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Praprut Peanvijarnpong via shutterstock

夏月電價6/1上路,電費怎麼計算?你家帳單會受影響嗎?

2023-08-08 整理.撰文 林庭安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經濟部在 2023 年 3 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整 11%,4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但為了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關照產業弱勢,住宅用電 700 度以下、小商店 1500 度以下、農漁及學校用電不調漲。每年 6 月至 9 月是夏季電費的季節,新電價表出爐,你家電費到底會不會受影響?夏季電費怎麼算?時間電價又是什麼?本文一次解答。

延伸閱讀:夏月電價、房貸補貼開跑,還有動滋券、成年禮金可領

Q:電價新制上路後,誰不受影響?

台電表示,住宅每月用電 700 度以下約有 1231 萬戶,等於是 93% 的人不受影響;小商店不受電價調整影響約 76 萬戶,占比約 84%。如果以 2 個月一期的電費帳單來看,過去非夏月(10 月至 5 月)帳單為 3832 元、夏月(6 月至 9 月)帳單 4508 元以下的住宅用戶不受影響;非夏月帳單 9056 元、夏月帳單 1 萬 1096 元以下的小商店用戶不受影響。

Q:新電費怎麼計算?一度多少元?

新的電費計算方式為,若單月用電量為 700 度以下,則不在本次調漲範圍,701~1000 度調漲 3%,超過 1000 度則調漲 10%。

每月用電度數 非夏季(10~5月)電價(元) 夏季(6~9月)電價(元)
120 以下 1.63 1.63
121~330 2.10 2.38
331~500 2.89 3.52
501~700 3.94 4.80
701~1000 4.60 → 4.74 5.66 → 5.83
1001 以上 5.48 → 6.03 6.99 → 7.69

(資料來源:台電電力粉絲團)

Q:夏季電費幾月開始?

一般民生用戶的夏季電費是 6 月 1 日~ 9月 30 日,產業高壓用戶則是 5 月 16 日~10 月 15 日。

Q:夏季電費怎麼計算?

至於夏季電費怎麼算?其實電費單上都會有用電度數及電費算法,電費單上的「計算度數」裡,會有一個「經常度數」,它代表一期(2 個月)的用電數量。

目前全國約 98% 的用戶都是以「累進電價」收費——電費 24 小時都相同,會根據用電量來劃分不同級距,總共分 6 個級距(見上表)。簡單來說,就是用電量愈多,電費就愈高。

計算公式:流動電費 = 每段度數 × 每段費率之加總

假設:你在夏季計價時期收到的電費單上度數為 600,你的流動電費就會是:

120 x 1.63 +(330-121)x 2.38 +(500-331)x 3.52 +(600-501)x 4.80 = 1763.1(元)

流動電費只是家裡的電費,電費的應繳總額會是流動電費加上公共電費、扣減節電獎勵金,之後拿到電費單時可以自行對照。

延伸閱讀:公司想推動減碳,該如何設定目標?減碳新手必知的 4 種國際標準

Q:時間電價是什麼?跟累進電價的差別在哪?

絕大多數的用戶都是使用「累進電價」,就跟所得稅一樣,用電量愈大,繳的電費就愈多。而「時間電價」則是讓不同時段有不同電價,提高尖峰時間的用電價格,降低離峰價格,用來反映尖峰、半尖峰、離峰等不同時間的供電成本,透過經濟誘因促使用戶避開尖峰時間用電。

時間電價比較適合用電規模較大的用戶,如每月用電 800~4400 度的住宅,以及 1600~4400 度的小商店評估選用,藉由減少尖峰時間用電,或調整用電時間,節省電費支出。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要使用時間電價,必須先裝設智慧電錶,由台電人員前往查勘、施工後,才可以享有時間電價服務。

台電也指出,民眾只要申請電子帳單,每期電費都能省下 10元,除了臨櫃辦理外,也可以透過台灣電力 App 申請,或是用台電電子帳單服務系統線上申請。

繼續閱讀 時事觀點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