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StockSnap

「堅持到底」不會讓你成功!愛迪生、國父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誤解

王文華
2017-05-04

從小到大,師長鼓勵我們「堅持到底」,常會說愛迪生發明電燈失敗了 6000 次,國父革命失敗了 10 次。這些故事教我們的,真的是「堅持到底」嗎?愛迪生或國父如果活在今天,會怎麼做?

今早讀到一篇企管學者的文章。他花了 12 年,研究了 4,566 家軟體公司。做出的結論是:

「你無法『計畫』你的成功。你只能『發現』你的成功。」

「堅持到底」也不一定能成功

他說的「計畫」,是指設定目標後,不管實作後成果如何,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堅持到底」。而他說的「發現」,是指設定目標後,觀察市場反應、客觀評估成果,甚至跟隨一些意外的緣分,來調整自己的目標和做法。

這個觀點適用於今天成功的矽谷公司。比如說 Airbnb 一開始是創辦人用來找室友的,後來才轉型成短期租屋平台。又比如說 Uber 的頭號競爭者「Lyft」,本來是配對長途共乘,後來才轉型成叫車軟體。

非矽谷的例子也很多。威而剛本來是心臟病藥物。沒想到治不好心臟病,卻治了別的問題。以上三家公司如果真的「堅持到底」,今天我們也不會聽過他們。

所以,「堅持到底」有時不是師長所標榜的美德,而只是孤芳自賞、一廂情願、自以為是。

堅持「大我」、多聽少說,才是成功的關鍵

那麼「不畏挫折堅持到底」跟「一廂情願自以為是」,差別在哪裡?

差別在於:堅持的是「大我」,還是「小我」。

以創業為例,創業的目的是做出大多數人喜歡使用的產品,而不是創辦人自己覺得好的產品。前者是「大我」,後者是「小我」。

少數人如賈伯斯,有天才和資源可以不理會「大我」,長期堅持「小我」,最後成功。但大部分人沒有這種條件。如果過度奉行小時候老師的教誨,盲目堅持「小我」,最後只會為自己和團隊帶來災難。

我自知沒有這種條件,所以一直跟市場學習,不斷改變自己。上課時,我聽多於說。

持續「修正」,比「堅持到底」更重要

《空著的王位》中,我寫到夢想學校花了很多錢和心力,打造了一個資源媒合平台「Give and Take」。我做這平台,因為相信人生就是一連串的 Give 和 Take。年輕時沒有資源,Take 多 Give 少。中年後有資源,Give 多 Take 少。所以我成立一個平台,讓有資源的人和需要資源的人找到彼此。因此創造出經濟或公益的價值。

這是我的夢想,我的「小我」。平台上線後,並不成功。我必須承認,雖然我的出發點很好,但我的「小我」不符合「大我」。我必須放下顏面,去聆聽、改善、甚至放下。

師長教我們很多道理,沒有惡意,只是教得不夠細膩,忽略了現實世界的複雜性。愛迪生和國父在堅持之餘,都做了很多修正,這一點老師沒有說。

現在我們長大了,看過現實世界的運作後,有能力來重新檢視那些大道理。

你曾經堅持過什麼?後來學到什麼?

更多王文華的職涯體悟、工作秘訣,請見其新書《空著的王位》參考。 本文出自「王文華 TOM WANG」,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空著的王位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