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Unsplash

賺錢獲利之外,公司還能實現不同價值?B 型企業帶來的創新與借鏡

在 2021 年 12 月,B 型實驗室(B Lab)公布最新認證為 B 型企業的 5 家台灣公司,包括:環境友善種子、陽光伏特家、大小創意、淨毒五郎、青瓢。B 型企業認證於 2007 年設立,致力於使「人們的商業活動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people using business as a force for good)。目前全球共 7 個據點,台灣成立於 2016 年 1 月,稱為社團法人 B 型企業協會(B Lab Taiwan),也是亞洲唯一一個辦公室。

B 型企業的核心價值是與環境、社會共好,和傳統企業以獲利為目標不同;也因此,我們無法以傳統年度績效指標衡量 B 型企業經營的良窳。企業獲得 B 型企業認證不是件容易的事,評鑑總分 200 分,必須回答 250 道題,包含環境友善、社區發展、公司治理、員工照顧、客戶影響力等 5 面向,拿到 80 分以上才能成為 B 型企業,台灣至今僅有 33 家企業取得認證。這些公司究竟有哪些經營哲學值得借鏡?下以環境友善種子(下稱友種)為例。

延伸閱讀:7-11 首間「永續標竿店」誕生!為何國內兩大超商都在拚減塑、節能?

推廣綠色商品的第一步:從教育消費者做起

創立於 2010 年的友種,以環境教育為核心,鎖定森林與種樹議題,從商業活動出發,協助企業投入環境友善活動,合作夥伴如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ey-Clark)、松下電器(Panasonic)、安侯建業(KPMG)、家樂福、匯豐銀行、第一銀行等。

友種執行長王書貞指出,台灣使用的紙張相關材料,高達 99% 都是進口,而有森林管理委員會(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認證的紙類產品,能夠確保紙漿來源使用「永續林培育」。因此,教育消費者從終端採購做起,鼓勵企業投入 FSC 認證,成為推動環境保育的商業手段。

友種與生產舒潔衛生紙的金百利克拉克、利樂包裝等品牌合作,進入校園推動環境教育課程。一個做法是推理接力遊戲,讓師生了解樹木、氣候變遷、人類生存之間的關係鏈結。

二是同理共感的角色扮演,除了人與樹木的關係外,生物與樹木的關係也是教育重點。友種在課程設計中,鼓勵小朋友化身成棲身在森林裡的各種鳥獸動物,想像自己失去家園,感受當棲息地消失的驚慌無措。當小朋友真的感到「生存危機」,更願意和家中成員分享,有助啟發家庭動員行動。

課程結束後,友種和教師發下學習單,請小朋友帶著家人到賣場認識有 FSC 認證的產品,並請他們填好產品名稱、拍照記錄,作為課堂學習成績。友種認為,環境教育必須向下扎根,由下而上帶動家庭具有經濟決策者,以消費行動支持環保企業,促成利益共好。

運用在地人力、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此外,友種成為 B 型企業的另一關鍵,在於善用在地資源的社會共好行動。第一,採購當地有機稻米等農產。友種經常舉辦戶外環境保育、淨灘、減塑等活動,並採購當地友善耕作的農產品,作為物資或獎勵,一方面支持在地組織發展,也成為就地取材的最佳示範。

第二,教導在地果農與生物共存。友種多數員工來自環境教育、生物、森林等相關研究所,在投入環境教育的過程,經常就近輔導農民善待環境。例如,投入壽山國家公園的環境保育工作中,同時輔導芒果果農使用安全噴藥,並留下「漏網之芒」給附近獼猴享用,藉此照顧保育類動物,達成環境、果農、動物三贏。

第三,培訓高年級實習生開展第二專長。藉由招募海洋教育或森林教育的講師,包含熟悉當地生態資源的船長、漁夫、農民等,接受培訓課程後,共同投入環境教育。

延伸閱讀:博士回鄉種稻!他靠區塊鏈,讓池上米躍上教宗餐桌

最後是公司治理層面,以選人來說,友種使用美國心理學家威廉.馬斯頓(William Marston)設立的 DISC 人格量表,將員工分為支配型(dominance)、影響型(influence)、穩定型(steadiness)、分析型(compliance),再加上個人過去的學習與工作經驗進行評估,偏好具備使命感、願意合作、家人支持的員工類型。其次是用人,友種會和員工共同討論年度「學習」目標,確保同仁和組織一起成長,並且從定期的正向與負向回饋中,調整工作內容。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透明的分紅獎勵機制,員工除了固定薪資與年終獎金外,也有機會拿到盈餘獎金,公司年度盈餘愈高,員工額外取得的分紅獎勵就愈高。舉例來說,公司盈餘 100 萬,分紅為 15%;盈餘 200 萬,分紅為 20%,鼓勵大家利益共享。就我的經驗來看,一般企業未必有明確的盈餘分配,友種卻能做到契合商業利益的同時,推動正面影響力的B型企業精神,實屬不易。

歐素華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畢業,現任東吳大學數位貨幣與金融研究中心執行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商業模式創新,數位轉型與組織變革。

繼續閱讀 企業社會責任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