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Jopwell via Pexels

「裝可憐」是談判的必要之惡!為何勾起同情心,更容易說服人?

2021-03-15 職場心理學專家 神岡真司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談判時,言之有物、句句講理不一定管用,有時應該視談判的對象而適度調整自己的談判姿態,訴諸人情、勾起同情心,也是很容易奏效的談判手法。

在剛硬的西方表達理論中,很難看到「東方式的表達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動之以情型」。

延伸閱讀:故意「被拒絕」也是種談判策略?先讓步的人,其實才是最後的贏家

例 1

老朋友 A :「我想加盟餐飲店還差三百萬,你是我最好的兄弟,可以當我貸款的連帶保證人嗎 ? 拜託你,只要名字借我填就好了,我不會給你添任何麻煩的。」

老朋友 B :「我不過是個小小的上班族,也能當連帶保證人嗎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當然願意幫你,但我必須跟老婆商量一下才行。」

老朋友 A :「不好意思啦,你可不可以不要問你老婆,以我跟你的交情,你只要在這份申請書上簽名蓋章,然後我的人生就能重新開始了,我們不是好兄弟嗎 ? 拜託啦,我跟你下跪 ! 」

老朋友 B :「把頭抬起來,我知道了,我明白你的心情,幫你填就是了 ! 」

老朋友 A :「謝謝你,你果然是我一輩子的好兄弟、救命恩人 !」

被公司裁員又找不到新工作的朋友如此拜託,你就心軟了,出於面子和義氣答應幫助他。連帶保證人的責任,比債務人還重,連這點都不了解就答應人家了。像這樣出於同情而幫助人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稱為「助人行為」。

收起老王賣瓜,用「悲傷的故事」博取同情

人看到有困難的人,心裡就會動搖,想著「如果我是他……」,把自己跟對方重疊在一起,想辦法要去幫助他。就算是素昧平生的人,也會忍不住想幫他,更何況是自己認識的人,心裡就會更掙扎了。

例 2

酒店小姐:「我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其實我的夢想是想當空中小姐,但是我媽身體不好,為了照顧她,只能一直打工努力賺錢。啊,時間好像到了,您要延長時間嗎 ? 」

客人:「好,我要延長時間。所以妳做過什麼打工呢 ? 」

悲傷的故事不管真假都有效。因為對方會沉浸在優越感中,以上對下的態度傾聽你的煩惱,陶醉於自己做的善行。 想跟主管拉近距離的人,與其誇耀得意事蹟,倒不如說自己的辛酸際遇,更能讓主管對你產生好印象。

(本文摘自《超說服心理學》,采實文化出版)

繼續閱讀 談判
相關文章

超說服心理學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