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Unsplash

救業績、漲利潤還不夠!未來的合格主管,還要懂減碳?談碳排放資產負債表

過去談到企業保護環境、生態永續,總帶有一點道德勸說的成分。身體力行的人認為自己正在「做好事」,感受到心理的滿足,但不在乎的人,也不會有實質的經濟損害,最多只是得忍受外界的負面觀感。

但隨著歐盟在 2021 年制定的碳邊境管制措施,連帶影響美國、日本相關政策研議,對外貿易的台灣企業,將面臨不可忽視的貿易衝擊。今年 11 月 20 日,環保署也針對碳費徵收對象與標準有了初步規畫,未來可能根據用電量來評估收費。

當永續變得可用金錢衡量,甚至帶有政府的獎懲機制,將如何影響經理人的日常工作?

延伸閱讀:比爾蓋茲、馬斯克、貝佐斯都一頭栽入減碳,為何跟環保人士的做法相悖?

救救北極熊?多數人可能更想救荷包

目前的碳費多以「汙染者付費」為基礎,如同過去政府推動垃圾分類和減塑等政策,要求專用垃圾袋需徵收環保費,超商、超市、連鎖速食店也不可以提供免費塑膠袋,使得消費者從善念轉向,思考實質的經濟損害。

減塑變從以善念為出發的「做好事」,變成日常生活中必要的「省花費」,消費者每一次購物和丟棄,都會多了一層思考。自此,遠在天邊的北極熊問題,才會變成消費者手上的新台幣問題。

2021 年的氣候變遷表現指標(CCPI)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排名世界倒數第五;而台灣人年均碳排放量約為 12 公噸,若以當前世界銀行漸進式調整的國際碳價趨勢、每公噸 60 美元來計算,台灣人年均碳排花費約為新台幣 2 萬 1000 元。為了達到 2050 年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屆時每公噸碳價將上漲至 200 美元,換句話說,台灣人年均碳排花費將飆破新台幣 7 萬元。

當政府推動以碳排放量來計費,這些數字都將變成實際的製造成本,製造商可能將碳費轉嫁到產品定價上,等同於由消費者買單。推升後的售價,勢必衝擊目標市場,逼得消費者轉向購買同品類、碳足跡較少的商品,或是直接減少該品類的購買行為,而在地又採用綠能的新品牌,則成為消費者未來的新選擇。

外部成本內部化,每個環節都須思考成本節約

試想過去我們以家戶為單位,當垃圾不分類需要花更多錢購買垃圾袋,迫使家人一起思考如何透過分類回收,垃圾減量、降低支出。而接下來課徵碳費或碳稅,受衝擊的將是以企業為單位。

因為採用汙染者付費的概念,過往組織忽視的環境汙染成本,成為必要的管理環節。當外部成本內部化後,導致企業需要仔細計較碳排放量,甚至要從過去宣導倡議轉向,重新改造營運機制。

當前「碳排放量」已成為資本市場中可被衡量的「會計科目」,是以負債來呈現。巴黎氣候協議及 2021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都明確將碳排放視為國家、企業、組織甚至到個人都得面對的「負債」,為了力求在一定時間內達到淨零,每個國家都必須有實際的行為,設計相應的規範。

汙染者付費概念下的碳交易機制
電通智能中心智庫整理

主管的未來:一手顧業績、一手還要減碳

每個經理人都需面對營業利潤的壓力,這個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就像每個組織的營運成績單,是上市上櫃企業受資本市場檢視的標準,影響股價波動;亦是新創公司募資的考核基準。行銷人得在新產品設計、產品定價、行銷規畫、市場溝通這些眾多燒腦工作中,持續創造亮眼的業績和利潤。

但世界廣告研究中心(WARC)提出 2022 年行銷 5 大趨勢挑戰指出:除了原有的營業利潤,企業必須把碳排放利潤視為另一個目標。針對行銷工作的每個環節,都須思考有哪些減排的可能性,成為行銷人的新課題。

你可以想像,每家企業都有一張新的「碳排放資產負債表」,如果公司還沒有任何的減碳作為,就僅會有負債,必須想辦法增加減碳資產,比如碳補償(植樹造林)、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或是與其他企業購買更多碳排放的額度;若以當前碳費的設計,除了節約直接或間接成本的電費外,更需要注意在產品設計、生產、銷售上碳排放的狀況,減少相關碳排放的成本。

延伸閱讀:台積電、台塑、中鋼展開30年脫碳計畫,排碳大戶怎麼做、有何難題?

具體來說,主管可以往 3 個方向思考:
1. 改變定價思維。不將碳費成本疊加於既有售價之上,從其他流程節約成本,好維持相同售價。
2. 善用減碳作為(如綠電憑證)、抵銷自身碳排放量,降低碳費。
3. 彰顯企業品牌價值,拉升價格彈性空間,讓消費者思考價值,而非單純比價。

繼續閱讀 ESG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