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麻愷晅

匯率是什麼?美金匯率為什麼會影響台幣?幣值變動背後有哪幾隻手?


繼 5 月 2 日一天飆升 9.53 角後,新台幣兌美元匯率 5 日衝破 30 元關卡,一度升至 29.59 元。新台幣連續狂升,衝擊出口商,與此同時,也有大批民眾搶買美元、日圓,導致各家銀行的網銀、App 大塞車。一時之間,匯率成為眾人焦點。
匯率是什麼?
什麼是匯率?匯率代表一國貨幣對另一國貨幣的相對價格,比率多半是浮動的,由外匯市場的供需所決定。以新台幣兌美元為例,如果市場對新台幣的需求大,代表想要用美元買新台幣的力道變強,新台幣變得稀缺,所以匯率走升。若對美元的需求較大,代表想賣掉新台幣的人多,供過於求的情況下,使得匯率走貶。
匯率走升的原因:供不應求、貿易順差、台灣經濟成長
而影響需求的原因多元,台灣以出口導向為主,由於出口商將商品賣到國外,獲得美元後,會在外匯市場上賣美元,買新台幣,當買的人比賣的人多,新台幣就會升值。但如果是進口比出口暢旺,賣的人比買的人多,新台幣就會貶值。
除了進出口商,當國外投資人看好台灣的經濟成長、產業獲利機會、股市前景,或是認為台灣的銀行存錢利息比較高,就會把錢匯進台灣,希望獲得高報酬。此時,市場以美元換新台幣的人多,新台幣對美元就會升值。
投資人也可能因為預期新台幣會升值,而決定把錢先匯進台灣,等新台幣升值後再換回美元,賺一筆價差。舉例來說,美元原本換新台幣是 1:35,投資人預期新台幣會漲到 1:30,所以先把 6 萬美元換成 210 萬台幣,等到真的漲到 1:30 的時候,再把 210 萬台幣換回美元,就變成 7 萬美元。
台幣狂升,與川普關稅政策有關
至於此次新台幣狂升的原因,跟美國的關稅政策有關。由於美國高關稅可能引發通膨,加上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使美元疲軟,亞洲貨幣普遍升值。此外,出口商紛紛兌換新台幣,壽險業也會對沖美元曝險,因而推升新台幣走勢。
另一方面,外界猜測美國會要求新台幣升值,作為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的一部分。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為了解決該國貿易逆差的問題,4 月 2 日祭出對等關稅政策,許多國家陸續與美國談判。
市場傳出川普可能要求貿易順差國貨幣升值,以縮小貿易不平衡,並延伸出「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的討論,此為非正式協議,概念借用 1985 年由美國、日本、英國、法國以及德國簽署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旨在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當時各國協助讓美元貶值,促進美國經濟復甦。
市場也推測,台灣會在匯率政策上對美方釋出善意,作為談判籌碼,以換取較佳的關稅條件。但對於該說法,央行已多次澄清,表示純屬臆測。
匯率變動影響到誰?台幣升值,首先衝擊出口商、壽險業
匯率的變動影響範圍廣泛,幾乎所有人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但會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當新台幣匯率不斷上漲,出口商首當其衝。因為美元計價的出口收入換回新台幣的金額減少,壓縮利潤。舉例來說,台積電 2024 年報便提到,公司幾乎所有營收皆為美元計價,且超過一半以上的資本支出是以非新台幣支付,主要為美元、歐元以及日幣。當美元對新台幣走弱,對營收和獲利可能造成不利影響。根據台積電 2024 年的營運結果,美元對新台幣每貶值 1%,會造成公司的營業利益率下降 0.4 個百分點。
除了出口商,壽險業也會受影響,由於壽險公司長期持有大筆美元等外幣資產,新台幣急升將造成帳面匯兌損失,侵蝕獲利。
但對於進口商,或是打算出國旅遊的民眾來說,台幣升值對他們有利,代表用相同的台幣,可以換取更多美元。如果台幣貶值,旅遊成本則會變高。
而匯率劇烈升值時,央行通常會在外匯市場操作,讓新台幣趨於貶值。此次新台幣狂升,外界認為可能也因為央行「放手讓升」。《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專欄指出,央行擔心遭美國財政部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且政府不敢在敏感時刻激怒白宮。
事實上,台灣在 1980 年代,對匯率市場有許多管制,而且為了維持台製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央行試著阻止台幣升值。除了控制匯率,也對進口產品課徵高關稅。因此後來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遭施壓後,台灣鬆綁對匯率的管制,使新台幣大幅升值。
而面對近期台幣狂升的狀況,央行總裁楊金龍 5 日強調匯率由市場決定,但波動過度,央行 2 日、5 日都有進場適度調節,只是市場對升值的預期太強,導致干預效果有限。
核稿編輯:王宥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