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好員工不等於好主管!認清4種類型工作者,找出真正的領導人才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新政府即將於520上任,近日也陸續公布內閣名單,但是在尋覓人才的過程中一波三折。有些人遲遲不願做出決定,有些人則婉拒不願接任,準閣揆林全在公布第三波新內閣人事記者會上,強調自己很努力找適任的金管會主委,但找了7個都沒有人答應,朋友還笑他快把台北市的人都問完了,最後還是找到自己同學。

企業尋找領導者的過程也很類似,不盡然每次都能找到合適或有意願的人選。但一旦任用不合適或沒有領導意願的人選,往往會導致組織的災難,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修復團隊士氣。

企業尋找「領導者」的盲點

企業在拔擢主管的時候,通常最先考慮的是專業能力與績效傑出的人選:業務主管一定是業務部業績最佳的人,技術主管通常是技術能力最強的工程師。

績效最佳的員工升任主管,如果他的領導意願或能力有問題,往往會成為糟糕透頂的主管,組織還得從外部尋找新人填補原來職務的空缺與績效,並且同時協助不擅新主管。這樣的惡性循環在許多企業上演,浪費許多不必要的無形成本。

專業能力與績效傑出的員工就一定是適合的主管人選嗎?

企業在評估人才未來領導潛力時,應該先了解員工的領導性格與意願,並尊重與協助個人的職涯發展。

工作者是否積極主動、精力充沛、喜歡競爭,具備領導的能力及意願,會受到二個性格因子的影響,分別是「競爭性」與「領導力」。

認清組織中4種不同類型的工作者

企業內經常可以發現以下四種不同類型的人,如何找出領導人才,是組織發展的重要課題。

「高競爭性」與「高領導力」

這個類型的工作者,喜歡成為團隊中的領導角色,表現積極主動、渴望領先,喜歡交際,並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會積極爭取公司內不斷晉升的機會,不願服輸成為他人的下屬。

當年GE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希望在三位執行長人選中擇一繼任,但又希望為公司留著其餘二位人才。當他個別對三位人選進行相同詢問:「如果你沒有獲選,你會離開公司嗎?」三個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威爾許只好啟動落選人才的備位計畫,並為他們尋找市場上合適的執行長機會。

「高競爭性」與「低領導力」

這類工作者喜歡追逐個人的成就,與他人互相較勁,卻不願意帶領別人,甚至認為帶人主管是一件苦差事,只願意做好自己的工作。他們的專業能力與績效表現很強,但當公司想要拔擢他成為主管時,會表現出排斥的舉動,甚至寧願離職也拒絕擔任主管。

許多零售門市的頂尖銷售員,就是這種類型的工作者,寧願超越業績目標領取獎金,不願意擔任管理職,負責門市整體業績。

公司需要為這類型員工安排適當的職涯發展,將他的專業能力在組織內發揮到最大,但不需要負責管理團隊。

「低競爭性」與「高領導力」

這類員工除了表現傑出外,也願意帶領團隊,但是通常表現出低調的作風。當企業內出現任何層級主管職缺時,縱使個人條件非常吻合,心中非常渴望該職位,仍然表現出溫和謙讓的態度不與人爭。一旦公司發佈晉升人事公告,最後晉升職位的不是自己,只是安慰自己不如他人,不會有任何抗議或不服的外表行為出現。這類員工通常是容易被組織埋沒的潛在領導人才,公司必須能夠發掘及激發出這類員工個別的領導意願,只要給予適當的領導才能發展,往往可以成為一位優秀的主管。

「低競爭性」與「低領導性」

這類員工願意追隨領導者的指揮,是團隊安穩的沈默力量,通常以良好的執行力為團隊做出貢獻。企業應該進一步了解他們對於職涯發展上所追求的個人價值觀,採取滿足他們在職位權力以外的有效激勵方式。

當你的組織在遴選領導者的時候,千萬別以為升遷是人人想要的激勵手法,因為當優秀人才不願「入閣」為組織與他人承擔更大的責任時,如果硬是將他拔擢到領導者的角色,可能只會成為誤闖叢林的小白兔,造成組織與人才自我更大的包袱。

延伸閱讀 / 「那是不可能的⋯」領導者想改革團隊,要懂得避開這種員工!

製圖 / 柯秀穎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2025-10-08 經理人X神坊資訊 有福企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離職率曾高達2成的邁達特,如何逆轉人才流動困境?運用一站式員工福利管理平台「有福企®」,透過福利數位化實踐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