如果你是業務,每年業績都達標,公司給你的佣金低於 15~25%,就應該爭取加薪。

對於不好量化的職位,像是專案小組的成員,可以先弄清楚,公司販賣你製作的產品、提供的服務,會向顧客收多少錢,然後減去你平均每小時(或每月、每年)的工資,就能得到公司透過你賺到的利潤。

假如你是電機師傅,公司收費每小時 300 美元,並支付你每小時 30 美元,270 美元就是公司透過你賺取的利潤。得到公司利潤之後,要減去公司的間接費用(像是辦公室租金、員工福利),一般來說,就是你的時薪加上 30%。假設你能為公司賺進比他們支付你的年薪多 3~4 倍利潤,爭取加薪應該就不是一件難事。薩巴蒂爾提醒,如果你具備足夠價值,一次加薪 10% 是合理的區間。

或者,你也可以跟公司要求,彈性工時或遠距上班。薩巴蒂爾指出,遠端工作是對人生最有正面影響力,卻被最多人忽視的福利。財務自由是能做喜歡的事,而遠端工作只要提早完成份內事,剩下時間都是你的。而且,遠距工作不會增加公司成本,只要維持績效,公司通常也樂於同意。

工作效益最大化跟工作是不是興趣無關。工作等於興趣,就像提早財富自由,但這個興趣未必會持續一輩子。薪水愈多,選擇愈多。當你厭煩現在的工作,擁有「我不幹了費用」,才有空間找尋下一個滿足收入和興趣的工作。

評估工作現狀,找出「微調」的可能性
經理人

財務自由第三步|技能和興趣重疊之處,開啟你的副業

《跟錢好好相處》作者薇琪.魯賓(Vicki Robin)指出,工作的目的分為兩種:獲得報酬(像是金錢)和滿足情感(像是成就感)。你可以從一個工作中找到兩種需求,也能分開找:正職賺錢,兼職、副業滿足情感,或顛倒過來。

延伸閱讀:如何累積財富,提早實現退休夢?千萬富翁的 6 個好習慣

這也符合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人類需求層次,從低到高分為 5 個層級: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當人不用擔心三餐(生理),晚上也有地方住(安全),此時再賺更多錢,人不一定會更開心,想獲得更多滿足,只能找出自己的成就感(自尊)、激發自己的潛力(自我實現)。

不過,魯賓建議,副業最好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比較容易持續,而且不會感覺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加班,最好的副業是那些你本來就有能力做的事。

致力於幫助矮個子男人改造穿搭的網站「謙謙君子(The Modest Man)」,其創辦人布羅克.麥高夫(Brock McGoff)曾開發過許多網站,所以當他發現自己很關注男裝穿搭改造時,建立謙謙君子並不困難,而且充滿趣味。

《財務自由實踐版》提及,如果已經做完「興趣和優勢」「偏好和優先事項」的練習,可以從目前職務中缺乏的要素,以及理想職務中的元素,找尋副業的領域。
或者,《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指出,在一張紙上畫出兩個欄框,在第一欄裡,寫下你的興趣和熱情,像是閱讀、旅遊;在二欄中,寫下你的技能,像是Excel、寫作。接著,把不喜歡的技能劃掉。假如你發現,剩下的技能和興趣可以重疊,就可以從中發展副業。

繼續閱讀 理財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犀牛盾

換機潮來臨,舊手機殼何去何從?犀牛盾攜手全家便利商店輕鬆做回收、挺循環!

2025-08-22 經理人XRHINOSHIELD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每年換機潮帶動新一波消費熱潮,卻同時留下難以忽視的廢棄物:手機殼。通常由複合材料製成的保護殼,絕大多數無法進入回收體系,最終不是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棄、被掩埋或燒毀、就是閒置在家中抽屜。

為了破解日益嚴峻的「隱形垃圾」問題,行動配件品牌犀牛盾除了自2017年起以「單一材料」設計製造全線手機殼產品,更以「單1材料、0廢棄、100%循環再生」落實製造、回收、再生的永續價值鏈與企業責任;自四月起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於全台4,300間店舖推出「犀牛盾循環回收站」,透過綿密的便利商店網絡,消費者只需一分鐘即可完成交寄,讓回收不再有麻煩的藉口。

犀牛盾倡議循環經濟,攜手全家實現有感的回收行動

全球智慧型手機年銷量超過10億支,若以平均3.5年的更換週期計算,光是手機殼就可能帶來數千萬組的廢棄量。台灣市場同樣不容忽視,每年約600萬台手機的銷售量,背後意味著至少150萬組舊殼的汰換問題。由於多數產品採複合材質,回收處理成本高,最終多淪為廢棄垃圾的命運。

對此,犀牛盾勇於迎戰,透過攜手全家便利商店建立逆物流機制,自主自建封閉循環系統、打造讓消費者更有感的便利永續路徑,消費者參與率因此快速有效提升。據統計,雙方合作上線以來,回收量已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為了進一步擴大響應,犀牛盾特別在今年8月20日至9月16日規劃兩波段活動,除提供官網回收購物金,更加碼限量4,000份全家 Fami!ce 霜淇淋,讓回收不僅便利,也能帶來即時回饋。

犀牛盾自9月3日起於全家擴大行動配件回收品項,新增犀牛盾Apple Watch保護殼、AirPods
犀牛盾自9月3日起於全家擴大行動配件回收品項,新增犀牛盾Apple Watch保護殼、AirPods保護殼、AirTag保護殼、iPad保護殼等,讓更多配件一起進入循環再生行列。
犀牛盾

從材料創新到永續解方,成就不簡單的手機殼

當當回收被嵌入日常消費場景,並搭配有感誘因,循環經濟才能從口號落地,轉化為全民參與的生活實踐。不過,通路只是推動循環的助力,材料才是解方的根本。

生產手機殼不困難,但做出「好手機殼」卻不簡單。犀牛盾認為手機殼不只保護行動裝置,更該完整保護消費者和環境。有鑑於市面上大多數手機殼因使用複合材質而難以提高回收再生率,犀牛盾作為一個常保實驗精神的品牌,重新思考「如何用一種材料、卻能滿足多重機能性需求?」

對此,犀牛盾材料工程團隊決定從源頭開始改變,選擇了一條更困難的路。品牌自2017年起全線手機殼產品採用「模組化與單一材料設計」,突破材料限制,確保回收後的再利用效率最大化;並重新定義產業標準:超越軍規防護抗衝擊、食品級容器無毒材質、多重耐用性測試、可反覆循環再生,在兼顧機能性的同時,亦兼具易回收、易再造的永續性。

此外,手機殼作為日常長時間接觸的配件,犀牛盾也關注產品設計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嚴謹高規自我要求,符合「食品級容器無毒標準」規範,從選材、製造到檢驗層層把關,並定期送交SGS測試,確保常見於日常塑膠製品中的PFAS、BPA、BPS與PBF等對人體有害的合成化學物或環境荷爾蒙「未檢出」。截至目前,犀牛盾持續保持未檢出,積極以行動守護消費者健康安全。

犀牛盾全線手機殼經SGS檢驗合格,確保常用於日常塑膠製品中的PFAS和BPA、BPS 與PBF等對人
犀牛盾全線手機殼經SGS檢驗合格,確保常用於日常塑膠製品中的PFAS和BPA、BPS 與PBF等對人體有害合成化學物或環境荷爾蒙持續「未檢出」,用行動守護消費者健康。
犀牛盾

回收再生品項再擴大,雙重好禮限時開跑

一支手機殼,不僅防摔耐用、守護手機,犀牛盾積極做到守護使用者與地球的健康。作為消費者,只要在為手機換新衣時可以聰明消費同時守護環境、後續也能輕鬆無痛地回收舊手機殼,就能響應這份理念。

為號召廣大「犀粉」參與回收,「全家」全台店舖的回收品項涵蓋犀牛盾全系列手機殼,並自9月3日起擴大至Apple Watch、AirPods、AirTag與iPad保護殼。

除了回收免運,更推出限時雙重好禮活動:第一波為2025年8月20日至9月2日,第二波為2025年9月3日至9月16日。凡於指定活動期間內,至全家便利商店全台門市使用FamiPort機台,點選「犀牛盾循環回收站」服務完成寄件,即符合獲獎資格。好禮包括RHINOSHIELD犀牛盾官網回收獎勵購物金100元(常態性提供,不限組數),以及全家Fami!ce霜淇淋(不限口味),每波段各限量2,000組,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響應便利永續的日常行動,不妨從換機開始,讓回收舊殼投胎重新成為生活新習慣!

犀牛盾再度攜手全家便利商店推出限時雙重好禮,活動自8月20日至9月16日,鼓勵消費者汰舊換新行動裝置
犀牛盾再度攜手全家便利商店推出限時雙重好禮,活動自8月20日至9月16日,鼓勵消費者汰舊換新行動裝置配件,輕鬆參與永續循環行動。
犀牛盾

[本文由 經理人 與 RHINOSHIELD 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