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Clubhouse、亞馬遜 Alexa 都退燒!拆解聲音經濟難以起飛的 3 大原因

2022-01-20 商業周刊 張方毓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1. 2021 年語音社交 app Clubhouse 爆紅後快速退燒。《彭博》日前發現,買了配備亞馬遜聲控軟體 Alexa 的裝置後,新用戶竟然高達 15% 到 25%,一周之後就不再使用。


  2. 亞馬遜押寶聲控經濟能讓它成為另一個生態系巨頭,但 3 個原因阻礙:隱私意識抬頭;語音 app 生態系難以蓬勃發展;聲音經濟有侷限,人們更常把語音助理視為輔助。


早安,Alexa!還記得你買過的智慧音箱嗎?上一回開口指揮它,是什麼時候?

《彭博》發現近 4 年來,買了配備亞馬遜聲控軟體 Alexa 的裝置後,新用戶竟然高達 15% 到 25%,一周之後就不再使用。

回首 Alexa 誕生時,曾是公認的產業顛覆者。2015 年,當亞馬遜推出第一個配備 Alexa 的裝置——Echo 智慧音箱,人們可以「動口不動手」,用說的就能播放音樂,甚至用語音遙控機器,第一年就賣出 100 萬台。

shutterstock_1959832546.jpeg
亞馬遜 2015 年推出配備語音助理 Alexa 的音箱,顛覆產業,讓人們「動口不動手」操控家電、下指令,開啟人們對智慧家庭的想像,但現在聲控經濟卻陷入困境。
shutterstock

當時,市面上沒有類似電子裝置,亞馬遜的研發,開啟人們對智慧家庭的想像,讓蘋果跟著推出 HomePod、Google 則以 Nest 搶市,矽谷更發現科技業的下一個大戰場——「聲控經濟」。

到了 2020 年,雖然美國四分之一家庭都擁有至少一台 Alexa 裝置,使用率卻頹靡不振。亞馬遜押寶的聲控經濟,始終沒能起飛。

首先就是礙於隱私,讓亞馬遜難以擴張 Alexa 的用途。

內部文件揭露,亞馬遜一直希望為聲控裝置配備更多相機和感測器,才能夠辨別更多不同用戶聲音,以及判斷用戶位在哪個房間,進而給出適當建議及回應。然而,人們隱私意識提升,居家裝置常傾聽人們的私密對話,加上亞馬遜裝置多次出包,誤將隱私對話傳給錯誤用戶,都會讓用戶對技術充滿不信任感。

二來,亞馬遜未能像蘋果手機 App 一樣,讓語音 app 的生態系蓬勃發展。

雖然亞馬遜早一步攻占智慧家庭利基市場,一度讓創辦人貝佐斯非常興奮,認為可以仿造出一個跟蘋果手機 App 一樣活絡的生態系。

但直到現在,Alexa 仍未出現誘人的「殺手級應用」。因為要開發聲控 app,開發者必須跳脫熟悉的視覺媒介,改從聲音進行設計,而亞馬遜並沒有提供更好的建議。目前,Alexa 上雖然已經有超過 8 萬個 app,但僅限於詢問股價、白噪音、或是模擬經營生意的純語音遊戲。

第三,則是聲音經濟的侷限。人們更常把語音助理視為輔助,而非生活中的主要元素。

或許亞馬遜最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人們對於語音 app 的需求,並沒有想像中大。新用戶啟動裝置後,3 小時內就已經探索完一半未來會使用的功能,不外乎播放音樂、播報新聞摘要、煮飯時設定計時器、開燈等基本指令。很少人願意再主動搜尋其他用途。

雖然亞馬遜試圖用創意的方法鼓勵用戶探索,例如讓 Alexa 提示用戶說出一些關鍵指令,但往往換來用戶不耐煩的回應:「不要,Alexa,答案永遠是不要,告訴我今天氣溫就好。」

還是有人看好聲控經濟的前景,例如投資公司 Pioneer Square Labs 創辦人哥特斯曼(Greg Gottesman)表示,5 到 10 年後,人們會用 Alexa 做更多事情。可能要出現更為核心的應用,聲控經濟才能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

參考來源:BloombergBloomberg(2)Bloomberg(3)

相關文章/
薯條、薯餅、洋芋片,通通停賣⋯肯亞馬鈴薯卻沒人要收?為何
一張紙,讓台灣有了星巴克!流通教父徐重仁怎麼「列清單」?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原文標題為:Clubhouse 到 Alexa 音箱都退燒,為什麼聲音經濟難起飛?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