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疾管署

新冠肺炎|本土增 9 例,維持二級警戒至 9/20!公布校園接種規畫,學生可請「疫苗假」

2021-09-06 經理人編輯部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 (6) 日公布國內新增 16 例 COVID-19 確定病例,分別為 9 例本土及 7 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新增 9 例本土個案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 9 例本土個案(均為居家隔離期間陽性者),為 5 例男性、4 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 5 歲至 20 多歲,發病日介於今 (2021) 年 8 月 28 日至 9 月 4 日,個案分布均在新北市;衛生單位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及防治,以釐清感染源。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 月 11 日至 9 月 4 日累計公布 14,814 位確診個案中,已有 13,742 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 92.8%。

新增 7 例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 7 例境外移入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 20 多歲至 50 多歲,分別自甘比亞 (案 16130)、日本 (案 16131) 及其他 (案 16132 至案 16136) 入境,入境日介於 8 月 23 日至 9 月 5 日;詳見此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 2,819,374 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 (含 2,801,429 例排除),其中 16,035 例確診,分別為 1,440 例境外移入,14,542 例本土病例,36 例敦睦艦隊、2 例航空器感染、1 例不明及 14 例調查中;另累計 110 例移除為空號。2020 年起累計 837 例 COVID-19 死亡病例,其中 827 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 410 例、臺北市 317 例、基隆市 28 例、桃園市 26 例、彰化縣 15 例、新竹縣 13 例、臺中市 5 例、苗栗縣 3 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 2 例,臺東縣、雲林縣、臺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 1 例;另 10 例為境外移入。

全台維持二級警戒至 9/2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 (6) 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雖趨緩但仍有零星不明感染源之本土病例,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宣布自今 (2021) 年 9 月 7 日至 9 月 20 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並將維持或調整相關管制規定如下:

延伸閱讀:波蘭贈40萬劑AZ已抵台!長榮機師確診案,北、中、桃公布匡列採檢結果

一、通案性原則 (下述交通運輸及旅行業相關管制作為調整,依交通部公告日期開始實施):

  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2. 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3.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 1.5 米 / 人 (2.25 平方米 / 人),室外空間至少 1 米 / 人 (1 平方米 / 人)。
  4. 集會活動人數上限:放寬為室內 80 人、室外 300 人,若超額則向地方主管機關提報防疫計畫。
  5. 餐飲管理: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
  6. 婚宴、公祭:
    (1) 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
    (2) 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 80 人、室外 300 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
  7. 游泳池及運動場館:有條件開放淋浴設施、冷熱水池、SPA 區、兒童戲水池等附屬設施。
  8. 臺鐵:對號列車開放全車座位發售,不售站票。
  9. 高鐵:開放全車座位數發售,維持全車對號座。
  10. 國家風景區及觀光遊樂業:容留量上限提升至 8 成。
  11. 遊覽車乘車人數以核定座位數 8 成為上限,必須全程佩戴口罩,禁止車內飲食。

二、仍須關閉之場所:

  1. 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 (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 (MTV)、視聽歌唱場所 (KTV)、理容院 (觀光理髮、視聽理容)。
  2. 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及其他類似場所。
0906-11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
疾管署

指揮中心說明,目前國內疫情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未來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循序漸進,適度放寬管制措施;面對病毒變異株的威脅,將持續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公費疫苗第八期 9/10 開放預約,接種 AZ 疫苗

指揮中心表示,「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八期預約將提供 AZ 疫苗,說明如下:

一、開放對象:

  1. 9 月 10 日 (含) 前符合 AZ 第二劑接種間隔滿 10 週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第二劑。
  2. 7 月 19 日 (含) 前已意願登記選擇 AZ 之滿 18 歲至 22 歲民眾,預約接種第一劑。

二、預約期程:

自 9 月 10 日 10 時至 9 月 12 日 12 時截止。

三、施打時程:

9 月 15 日至 9 月 23 日。

指揮中心說明,本次開放符合 AZ 第二劑接種間隔滿 10 週以上民眾,包含 65 歲以上長者、洗腎患者及機構對象等,為利該等對象接種,避免數位落差影響,將同時請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未於預約平臺預約者進行接種,並將需求總量批次上傳預約平臺,且開放該等對象可由地方政府衛生局持續安排接種至 9 月 26 日。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

0906-14 第六期剩餘高端
疾管署
0906-13 AZ疫苗預約對象
疾管署

12-18 歲青少年 9/23 起陸續施打 BNT 疫苗,接種後不適可請「疫苗假」

衛福部及教育部規劃共同為年滿 12 歲至未滿 18 歲的青少年,進行疫苗接種服務。接種疫苗對象為全國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及 110 年 9 月 1 日前滿 12 歲國小學生,包含特教學校、實驗教育、矯正學校及少年觀護所、境外臺校、外僑學校、中正預校、大學附設七年一貫學制。

本次接種疫苗以校園接種為原則,預計自 110 年 9 月 23 日起,接種順序自高中 / 五專起依序安排接種。衛福部已妥適規劃接種作業及流程,並訂有「COVID-19 疫苗校園接種作業程序建議指引」供學校遵循,包括接種前準備與注意事項、醫師接種評估、接種疫苗後觀察、學生回家後注意事項提醒等;教育部亦會請學校於學生接種疫苗後,觀察學生身體狀況,適時調整課程內容,安排靜態活動。

若學生接種疫苗後有不舒服的狀況,或是自願到醫療機構接種疫苗者,可以向學校申請疫苗假,不會列入出缺席紀錄,以三天為原則 (含接種當日),必要時得延長;家長如有請假照顧孩子的需求,亦可申請防疫照顧假。

此次疫苗接種服務不具強迫性,可視自身需求及個人意願,自由選擇是否接種。家長及孩子請詳閱「BNT COVID-19 疫苗學生接種須知」,確實了解須知「疫苗接種禁忌與接種前注意事項」、「接種後注意事項及可能發生之反應」,並在「BNT COVID-19 疫苗學生接種評估暨意願書」上簽名,經家長同意且簽名之學生,才予以施打疫苗。

如果孩子因特殊情況無法在校接種,或無學籍的青少年,可由學生及家長至「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臺」進行意願登記及選擇醫療院所預約接種疫苗,並持意願書至該醫療院所接種疫苗。

教育部呼籲,接種疫苗後,仍需做好個人防疫措施,是否選擇接種疫苗,都要相互尊重。落實社交距離及做好個人衛生防護,讓校園整體防疫更加完善周延。

疫苗預約
疾管署
12 歲至未滿 18 歲的青少年 COVID-19 疫苗即將開始接種
疾管署
12 歲至未滿 18 歲的青少年 COVID-19 疫苗即將開始接種
疾管署

長榮機師確診案:匡列接觸者、機組員回溯檢驗結果公布

長榮機師確診案(案 16120、案 16119)匡列 315 名接觸者。其中 298 人結果為陰性,除了機師兒子(案16122)為陽性以外,其餘 16 名檢驗中。

0906-5 案16119-16120採檢隔離情形.png
疾管署
0906-4 國籍航空個案關聯圖_工作區域 1
疾管署
0906-6 16122採檢隔離情形.png
疾管署
0906-7 機組員回溯專案檢驗情形
疾管署

新北市家庭群聚案:已匡列 109 名接觸者

昨日新北市新增 2 例本土病例,分別為本國籍 40 多歲男性 (案16128) 及本國籍 30 多歲女性 (案16129),2 人為同住家人。已匡列 2 人接觸者共 109 人,其中 60 人列居家隔離。

0906-9 新北市某家庭群聚採檢情形.png
疾管署
0906-8 16128個案關聯圖_0
疾管署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