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老客戶突然要求延遲付款!該答應嗎?先看這些財務指標

2021-12-02 早稻田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西山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紙漿製造廠的業務經理竹下,正在看客戶家庭用品製造商 X 公司的財務報表。就在兩天前,X 公司突然提出包裝材料的貨款需晚兩個禮拜支付的要求,這讓他非常在意。

X 公司已經是合作 30 年的老客戶了,上至社長、採購經理這些幹部,竹下都很熟。再者,X 公司大部分的產品都是跟竹下的公司進貨,年度的總交易額是所有客戶中數一數二的,算是他們非常重要的客戶。不僅如此,半年前才聽說他們的新產品賣得很好,最近下的訂單也都跟和產品的包裝有關,應該生意做得不錯呀。

竹下很擔心,不知道 X 公司發生了什麼事,所以趕緊找徵信公司調來了 X 公司的資料,研究起他們的財務報表。

營收比去年成長了 10%,獲利也一直有在增加。乍看之下,完全沒有問題呀。但竹下畢竟是業務出身,缺乏分析財務報表的經驗,魔鬼藏在細節裡,可能他漏看了什麼也不一定。還是問一下會計經理近藤好了,於是,他拿起了手邊的話筒。

安全性:利用資產負債表與財務比率進行適當評估

安全性,與分解 ROE 的杜邦方程式之最後部分「財務槓桿」,也就是公司借了多少錢來投資,大有關係。另外,如前面已經演示過的,安全性可以透過資產負債表,做到某種程度的確認。

具體來說: 資產負債表的左上和右下,即流動資產(左上)和凈資產(右下)的金額越大,代表安全性越高。 不過,再加上幾種財務比率,就能對安全性做出更正確的評估了。這裡,就讓我們來檢視一下這些代表性的比率吧。

1. 淨資產比率

淨資產比率,計算的是代表股東權益的淨資產占了總資產的幾成。

121淨資產比率

這個表示由股東所提供的、不需要歸還的資金(淨資產),占了公司持有資產(總資產)的幾成,覆蓋率大概有多少。這個比率越高,代表公司的財務越安全,越低則越危險。

像是製造業、零售業、服務業等產業,其淨資產比率大多落在 30%~40% 之間。以這個為基準,可以檢視一家公司的財務是否安全。當然,淨資產比率的正常水準,因業種的不同也會有所差別。所以,衡量時要把產業的差異性考慮進去,最好能與同業的公司互相比較將更準確。

2. 淨資產負債率(Debt Equity Ratio)

乃銀行貸款、公司債等從外面借來的資金:Debt(債務),與來自股東的資金:Equity(淨資產)的比值。一般稱為淨資產負債率。

122淨資產負債率

淨資產負債率,因產業不同而有所差異,不過,基本上,安全範圍為 1:1,也就是借來的資金跟股東提供的資金一樣,或是數值比1小就沒問題了。反過來說,如果把這 1:1 的比率當作是舉債上限,就可以算出公司還可以借多少錢,再借多少就滿水位了。

3. 流動比率

乃現金、存款、有價證券等一年內很容易變現的流動資產,與一年內必須要償還的流動負債的比值。

123流動比率

這個比值如果超過 100%,代表能夠馬上變現的資產,足以應付必須立刻償還的債務,一年內(短期)的償債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一般來說,流動比率越高,代表公司的財務越安全,最好能達到 100% 以上。

4. 利息保障倍數(Interest Coverage Ratio)

利息保障倍數,乃作為借錢成本的利息費用,與營業利益加上營業外收入的比值,計算的是公司未扣除所得稅和利息費用前的盈餘:稅前息前利潤(EBIT),是利息的幾倍。

123利息保障倍數

這個倍率如果很高,代表相較於利息支出,公司賺很多錢,有能力支付利息,不會違約,財務上是比較安全的。相反的,如果這個比率很低,代表公司賺得錢少,連利息都快要付不出來,財務的安全性就堪慮了。基本上,這個倍數至少要是 3 倍,體質好的公司很多都能達到 10 倍。

5. 信用評等

在評估一家公司的安全性時,其中的一個指標就是信用評等。信用評等看的是公司是否能如期償還借來的資金(公司債、銀行貸款等)、利息的支付有沒有問題等。某種意義上,它是用償債能力來評估一家公司的安全性。

最高等級為 AAA(3A),往下則大致分為 AA(雙A)、A(一個A)、BBB(3B)⋯⋯等等級。到 BBB 為止,代表公司具有一定的安全度,BB 以下等級則表示安全性上有疑慮,公司的財務可能出現了問題。

此外,最高等級的 AAA 只有一種,AA 以下的則通常分為 3 種,比方說,AA 有 AA+、AA 和 AA- 這 3 種區別。

一般來說,信用評等評估的重點有兩項:
- 公司透過本業創造現金流的能力是否趨於穩定且越來越強,
- 銀行貸款或公司債等借款金額的大小。

換句話說,當公司透過本業創造現金流的能力趨於穩定且越來越強,且負債金額越來越小時,得到的評等就會高,反之,評等則會降低。再者,財務的比率中,關於前者的現金流,可以透過利息保障倍數看得出來,而後者的負債金額,則可透過淨資產負債率、淨資產比率得知。

當然,信用評等也會參考財務比率以外的指標,不過,作為評估企業安全性的綜合報告,它只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124圖表1-13 信用評等等級

6. 為求成長,不惜犧牲安全⋯⋯

那麼,企業的財務到底要多安全才好呢?這個因產業的不同,也會有所差別。比方說,營收或獲利的波動不大,業績已經很穩定的產業,或是擁有很多土地、建物等比較容易保值的有形固定資產之產業,就算財務的安全性低一點也無所謂。

反過來說,若營收或獲利的波動大,業績不是很穩定,手上的資產並非容易保值,那財務上可能就要安全一點才足夠了。

另一方面,要多安全也和各關係者看事情的角度或立場而有所不同。

首先,站在企業經營者、員工等內部關係者的立場,當然希望能安安穩穩的工作,有把握再往前衝,對安全性的要求會高一點。再來,換成客戶或廠商的角度,為求長期穩定的交易,當然也希望公司的安全性能高一點。不僅如此,以銀行等債權人的立場,為了能順利收回借出去的錢,絕對期求公司能越安全越好。

然而,依股東的想法,情況就有些不一樣了。對股東而言,只有股利多發或股價上升,他們才有錢賺,但這些要變多,

除了公司的獲利要增加外,成長動能也很重要。因此,削減成本、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成立新事業,就有必要了。為了做到這些,可能要先投資一些錢進去,暫時犧牲安全、冒點風險了。

不僅如此,股東用來檢視投資效率的 ROE 之數值要高,提高財務槓桿,多借點錢也是手段之一,但這樣一來安全性就降低了。

換句話說,站在股東的立場,安全性不用很高,能有一定的水平就可以了。

成長性:觀察營收與資產的增加幅度

成長性,對大部分企業而言是努力的重點。成長快、事業版圖擴大,不僅能提升在業界的地位,更能強化與客戶或廠商的關係。再者,業績成長能帶動組織活化,員工做起事來也會更有動力。在這裡,我們就來確認用來評價公司成長性的各項財務指標吧。

1. 營收成長率

一般所謂的業績成長,營收的增加是最基本的。營收成長率,即營收增加的比率。具體的做法為,將今年的營收與去年的營收或是某一時期的營收做一比較,計算其成長率。

此外,也可以用 CAGR(Compound Average Growth Rate)來統計一段期間,可能是 3 年或是 5 年的年平均成長率。下式的 g 就是 CAGR。

126 營收成長率1-2
126 營收成長率2-2

營收成長率,和市場整體的成長率或其他同業的成長率相比,會比較重要。就算維持高成長率,但相較於市場整體或其他同業的成長率低,那也表示市占率滑落,所以在成長性上就無法給高分了。

相反的,即便成長率不是太高,但相較於市場整體或其他同業的表現來得好,代表公司的版圖確實有擴大,成長性上還是很不錯的。

2. 總資產增長率

總資產增長率,計算的是企業為求營運下去所持有的資產之增長率。它是從資產方面,去衡量評估事業規模擴大的程度。

不過,光是資產變大,並不表示真正代表業績成長的營收會增加,因此,必須和營收成長率一起比較來看才會比較客觀。

3. 解決成長背後所衍生的問題也很重要

成長,可以帶動組織活性化,讓全體員工升職或加薪,工作起來更有動力,據說許多問題都能因為成長而迎刃而解。但是,在成長過程中被輕忽的問題,將隨著成長的鈍化而逐漸浮現。因此,努力解決重大的問題仍十分重要。

接下來,高成長率持續一段時間後,人才的保留或培育,管理體制是否能追上成長的規模等問題,都將一一浮上檯面。因此,放慢成長的速度,在穩定中求成長,或是保持適度的成長率,不貪快躁進,也是企業的經營策略之一。

客戶的業績成長了,公司體質卻變差了

竹下從會計經理近藤那裡得到了建議,想要了解 X 公司的財務有沒有問題,除了綜合損益表外,還要看資產負債表,最好再參考幾個用來評估安全性的財務比率。

於是,他很聽話地拿起 X 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來研究,發現他們的現金和存款變少了,倒是借的錢一下子增加了許多,淨資產負債比約為 300%,淨資產比率不到 20%。流動比率也只有 60%,勉強在及格邊緣。

再者,根據綜合損益表計算得來的利息保障倍數只有 250%,相較於利息支出,本業賺的錢太少了,繳交利息付得很吃力。

從資產負債表和安全性的財務比率來看,X 公司的財務狀況十分嚴峻。而根據負責 X 公司的業務透露的小道消息,營收成長 10%,卻陷入財務的窘境,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社長非常重視業績,拚命打折、做促銷,但貨款的回收又不是很順利,所以才有今日的結果。

要怎麼應付 X 公司的要求呢?竹下一邊思索的同時,更再度強烈感受到過度冒進、一味追求營收成長的危險性了。

(本文出自《金融教授教你從財報3表找出會賺錢的公司》,幸福文化出版)

相關文章

金融教授教你從財報3表找出會賺錢的公司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