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聽信分析師報告買股,為何卻買高賣低?資深交易員:有 3 件事要考慮

2022-05-23 韓國資深法人交易員 朴秉昌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外資看好台積電,分析師預估股價上看千元」、「蘋果明年 Q1 業績估增 2 成,分析師看好股價後勢」財經新聞頻頻出現類似報導,但股價的預估數字有時卻高到讓人有點懷疑,而且事後來看,走勢未必如此。

究竟,散戶真的可以靠這些分析師報告來買股嗎?擁有超過 25 年資歷的韓國法人交易員大方揭密箇中原因,告訴你:原來分析師報告應該這樣用!

延伸閱讀:基金投資入門|專業經理人幫你操盤、小錢也能起步的投資法

分析師報告的核心:正確分析企業成長性

通常企業分析報告會顯示 12 個月的遠期目標股價,意指現在起 12 個月以內,若企業的事業發展能夠按部就班執行且達成預期業績,則目標股價就會達成分析內容所示價格。

如此,分析報告的核心就在於「是否正確分析了企業的成長性」、「這家企業是否如報告內容所言,在成長的同時也達成了業績?」

由於投資是參照報告內容來進行,成敗取決於分析師的實力。 他們所做的這些報告並不是針對散戶,而是提供給法人 ,並會事先透過講座來說明。如果分析資料無誤,未來企業業績和股價依照預期上漲,分析師的身價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負責分析某家企業的分析師,會比市場上的任何人都更了解該企業和所屬產業。舉例來說,負責分析電子業的分析師,通常是三星電子或 LG 電子出身。負責生技製藥業的分析師,通常來自生技製藥的財務或公關部門。以結論來看,我們應相信並遵循他們的分析。

為何根據分析師報告投資,卻老是買高賣低?

既然如此,為什麼許多投資人明明是根據他們的分析資料去進行投資,卻往往虧損大於獲益?有 3 個問題點需要思考。

1. 獲悉報告與買賣的時機點

比起在股價不好的時候,立刻撰文推薦未來發展性不錯的公司, 分析師更常在股價開始上漲、出現供需時才發表報告。 甚至,當他們找到好公司且抱持充分信心時,會先將資料提供給身邊的法人,等到法人買進且股價上漲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發布正式報告給大多數的投資人。換句話說, 我們是在股價已經上漲後才接收到報告的資訊。

買賣時機也很重要。由於公司分析報告中的目標股價大部分為 12 個月的遠期資訊,股市在這段期間內可能發生很多事件。雖然分析師的分析並沒有錯,然而投資收益方面卻可能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因此, 分析師們時常會說,投資時機是看投資人各自的判斷。

2. 市場局勢

分析師主要分析企業價值和提供投資時機,但並未同步研究市場局勢,另有專門分析市場局勢的分析師。因此投資人須同時研讀市場局勢報告和企業分析報告,常用術語有「基本面」和「情緒」。

即使企業的現狀和未來都備受看好,但卻因為市場局勢、產業狀況、供需等原因而下跌時,分析師會如此形容:「雖然『基本面』並無受損,但『情緒』上並不好」。

3. 材料的事前反映

時常在分析師的推薦報告公布後,被推薦的股票反而出現賣壓,以致股價下跌。 投資人必須假設,自己所獲取的材料與所看到的報告,已經被其他的投資人事先得知,而且已經買進持有。

避開常犯錯誤,有效利用分析師報告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分析師的報告呢?

當報告發布後,投資人必須仔細閱讀內容,甚至可以親自訪問該公司或是和股票負責人對話,以評估報告的真實性、客觀性與可信度。隨著我們所累積的知識,便能事先選擇適合投資的股票,亦即打造專屬自己的投資池。

股票投資的基本流程是,先分析市場局勢,再選擇主導市場的產業,也就是產業週期不錯的類別,然後投資其中的代表個股。如果偏離市場局勢和產業類別,就不該進行投資。

延伸閱讀:大家都在買股,我也該買嗎?理性的投資人,什麼情況下不該跟風?

在自己的投資池中,如果已經事先在各產業領域中分別選定好幾支股票,就可以隨時投資適合該時期的個股,而不會犯下以下幾種錯誤:一味聽從別人的說法、只會關注股價的走向、投資自己不太了解的企業。也不會在報告一出爐、股價大漲的同時追買,或買進產業狀況不佳的個股。

分析師的報告應該用來選擇想要投資的公司,而不是當作買進股票的依據。 分析報告應是我們用來打造投資池的材料,實際買進須由市場局勢、產業現況以及供需來判斷。

(本文出自《韓國最強法人交易員的獲利關鍵》,樂金文化出版)

繼續閱讀 理財
相關文章

韓國最強法人交易員的獲利關鍵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