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Chris Barbalis on Unsplash

有團隊的地方,就有鬥爭和分裂?⟪人慈⟫:為了生存,你不一定要兇猛狡詐

2021-11-04 整理‧撰文 張玉琦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看過《魷魚遊戲》了嗎?這部描述贏了可以獲得高額獎金,但是輸了就要死的類「大逃殺」韓劇,成為 Netflix 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劇,超過 1 億會員瀏覽過。

《魷魚遊戲》刻畫為求生存不擇手段的人性,有些人只想要自己活下來,靠著暴力和威嚇組隊,殺人不眨眼,就連自己的隊友沒用也立刻拋棄。另一方面,劇中的男主角即便在生死關頭也想要幫助別人,找到夥伴一起贏得比賽。有人認同男主角的良善,也有人認為那是懦弱,或是覺得他太天真了,人性本惡必須防備。

延伸閱讀:該安然過活,還是拚命一搏?《魷魚遊戲》6 大金句,一窺人性與慾望的拉扯

類似《魷魚遊戲》概念的作品並不少見,遠可以追到經典名著《蒼蠅王》,描述一群男孩流落到荒島上,有人成為領袖,團體分裂成小團體,後來導致了死亡。你覺得現實,比較接近人吃人、狗咬狗的世界,還是在黑暗中我們也能善待彼此?

如果你也認為人性本惡。歷史學家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的著作⟪人慈⟫就在對你說話。布雷格曼細數了「人性本惡」「人性本自私」的發展史,並且主張「該要對人性有新觀點了。」

為什麼我們相信「人性本惡」?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人性本惡?從資訊的角度,新聞總聚焦在少數的負面事件,讓我們覺得世界愈來愈危險;生物學界有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談基因在演化中必須自私才能生存,顯示人性也是如此;經濟學認為我們是自利的經濟人,只會依照自己的利益做決定;許多宗教認定人類有原罪,天生就有不好的欲望必須加以控制;政治學上有馬基維利,認為如果可以,人人都會成為暴君,教我們要夠狡詐夠兇猛才能稱王。

這些都可以說是某種「飾面理論」,也就是文明只是一層薄薄的裝飾表面,只要我們放任不加控制,或是稍稍刺激一下,表現就會崩裂,顯露出底下醜惡的人性

布雷格曼深入探究人性本惡有關的知名實驗與研究,並揭露背後的操弄。他找到了一群男孩漂流到荒島(類似《蒼蠅王》真人版)的案例,真實的情況是,大家攜手同心協力度過一年,健康狀態良好,獲救後一直到老都是好朋友。

又例如,過去認為「智人」這個物種(也就是現代人類),是因為基因最自私,最強壯聰明,最兇狠無情才「征服」地球,但真的是這樣嗎?

人類:最友善者生存

布雷格曼引用了一個銀狐的實驗,目標是馴化從未被人類馴化的動物,銀狐。實驗的方式非常簡單,不採用任何訓練,盡量不接觸動物,只是挑出銀狐中最溫馴的一代繼續飼養,想要類比天擇。結果,在第四代之後,銀狐開始會流口水、搖尾巴,他們的外觀也改變了,耳朵垂下來、尾巴捲起來、毛皮上出現斑點、口鼻變短、骨頭變細、雄性與雌性愈來愈相似。沒多久,當飼主喊他們的名字的時候,他們會回應。

他認為,狐狸的改變與激素相關,因為比較溫和的狐狸分泌比較少壓力激素,比較多血清素和催產素。而且「這也可以適用於人類。」

人類的骨架在過去 20 萬年以來也經歷了類似的變化,如果你對尼安德塔人(約在 4 萬年前滅絕古代人種,Neanderthals)的頭骨還有印象,尼安德塔人比較像猿猴,比較強壯,甚至腦容量還比智人大,而人類比較像幼猴。布雷格曼的結論是,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愈來愈友善,我們長得愈來愈容易親近,我們會表露情緒、看著對方的眼睛、語言讓我們善於社交,也就是說,我們這個物種是「最友善者生存」。

那麼人類為什麼又會有戰爭、毒氣室、種族滅絕?生物學家布萊恩.海爾(Brian Hare)認為,讓我們成為最好心物種的機制,也讓我們成為最殘忍的物種。 人是社交的動物,但我們覺得些像我們的人比較討喜。 也就是說,我們認為「自己人優先」,所有的戰爭都是自己人對抗外人。而且根據歷史學家山謬.馬歇爾(Samuel Marshall)的研究,其實在戰爭中多數人根本沒有殺過人,根本沒有開過槍,甚至沒有嘗試過開槍。二戰時期,美國空軍少於 1% 的戰鬥機駕駛,包辦了 40% 的擊墜飛機。馬歇爾認為,平均正常健康的個人,內心裡都有一種未意識到的、對於殺害同類的抵抗。

那些你耳熟能詳的實驗,都是假的?

本書每一章節,布雷格曼會檢視、拆解著名關於「人性」的實驗,許多你也耳熟能詳。例如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讓學生扮演犯人和獄卒,發現獄卒會設計各種殘酷的手段控制囚犯,顯露出任何人都可能變成獄卒。但書中提出的證據顯示,獄卒實行的規定與制度,很大一部分是經由實驗者設計推動,事實上實驗者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讓獄卒做這些事。

還有另一個更出名的米爾格蘭電擊實驗,要求受試者電擊另一個房間的人(假扮被電擊),發現受試者都會服從權威(研究人員)的命令,有一定比例的人按下可電死對方的電流。這個實驗沒說的事情是,有一半的受試者懷疑實驗的真實性,他們不相信耶魯大學會做一個會把人電死的實驗。

延伸閱讀:看清局勢、讀懂人性!邁入 45 歲,一定要讀的 7 本書

所以真相是什麼?布雷格曼認為,我們就像友善的銀狐一樣,不僅友善還有一個絕佳的副產品:智力。智人的聰明才智跟其他靈長類差不多,還是少數有語言、會「臉紅」(顯露情緒)、有眼白(透露出視線方向)的動物。這些特性讓我們更容易與其他人相處、建立關係、學習、促進信任和合作,因為種族的連結性較佳,所以能夠飛快進步,也能夠攜手度過如冰河期等危機。

雖然在當代的用法裡,「現實主義」和憤世嫉俗差不多意思,但布雷格曼認為,「善」才應該是對人性的現實觀點,相信人天生好心,不是天真也不是理想化。當你懷疑他人的時候,請假設最好的狀況,去認為對方是好人,才是務實的。其實,大多數人都和我們非常像,都是有血有肉有家庭有朋友的人。但不要因為自己慷慨寬容善良而覺得自己好欺負,勇敢一點,多信任、多做好事,我們住在一個人們想要善待彼此的地方。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人慈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