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劉燿瑜

iHerb 暫停對台服務,實體通路價差恐高達 5 倍?這間藥妝電商是何方神聖?


本周三(23日)美國知名藥妝保健食品電商 iHerb,發出一紙公告,宣布暫停在台營運:
「臺灣海關近期執行了新的清關及查驗流程,訂單清關的時效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目前無法預測臺灣當局政策實施範圍及預計訂單延遲的情況。為維護所有 iHerb 顧客的權益及避免造成顧客更大的困擾,iHerb 將暫停臺灣市場的運營直到清關延遲和訂單積壓等問題得到解決。近期提交並已出貨的訂單在清關和派送上的延遲,請多耐心和海涵。」
消息一出引起消費者哀嚎。雖無法實際得知 iHerb 在台銷售業績及會員人數,但從臉書上不少 iHerb 使用經驗分享的社團,人數動輒上萬,可推估在台鐵粉至少高達 10 萬人。
iHerb 究竟是何方神聖?
根據公開資料, iHerb 成立於 1996 年,公司登記在美國加州,旗下約有 1600 名員工。平台上擁有超過 1200 個知名藥妝、保健食品品牌,累積逾 30,000 種產品。除了少部分是平台自有品牌(約 200 款商品),產品多來自歐美大廠。
據《Fast company》報導,2019 年 iHerb 營業額約 10 億美元,主要銷售業績均來自海外,公司在美國的知名度其實不高。
根據 iHerb 官網,目前有 9 個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其中只有兩個位於海外,一個在韓國仁川,另一個是去年在香港成立。該倉儲中心主要服務地區包括中國、香港、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由倉儲的分布,可推測 iHerb 的銷售主力應該自東亞地區。
iHerb 對台灣消費者有什麼吸引力?
iHerb 上的許多歐美保健食品在國內通路也有販售,但最吸引人的是平台上的價差。iHerb 上的保健食品約比台灣通路便宜 40% 以上,特定廠牌至多價差高達 4、5 倍以上。
原因是 iHerb 採 B2C 電商銷售模式,買家下訂後,由 iHerb 自己的倉庫直接發貨給消費者。省去一般保健食品在進通路前的許多費用,例如進口、代理商費用,及通路抽成,價格自然能便宜不少。
再來是配送迅速,以香港的倉儲為例,該倉儲中心配備先進 AGV 自動揀貨機器人,提高揀貨效率。平台聲稱該系統每天可處理多達 20,000 個訂單。假如客戶在香港時間下午 1 點之前下單,則可能次日即收到包裹。 以台灣為例,一般下單後約能在一周內收到包裹。
iHerb 在台灣為何踢到鐵板?
此次 iHerb 暫停台灣營運,主因如公告所示,是因為近期在國內海關被延遲的訂單愈積愈多。根據華視新聞與中央社報導,關務署方面回應,iHerb 的貨品遭卡關,主因是遭查獲貨物以簡易申報方式違規通關。
依據《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 12 條規定,涉及輸出入規定的貨物,例如健康食品進口,不論進口數量多少,都必須採一般進口,且視情形還可能要查驗後才能通關,不能像一般快遞貨物可走簡易申報。而海關在文件沒有補齊的方式下,無法放行。
會有此一影響,外界推測可能是配送物流業者採快遞方式運輸,到進口這關走簡易申報,才會造成卡關訂單大幅增加,平台方不得不暫時喊卡。由於 iHerb 曾與黑貓宅急便、順豐速運、DHL Express 等業者配合,至於是哪一家未依規定申報,就不得而知了。
據了解,一般申報的進口程序,若文件具足,也能當日通關,相較簡易申報也無費用上的差異,所以 iHerb 若能尋覓合法合規的配送方式、合作廠商,照理來說,應能迅速重啟服務。
資料來源/Fast company, 華視新聞, 經濟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