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Amazon Prime Air

無人機送貨夢遙遙無期!亞馬遜爆離職潮,Prime Air 團隊一年內損失 3 成員工

2022-05-19 數位時代 陳建鈞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無人機送貨是亞馬遜多年來致力的目標,尤其綿延不絕的疫情下,能夠降低不必要接觸的送貨方式更是受到期待,然而現在有消息傳出,亞馬遜的無人機送貨部門 Prime Air 正面臨員工嚴重流失的困境。

亞馬遜 Prime Air 去年人員嚴重流失,已經影響到實現計畫目標的能力。去年整個團隊 800 名員工當中,就有超過 30% 的人離職、解僱或者職位調動,而測試團隊更是有高達 70% 以上的人員流動率。

Prime Air 這樣的離職率遠高於前一年的 20%,更是大幅超過亞馬遜設定的 6%「無悔耗損」,對於這異常高的流動率,《Business Insider》提到,一大原因是內部正遇上新舊員工之間的磨合衝突,導致計畫進展不順。

員工難適應新管理層,無人機團隊爆嚴重流失

消息人士指出,多位波音高管加入亞馬遜成為 Prime Air 的管理層,然而這些被評為「外來者」的專業人士,卻與老員工爆發衝突,出現管理紊亂的情況,計畫也因此出現差錯。

Amazon Drone
亞馬遜原先希望能盡快實現無人機送貨,然而在新管理層與基層員工的摩擦下,成真的日子愈來愈遙遙無期。
Amazon

亞馬遜在 2013 年正式宣佈進軍無人機送貨,近 10 年來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發展,僱用近千名員工,當時預估未來 5 年左右就可以正式啟動無人機送貨服務,然而現在實際上路的日子卻反而遙遙無期。

事實上,亞馬遜無人機業務早就出現危機徵兆,去年關閉了英國的部份業務,導致超過100名員工失去工作。當時便有內部人士透露,無人機部門出現內部崩潰、功能失靈、組織混亂等情況。

《Wired》引述員工的說法指出,近年 Prime Air 部門內部問題愈來愈大,包括管理層對計畫內容一問三不知、無法回應基本的工作問題、有員工上班就開始喝啤酒,種種問題逐漸影響 Prime Air 的運轉。

管理層增加試飛次數心切,員工偷工減料應付了事

根據《財星》報導,原先領導 Prime Air 的戈爾.金奇(Gur Kimchi)更重視無人機的飛行安全,給予團隊充足的時間調整無人機結構,然而過於緩慢的速度讓高層再也等不了。從 2019 年開始,亞馬遜內部希望能加快無人機服務的腳步,最後亞馬遜找來前波音高管大衛.卡班(David Carbon)領導該部門,金奇離開了Prime Air管理層。

卡班以進度為第一優先,大幅增加了飛行測試。亞馬遜曾設定要在 2021 年實現 2,500 次無人機試飛的目標,但最終沒有實現,甚至將 2022 年的試飛目標提高到 1.2 萬次,但截至 2 月底累計飛行次數還不到 200 次。

Amazon Prime Air
有員工指出,目前的領導層想要增加飛行次數太過急切,導致許多員工吃不消紛紛離職。
Amazon Prime Air

作為比較,Prime Air 往年每年約進行 350 次飛行測試,因此近兩年訂下的試飛目標對員工來說難以完成。有員工披露:「他在很短時間內要人做很多事,想增加飛行次數,有人就偷工減料。」

管理層的急切與基層員工的苟且,導致光是去年 Prime Air 就發生至少 8 起無人機墜落事故,反而讓各種進度嚴重落後,被 Alphabet、UPS 等競爭對手搶先一步取得無人機送貨的執照,許多測試團隊員工也因為工作量過於繁重選擇離職。

而事故的增加影響了團隊士氣,進一步在 Prime Air 內部引發離職潮,2021 年就有超過 200 人離職,較前一年大幅增長。

為了彌補人才流失,Prime Air 打算盡可能吸引內部調轉的亞馬遜員工,還打算啟動新的招募計畫,加快人才招募的腳步。亞馬遜要實現用無人機為民眾送貨的願景,恐怕還有諸多難關等待克服。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WiredFortune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

繼續閱讀 Amazon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