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陳琬樺

PPT 之父辭世!影響無數工作者的「會議簡報」,為何貝佐斯、賈伯斯都不愛用?


PowerPoint(PPT)在現代社會的資訊傳遞方面發揮了開創性的作用,是各種行業都會用到的電腦程式之一。而身為 PowerPoint 之父的丹尼斯·奧斯汀(Dennis Austin)9 月 1 日與世長辭,享年 76 歲,他的兒子表示奧斯汀死於肺癌。
簡報「平民化」!推出不到一年馬上被微軟相中
PowerPoint 最一開始是由一間名為 Forethought 的小公司於 1987 年釋出,是投影幻燈機的數位繼承者,讓原本需要交給特定設計部門或外包的工作,轉變為任何擁有電腦的員工都可以自行製作「幻燈片」。
奧斯汀與另一位共同創辦人羅伯特·加斯金斯(Robert Gaskins)一起構想設計 PowerPoint,他的工作是讓當時仍稱為 Presenter 的簡報軟體易於操作。他在未公開的軟體開發史中寫道,使用者雖然熟悉使用電腦,但可能不太熟悉製圖軟體,因此作為一位軟體工程師,他透過「直接操作介面」達成了這點,讓用戶編輯的內容看起來和最終成品完全一樣。
加斯金斯在他的書中透露,奧斯汀至少想出了一半的主要設計概念,而且假如他沒有設計這個軟體,不會有人聽說過它,意指奧斯汀是 PowerPoint 得以問世的幕後大功臣。在他們釋出該軟體沒幾個月後,微軟(Microsoft)就以 1400 萬美元收購了 Forethought,奧斯汀也在 1996 年退休前擔任 PowerPoint 的主要開發人員。到了 1993 年,PowerPoint 的銷售額已超過 1 億美元,微軟也在其包含 Word 的 Office 套組中加入了 PowerPoint。
開會必用的PPT,貝佐斯、賈伯斯卻都不愛!
現在 PowerPoint 已經非常普及,幾乎所有職場的大小會議中都會用到,有助於展示創意和想法。
但是,這種用簡報開會的方式,也有不少反對者,其中就包含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亞馬遜裡面,幾乎看不到 PPT 或條列式的會議報告,這間科技巨頭規定,會議報告必須以「敘事形式」書寫,也就是以 Word 來製作,而且是在會議開始時才發放,因此非常考驗製作者的書寫表述能力。
為什麼會有這種規定呢,原因有兩個, 一是當把重點條列出來,僅有簡單扼要的敘述,閱讀時容易因人而異,每個人各自有不同的解讀。二來是在會議中,通常報告者會口頭補充許多資訊,若是事後想要再回顧會議內容,恐怕有困難。 例如簡報上寫著「達成 XXX 目標」,但僅用口頭說明怎麼執行,真的要做的時候,恐怕每個人記得的內容都不一樣。
此外,PPT 內有許多華麗的特效以及排版可以運的,對貝佐斯來說,這更是華而不實、浪費時間的事情。他也認為,拒用 PPT 是公司做過最明智的決定之一。
而在華特・艾薩克森撰寫的《賈伯斯傳》中,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對 PowerPoint 表達意見,他表示討厭人們使用簡報而非思考的方式,他希望人們在桌上討論事情、參與其中,而不是講者展示「落落長」的簡報,但台下的人注意力很分散,他同時也認為,如果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那你就不需要用到 PowerPoint。
微軟將新增AI生成功能,PPT更升級
《大西洋》曾發表一篇關於「2003 年 PowerPoint 大恐慌」的故事,在 20 年前人們認為,這個軟體會腐蝕人們的思想,削弱溝通,浪費我們的時間。不過 PowerPoint 還是有粉絲,其中樂團臉部特寫(Talking Heads)的主唱大衛・伯恩認為 PowerPoint 有作為藝術工具的潛力。
到了 2023 年,PowerPoint 仍然是微軟辦公室工具中的關鍵軟體。最近微軟也將 AI 數位助手 Copilot 的功能新增至 PowerPoint 中,只要告訴 Copilot 你想做什麼內容的 PPT、想要什麼風格,例如「我要做一份關於旅遊的簡報,希望帶點南洋風格。」PowerPoint 就會馬上自動生成雛形,不滿意還可以隨時重新生成,想要任何圖片或素材,也可以請 Copilot 直接幫你搜尋添加。
除了設計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內容,PowerPoint 可以和 Word 無縫串接,可以請 Copilot 幫你把某份檔案直接轉成簡報形式,自動分頁、下標,省下大量文字剪下貼上的時間。
參考資料:The Washington Post、The Verge、boingboing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