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藍白合」成定局,誰正誰副要看民調!但民調結果可信嗎、選民該如何解讀?

2023-11-17 周偉航(人渣文本)

編按:2024 的總統選舉確定「藍白合」,由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組隊,但討論到誰是「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則是交由民調決定。

藍白合民調將由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民眾黨,3 方各推薦一位民調統計專家。由民調統計專家評估 11 月 7 日 ~ 17 日間,社會各界公布的民調結果,及國民黨、民眾黨各提供一份內參民調的結果。且雙方同意,若超過統計誤差,由勝者得一點;若在統計誤差範圍內,由「侯柯配」得一點。將選在 11 月 18 日由馬英九基金會公布結果。

統計專家要評估「社會各界」的民調數據,來自每到選舉前各家媒體都會推出的不同民意調查;選舉候選人也常常針對民調結果發表看法。但民調真的能如實表達公民的意見嗎?為何選舉候選人會需要民調?一般公民又該怎麼解讀民調?以下摘自 2015 年出版的《選舉,不是你想的那樣!》一書:

對於公民來說,如果無法辨別民調的正確性與意義,我的建議是看看笑笑就好,不要以此作為投票標準。但對政治人來說,民調還是很重要的,可以從中看出一些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民調的必要性?

首先,民調是炒作選情的工具,可以帶動新聞話題熱潮,所以媒體會定期公布,或是在發生大事之後立刻跑民調來判斷風向。像 2015 年連戰去北京看閱兵之後,各家都跑民調,並且發現國民黨立委和總統,不論哪個區域,都掉了 3% 以上,而親民黨(祕書長秦金生也有去)更掉了 10% 以上。

各競選陣營也常搭民調的順風車去進行些戰術操作。如果民調些微領先,就強調自己最有機會,要選民集中選票「棄保」,輸的話就哭天拜地,要選民第一優先搶救。如果大幅領先?就說民調只是假象,這數據很可能是反對黨的陰謀,騙大家轉移選票,要大家站出來投票,以打破這個陰謀。如果大幅落後?那也是對手的陰謀,一樣是想騙大家轉移選票,還是要請大家站出來投票,以打破這個陰謀。

反正民調出來,你就是要講點話,讓這個民調從單純的數字變成你選舉的助力。

所以在選舉過程中,你總是不斷看到候選人以民調為宣傳主軸,即使這東西很可能不準。

其次,在策略面上,即使是不準的「戰術民調」,你也可以藉此推論發布民調者的意圖,判斷他想說服公民們接受哪些主張,也可以猜出對手總部的運作狀況。

在 2015 年 9 月初中共閱兵過後,多數內部民調都指出洪秀柱的支持度大概下跌到 13% 至 19% 之間,但洪陣營公開的民調是卡在 28% 左右,差這麼多,基本上已經不太可能是技術性問題,通常就有意圖,而重點就是,其意圖為何?

從整個選舉過程來看,洪秀柱陣營公布的民調,總是比宋楚瑜高,可是其他家的公開民調中,兩者若非互有往來,就是她通常比較低。那麼你就可以推知:一、藍軍公開的民調可能有問題。二、這代表藍軍想操作棄保。三、其他政見或戰術牌效果不大,只好用民調來拐選民。

所以即使是假民調,也是大戰略的一部分,可以是主攻,也可以是偽裝、欺敵。

那一般公民該怎麼解讀民調?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延伸閱讀:總統大選前,240 萬與 3000 人次的民調哪個比較準?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解讀民調重點 1:不要迷信過去

第一個的重點在於不要太沉迷於過去的「猜中經驗」,儘量瞭解並信賴新的統計學技術。

統計學是一個不斷高速進步中的學門,所以認真做的民調是愈來愈準。20 年前,我第一次接觸選舉民調時的很多概念與方法,現在都已經不準確。 過去有個選舉民調定理是「神奇 38% 」,意思是一對一的選舉中(又叫 PK 盤),只要有一個候選人率先拿到 38% 以上的支持度,在沒有重大變數的狀況下,就可以確定將會當選。

這是因為 38% 支持度「放大」之後,大約就是過半的得票數了(因為約 25% 不會出來投)。即便是 38%:35% 這種誤差範圍內的接近戰,領先的那位最後也是會贏。

但這「定理」只是在 2000 年以前都命中而已,甚至連政治人物也不會盲信。十多年前,我曾在競選總部,和馬英九正要一起外出跑行程時,看到金溥聰迎面走來,拿著最新的民調上前對馬英九說他的民調已經超過 38%,應該確定會贏。但馬英九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反應,只說民調歸民調,看看就好,行程還是要跑。

2014 年選戰結束之後,我聽柯文哲方面的技術人員說明,才知道他們採用的是最先進的民調方法,其「船堅砲利」的程度,可能還超過中央政府對於統計專家的運用,甚至可以透過微小數據的變化推估國民黨在哪些地區有進行組織動員。

許多人認為學術機構做的比較有公信力或「準」一點,但這純粹就是個信仰而已,重點還是操作的人有沒有按照科學方法來操作。

真正像樣的民調,會依照中華民國戶政系統提供的年齡分布、性別比例去做數據調整(可以避免電話都是老人接到的問題),但現在許多民調都做得很急很快,不但樣本少,也很少依照人口比例去調整,準確度當然就是個問號。

如果要準,民調與數據分析的成本就會因此節節攀升,不太可能免費外供,所以這也代表媒體一、兩個晚上就做好且隨即公布的民調相對粗糙,可能省去了關鍵的調整公式部分。

那如果我沒有相關知識,無法判斷這民調是真的還是假的,是有效還是隨便做做,那該怎麼辦?

其實真正最準的「民調」,就是政治人物的表情。 因為他們看得到內部民調,所以表情反應是最真實的。你看他一臉賽,或是笑得很死魚,又或是一天到晚砲人,民調就不可能高。想想洪秀柱在被換掉之前的慌亂狀態,你就知道有些事是騙不了人的。

延伸閱讀:小心「圖表」騙了你!掌握兩大原則,不再被「數據」牽著鼻子走

解讀民調重點 2:探究背後的因果結構

第二個重點是,想辦法找出民調背後的成因結構。

先請你永遠記得一句話:民意如流水。民調主要隨政治事件發生而波動,發生弊案或緋聞,甚至只是候選人生病咳個幾聲,都會造成影響,所以在選舉投出來之前,一切民調都僅供參考,不要太過沉迷。

民調是政治活動的「結果」而非「原因」。 政治人物不想被民調拖累選情,「那就給我好好選!」

對公民來說,如果你還是很愛看民調,請記得要推敲民調背後的因果結構性問題。什麼意思呢?

在國民黨還沒推出 2016 年的總統候選人時,藍綠紅各方都做了多次民調。依候選人條件來看,王金平是政治圈普遍認定比較有機會勝選的國民黨候選人,但各家民調中,王金平都是比洪秀柱低的。原因就在於有許多綠軍刻意哄抬洪秀柱的民調,想讓她在初選勝出。

所以這些民調就沒有價值、看不出真相了嗎?其實不然。

在「蔡英文對王金平」,以及「蔡英文對洪秀柱」的兩個對比式民調中,可以發現「蔡對王」時,蔡英文的支持度會比「蔡對洪」時低,但王金平的支持度沒有變高,反而變低,是不投的人變多了。

這代表什麼呢?為什麼王金平出來,不投的人會變多?是誰不想投了?

這些細微數字的變動,最合理的因果解釋就是,王金平可以挖到蔡英文的票,而會投洪秀柱的人裡,有人很賭爛王金平,看到只有王金平和蔡英文選,就說他不投了。

這才是此份「有大量綠軍反串的民調」真正有意義的地方。

洪秀柱的格局是走深藍路線,這沒法打下蔡英文的地盤,而王金平卻能侵蝕蔡英文選票基礎。雖然很多支持洪的深藍會反對中間色彩的王,但深藍又號稱「鐵票」,他們對蔡英文的恨,會讓他們「含淚投王」。所以選舉業界都認為國民黨推王的勝算比較大。

民調有辦法分辨誰在反串嗎?

當然,有人認為現在反串的那麼多,民調真的有辦法突破反串者的封鎖嗎?一點都不難。你在家裡接電話,面對問題只有十秒不到的思考時間,你是能多會反串?但設計問題的人,可以先花一周把破解你投票意願的問題想好,因此民調中心還是有相對的優勢在。

依據我們的經驗,只要稍加訓練過工讀生,就能判斷出誰是反串,誰是認真的。我們會把有問題的樣本直接排除,因此能抓到的數據通常是相對有效的。

最後還是請你記住,不論是做為策略參考,或是做為騙人工具,民調都和左手一樣,只是輔助工具,千萬不能被牽著鼻子跑,或者只握著這把爛劍當武器。

(本文出自《選舉,不是你想的那樣!》,臺灣商務)

繼續閱讀 時事追蹤
相關文章

選舉,不是你想的那樣!:人渣文本的48堂公民實戰課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