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游舒帆
當你從專業職升格成主管的那一天,你可能還無法放下自我專業,全職去擔任輔佐member完成工作的角色,你可能還無法拿捏什麼時候該介入member的工作,以下情境你可以試想:
有個問題明天要交給客戶,我晚上還是自己加班把它趕出來吧。
有個系統底層的Bug,交給member改可能會改壞,我還是自己改好了。
若你有看過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嘀咕]談談授權這件事」,那你應該可以理解這種狀況發生時,member心中做何感想,雖然這個問題我在一年前已經完整的感受到了,但上週跟老闆在討論管理議題時,他跟我說之前有人問過他這種問題。
XXX:「如果事情很趕,交給部屬可能無法有效達成時,難道我不應該直接接手處理嗎?」
老闆:「原則上主管是輔助部屬完成工作的角色,不管工作有多困難,有多急,我們都只能擔任輔助、教導的角色,而不能直接接手事情處理,否則部屬不會成長。」
XXX:「所以遇到事情時我只能乾著急囉?」
老闆:「也不是這麼說,而是應該了解,我們這時候該提供什麼樣的協助,一般來說,問題解不了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四種可能。」
「不知、不足、不為、不能」
「不知: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眼前的問題,這時候必須要給予方向,進行個別指導。」
「不足:資源不足、時間不足,這時候就必須要調用可支援的人力來進行協助。」
「不為:他本身知道問題在哪邊,但由於與主管理念不和,導致他不願意去做,這就是需要溝通了。」
「不能:根據彼得原理,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會有其成長的上限與瓶頸,如果碰觸到這個瓶頸,則不論如何努力都很難有特殊的表現,這時候換個位置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穫。」
XXX:「這樣我了解了,謝謝老闆。」
充分掌握這四不原則,可以讓事情處理得更為完善,也可以讓member學的更多。
作者簡介 / 游舒帆(gipi)
早期活躍於各技術社群,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MVP),現任職於鼎新電腦產品總監,熟悉產品開發、架構設計,曾負責多項產品開發、設計與管理,曾參與鼎新CMMI Lv4認證過程,目前專注於雲端運算、行動應用與電子商務領域,擅長專案管理,目前為專案管理雜誌特約作家之一,對網路行銷、社群經營、簡報技巧等有濃厚興趣,歡迎到Facebook上與他討論各項議題。
圖片來源 / @boetter via Flick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