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Gogoro

單季虧損逾 5 億、市場傳回台上市?Gogoro 回應曝光:維持上市資格

2025-05-09 數位時代 郭采樺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品牌 Gogoro 5 月 8 日晚間發布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當季營收 6360 萬美元,同比下降 8.7%,Q1 單季淨虧損為 1,860 萬美元(約新台幣 5.64 億元),較去年同期多虧損 550 萬美元,單季毛利率為 4.9%,低於去年同期的 6.4%,原因在於近期升級電池組的數量龐大。

關於市場盛傳 Gogoro「已準備自那斯達克下市,並考慮回台上市」說法。睿能創意官方 5 月 9 日回覆《數位時代》, 「Gogoro 四月底向那斯達克提交轉板申請後,日前已經獲得那斯達克通過。」

與此同時,「轉板不會影響其營運與股東權益,並且將繼續維持上市資格,正常進行交易。」換言之,短期內並無回台上市打算。

Gogoro 代理執行長姜家煒在財報發布後的法人電話會議中表示, 「最能描述我們過去兩個季度努力的詞是『專注』。」 表示 Gogoro 正全力聚焦於提高營運效率與實現長期盈利,特別是在 Gogoro Network 電池交換平台的經營上,已經逐步看見成效,儘管當季營收年減 8.7%,但其中電池交換服務營收卻逆勢成長增長 6.2%。

根據 Gogoro 最新財報,第ㄧ季車輛及其他硬體銷售營收為 2910 萬美元,同比下降 21.8%。Gogoro 分析,主要是由於預期車輛的延遲推出,銷售額將轉移到後續的季度;同時與 Gogoro 快速服務中心銷售配件和零件以及進行維護相關的銷售收入減少 130 萬美元,以及 PBGN 合作夥伴和海外業務相關的銷售收入減少 230 萬美元。

延伸閱讀:歷經高層出走、股價跌破 1 美元!Gogoro 為何有自信在 3 年內達損益兩平?

Gogoro Network 訂閱模式表現穩定

而第ㄧ季電池更換服務營收為為 3450 萬美元,同比增長 6.2%,主要歸因於 Gogoro 用戶群較去年同期擴大以及用戶的留存率較高。Gogoro 統計,截至第一季度末的總訂閱使用者 64.4 萬名,比去年同期末的 59.5 萬名訂閱用戶成長8%。

「我們的使用者保留率很高,這代表我們不只是在賣電池,而是在建立一個長期可用的服務平台。」Gogoro 財務長 Bruce Aitken 在法人電話會議中上指出,為了強化換電平台效能,Gogoro 表示持續進行電池升級計畫,延長電池壽命與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並以更高密度的換電站建置支援用戶需求。

而在面對電池組老化的挑戰,Gogoro 在財報內表示,採取預先升級的策略,在 2025 年內將持續進行一次性電池升級計畫,目的是讓同一組電池可延長至多用途的服務週期。雖然短期內導致毛利率下降至 4.9%,但非 IFRS 毛利率仍穩定於 18.2%,顯示出升級後的能源網路效率改善已開始帶來正面效益。「我們優先考量的是長期資源運用效率,而不是單一季度的利潤表現。」姜家煒表示。

營運重整與成本控管:Gogoro 財務自救之路

在轉型的過程中,Gogoro 也面臨來自股價表現與成本結構的雙重挑戰。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公司毛利較去年減少 140 萬美元,淨虧損擴大至 1,860 萬美元,為轉型中的痛點之一。不過,Gogoro 強調營運改善計畫已展現初步成果,調整後 EBITDA 增至 1,430 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40%。

面對虧損壓力,Gogoro 從組織結構與財務策略著手,實施精簡人力、縮減促銷預算與控管行政開支,預計全年可節省約 2,500 萬美元營運費用。「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可以擴展、不受景氣干擾的營運模式,這就是為什麼要從成本面開始強化,」姜家煒說道。這一系列措施不僅為了穩定資本支出,也為日後業務擴張鋪路。

此外,根據財報,Gogoro 已經取得新台幣 20 億元的信貸額度,為未來產品升級與基礎建設提供資金支撐。Gogoro 明確表示,電池交換業務預計將於 2026 年轉為淨收入正向,硬體銷售業務則在 2028 年實現非 IFRS 盈利。

延伸閱讀:從南山風暴學財報:未接軌IFRS 17,為何讓壽險業帳面淨值蒸發?

專家:下一步關鍵是穩住現金流,等待市場回溫

儘管技術創新與訂閱收入穩健,Gogoro 的市場信心仍面臨考驗。

根據根據外電 TipRanks 分析師對 Gogoro 股票評價認為,儘管 Gogoro 進行了一些積極的策略轉變,但其整體股票得分反映出其面臨的重大財務挑戰,包括收入下降和虧損增加,Gogoro 目前市值僅約 7,443 萬美元,5 月 8 日最新收盤價為 0.25 美元,顯示投資者對其轉型仍存保留。

未來數個季度,Gogoro 能否持續優化營運成本、提升硬體銷售表現並穩住現金流,扭轉財務走勢、重建市場信心,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