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超工業時代來了!生產效率高、品質好不夠,要兩大策略維持競爭力

2018-03-19 整理‧撰文 葉冠玟

蒸氣革命以來,鋼鐵、化工業等重工業蓬勃發展了 200 多年,各國的基礎建設、硬體設備基本上都已發展得十分成熟,逐漸脫離以工業、製造業為經濟發展火車頭的模式。

進入全球化、數位化、個人主義當道的 21 世紀,是否代表著工業逐漸消逝,大家不再走進工廠工作,改以服務部門或網路產業,為未來社會的主要樣貌?

對此,歐洲發展與領土規畫高等學院(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pour le développement et l'aménagement des territoires en Europe)院長皮耶.維勒茲(Pierre Veltz)強調,「我們並不是生活在工業時代的尾聲,而是新型工業社會孵化的階段。」

你不妨回想,傳統的紡織業與服飾業龍頭的確曾經都以製造見長,但是今日的知名服飾品牌如 Zara、H&M,早已外包生產,透過精準掌控設計、物流與零售通路來保持競爭優勢。

維勒茲進一步解釋,這就像你無法因為蘋果(Apple)的硬體製造能力很強,直接將它歸類在製造業,也難以因為蘋果提供用戶良好的數位體驗,如音樂、遊戲、手機支付等服務項目,就把公司定位在服務業或數位產業一樣,當今產業的劃分界線,已經愈來愈模糊。

實際上,今日的工業範疇早已超出「工廠」的範圍,研究園區、物流中心、數據中心等等需要專業技術能力的基地,才是工業產值的核心。

以法國來看,無專業技術的工人僅占法國勞動人口的 2.3%,而工業部門的每人平均薪資更是比全國平均高出 14%,關鍵就在於工業的就業市場與附加價值的地位不斷提升。

換句話說,工業的發展並沒有停滯,而是以製造業、服務業、數位產業緊密交融的形式出現,維勒茲將這個現象稱之為 「超工業」(hyper-industrial)時代,「唯有當工業能夠參與數位變革,融入一個以使用與服務為主、朝向永續發展的新經濟型態,工業才得以生存。」

從最小成本到最高品質,重視消費體驗與企業承諾

進入超工業時代,原屬於工業和製造業部門的企業,不該再追求生產的「數量」(以愈少的成本,製造出愈多產品),而是要從「品質」(以愈少的成本,製造出愈好的產品)來精進生產力。近 30 年,產品的可靠度、多樣性,才是在競爭市場中勝出的決定性要素。

這就像 2016 年的汽車和 2000 年出產的汽車,就算款式相近、價位相等,現在的汽車可能得做到:在未熱車的情況下行駛,藉此省下 1/3 到一半的油;車上還有各種電子裝置,才能滿足消費者對於客製化及產品精緻度的要求。

此外,產品好,也不代表消費者就會埋單。企業得開始思考,商品的附加價值是什麼、我們還能提供什麼服務,才能讓消費者認同品牌?這也是為什麼今日有無數的產品結合了像是品質保證、購物便利、快速到貨、售後服務等等加值服務,「工業不只是販賣物件本身,而是販賣它所代表的顧客體驗與企業承諾。」

因此,善用社交網絡傾聽潛在及既有顧客的聲音,進而與使用者保持良好互動,將是企業能否塑造品牌好感度的一大關鍵。

從封閉到開放,與顧客、合作夥伴共創價值

過去的製造業思維,顧客僅是產品的購買者,與生產無涉;且為了守住製造端的競爭優勢,往往將工廠內部的資訊視為機密,不輕易與外部交流。

但在超工業時代,企業要扮演開放、或至少半開放的平台才能創造價值。因為透過生產者及消費者的直接對話,或是讓更多跨公司、跨領域的合作夥伴參與,才可能藉由與使用者或與夥伴互動的過程中,做出更符合顧客需求、更貼近市場的產品。

蘋果的應用程式平台 App Store 上就有 38 萬名軟體開發者,他們既不是蘋果的員工,更不是蘋果的下游承包商,但蘋果抱著「我對你開放我的平台基礎,請提出你的 App,如果你能成功,那就算你走運,也算我走運」的觀點,將 App Store 視為是大家都能參與、消費者說了算的公平競爭環境。只要使用者經驗好、下載次數高,大家都能從中獲利。

無論是打造同時具備製造及服務特性的產業,並將顧客參與納入生產流程,還是以平台的方式來經營企業,超工業時代似乎提供了無止境的發展及轉型可能性,這也代表,企業接下來的最大挑戰,不再是誰能主導某一產業,成為霸主,而是如何在產業價值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外界保持頻繁的互動,進而為顧客創造最大的價值。

(本文取材自《超工業時代》,臉譜出版)

相關文章

超工業時代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