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這6個職場評估問題,你有兩個say no?勇敢地考慮辭職吧!

2016-06-17 授權轉載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勝任現在的工作,或只是在工作上遇到低潮嗎?在你決定轉換跑道前,不妨先傾聽內心真實聲音,來場私密對話。

近幾年,不少有名望的女性公開談論選擇退場時機的重要性,以適時擺脫熱情不在的「現任」。舉例來說,美國女星布蕾克·萊芙莉(Blake Lively)低調宣布結束她的生活時尚網站Preserve,因為它無法達成她「改變人們生活」的心願,不如選擇優雅退場。就在此事不久,美國另一位人氣俏妞艾米·舒默(Amy Schumer)也拒絕一份100萬美元的書約--最終她獲得了800萬美元的酬勞。

雖然無法現場連線布蕾克或艾米為我們開導,但我們精心設計的問題一樣不會少,能幫助你在職業生涯進退維谷之際,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

有千禧世代職涯導師之稱的艾希莉·施塔薾(Ashley Stahl)誠摯建議,以下六道題,如果有兩題以上你的回答都是「不」,那你可以認真考慮是否轉換跑道了;但如果只有一題(甚至沒半題)能讓你說「不」呢?那先別急著辭職--因為你可能只是遇上職業生涯的低潮期(rough patch)。

1. Is This Experience Serving Me?

這份工作經歷對我是否有任何助益?

What are you gaining from your current role? If the answer is "not much," it may be a sign that it's time to walk away—but not without analyzing what, if anything, you enjoyed during your time with the company. "[Understanding] those benefits can translate into a much better fit in your next step," said Stahl.

這份工作是否讓你獲益良多?如果你覺得「沒什麼收穫」,那也許正是時候轉換跑道了--但也別忘了回顧過去在公司的點點滴滴,重拾美麗的回憶。記住,要讓那些美麗回憶轉換成正能量,幫助你在未來的道路上,步伐更堅挺。

2. Are Ther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我是否能從這份工作獲得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This quest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those who are still new to the job. Things may not feel right just yet, but remember that you're still adjusting. Think about the future of your current gig: If you can see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and growing, you owe it to yourself to keep exploring this new step in your career.

對於入行不久的新手而言,這更是一個值得深省的問題。並非所有事情一開始都能如想象中順利,但要記得這只是初期的磨合階段。試想一下這份工作的前景:如果你能從中獲得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那你應該沉住氣,在崗位上再多琢磨琢磨。

3. Do I Feel Valued?

我的價值是否被看見?

Do you feel like your work is being recognized for what it's truly worth? "We want to feel a basic level of respect in our work," Stahl pointed out, so if your employer isn't recognizing your efforts or if your audience doesn't seem to value your product, then you're going to feel disrespected.

你覺得你在崗位上的貢獻是否獲得肯定?我們都希望在工作上獲得基本的尊重,所以如果你的老闆對你的貢獻視而不見,或是你的客戶對你的努力付出輕描淡寫,你一定會覺得不被尊重。

4. Would Someone I Admire Stick Around?

我心目中的楷模遇到相同情形時能否堅持?

Think of one of your role models, and how you want to embody that person in your own career. Would that person stick around in your current situation? Stahl said this Q&A has provided some of the biggest clarity for her clients.

找到一位值得你學習的好榜樣,以及你希望在職場上效法、展現他的哪種精神。然後試想當他遇見與你現在相同的情形時能否堅守崗位?這道題目能夠幫助你用第三方的角度來看清局勢並做出正確判斷。

5. Am I Taking Criticism TooPersonally?

我是否太容易把批評的話語放在心上?

Sure, this question might feel a little silly, but if you're letting constructive criticism get to you, you might just need to develop a thicker skin. "A lot of people expel a lot of energy managing other people's experiences of them," Stahl said. Remember: An appropriate level of feedback from your boss means he or she actually cares about you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這個建議也許聽起來有點滑稽,但如果你真的希望能夠廣納有建設性的批評指教,那你需要做的事就是,把臉皮練厚一點!大多數人都錯把精力用在阻擋它山之石來幫助自己攻玉。切記:上級的適度批評,往往意味著他們看重你的成長與發展。

6. Does This Experience Still Light Me Up?

我是否還能從這份工作中看見、獲得希望?

Plain and simple: If the fire is gone, maybe it's time for you to move on, too.
顧名思義:一旦熱情之火不再,亦或是轉換跑道、琵琶別抱之時。

口語詞彙教學

(1) serve sb./sth.對…有用;適合某人

指某件事/物對某人或某事物來說是有益的,用法為sth. serves sb./sth.。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t school serves her well.
那份教書的工作經驗對她來說是個加分。

(2) take it personally把…放在心上

take it的相關用語很多,在這裡指的是「對待」某事的態度,把某事放心裡。

Don't take the criticism too personally. Your parents just want you to be independent.
不要把父母責備的話語太放在心上,他們的目的只是希望你能更獨立自主。

(3)  light sb./sth.up使某人/某物充滿希望

light up是照亮的意思,light sb./sth. up就是鼓勵某人向上或是讓某物變得更好。

His words of wisdom lighted me up and guided me through difficult times.
他充滿智慧的話語點亮了我的生命,幫助我走過艱困的人生低谷。

延伸閱讀 / 換工作必備!想轉職,一定要知道的SOP

(本文出自「世界公民文化中心」,熟到老外都覺得你英文好,加入量身訂做的1on1 program)

圖片來源 / Alberto G. via flickr, CC licensed

繼續閱讀 職場英文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消滅「手動」的煩人庶務!掌握 Vibe Coding 三原則:一天做完8件事,保留更多時間給自己

2025-08-18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8 年前,中文系出身的 Webbrain AI 共同創辦人 Sofia 決定嘗試學 Python。當時,她滿懷期待地報名了線上課程,卻在最基本的環境設定就被卡住。只為了跑出一行「Hello World」(程式設計的第一個小測試,代表環境設定成功),她耗掉兩周時間,卻什麼都看不懂。

終於,她選擇放棄。這段經驗,成了她心裡的陰影 ——「學程式」,似乎是文科生跨不過的鴻溝。

好消息是,近年生成式 AI 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她的想法。也為許多文科人才,開啟 Coding 的新可能。

文科人才正在起飛!掌握3原則,用 Vibe Coding 解決煩人庶務、開啟全新機會

Sofia 回憶,第一次透過自然語言指令,讓 AI 生成並運行一段程式碼時,她驚訝地發現:原來語言本身,就是最強大的程式能力。 而這,便是 Vibe Coding 的核心:只要能清楚描述需求,就能讓 AI 自動產出可部署的程式模組。

Sofia 的第一個 Vibe Coding 專案,就是解決工具切換後的難題。公司決定「全面匯入 AI」後,原本依賴 Asana 的行銷工作流被撤換,她必須在 Google Workspace 裡重新建立流程。過去,四面八方的訊息透過 Asana 自動化分類;但現在,這個系統不見了。

總不能每天人工去翻吧?於是,她透過 Google Apps Script,把 Email、網站表單、社群訊息通通接到 Google Chat 的同一個 Space;接著,再用 OpenAI 的 API 自動產生摘要,判斷訊息是否有用,甚至幫忙過濾掉 spam。

結果,團隊能更快聚焦在真正需要回覆的訊息上。當訊息一口氣變得清爽、只剩下真正需要處理的內容時,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這就是 Vibe Coding 的 first win —— 一個小小的腳本,馬上把混亂變有序,省下無數零碎時間,也讓團隊第一次真切感受到 AI 的威力。

這段經驗讓她體會到,寫程式的重點不在語法,而是 Prompt 是否說得清楚:要處理什麼情境、要完成什麼任務、最後要輸出到哪裡。 這三個原則,看似簡單,卻是文科生最能駕馭的地方。因為核心並不是「會不會寫程式」,而是「能不能清楚表達需求」。

關鍵原則 Prompt 說明 Sofia 的案例
明確情境 先描述清楚工作場景 客服訊息分散,需要集中管理
清楚任務 指定 AI 要完成的具體工作 自動分類、產生摘要、先擋掉垃圾訊息
具體輸出 說明要在哪裡、以什麼形式落地 生成能在 Google Apps Script 部署的程式碼

「你不需要完全看懂所有程式碼,只要理解哪個 function 代表哪段邏輯,剩下的 debug 都交給 AI 來解決。」

不事事求人、用說的就能寫程式!一套「工具箱思維」讓專業被看見

原來,Vibe Coding 的主要進入門檻,是透過自然語言把「需求」講清楚。想清楚這一點,或許會讓許多文科生豁然開朗:寫程式不再是懂 Code 人的專利,而是人人能擁抱的新機會。

Sofia 比喻,AI 像是永不翻白眼的同事,不管問題多「笨」,都能耐心回答。過去學 Python 時,複雜的設定和艱澀的邏輯讓她挫敗,即便找到同事請益,也會擔心打擾對方。

如今,AI 能直接協助 debug、解錯誤訊息,讓學習過程變得安全而有信心;這種分工方式,也讓她更快跟上公司的全 AI 浪潮。「AI 幫我解決了寫 Coding 會遇到的基礎、初階問題,真正無法解決時再請人協助。」

有了幾次成功經驗了後,她進一步建立了一套自己的「Vibe Coding 工具箱」。在她眼裡,每一個 AI 模型、每一個小工具,就像是工具箱裡的不同零件 —— 有的擅長生成文字,有的擅長寫程式,有的更適合做跨平台整合。關鍵不是死守一個工具,而是懂得比較、測試,找到最適合自己工作的組合。

這樣的「工具箱思維」,也成為她在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微型線上課的設計核心。在微型線上課裡,Sofia 會帶著你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

  • 學會怎麼描述需求,挑對 AI 模型來產出成果
  • 學會用 Google Apps Script、各種小模組,把工作瑣事自動化
  • 實作成果可應用在職場中,包括團購表單、名片掃描小幫手、互動提案網站、導購產品頁面
  • 獲得示範成品,直接套用整理過後的程式碼,小幅修改就能上線

Vibe Coding 不只是 Prompt 技巧,而是一個讓你能靈活組裝的工具箱。當這個工具箱在你手裡,你就能在職場裡隨時拿出最合適的解法,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省下更多時間給更重要的事!效率鬼速提升,5 分鐘就看見成果、展現專業

Sofia 說,自從兩年前開始用生成式 AI 幫忙處理日常工作後,時間大幅縮短。過去需要一周完成的 8 件事,如今一天就能完成;這讓她能把更多心力投入到行銷策略規劃上,而不是被重複性的貼文、報表埋沒。

效率好壞,往往是團隊能否成功推進多個專案的關鍵。台灣不少公司人力有限,卻要同時承擔策略與執行。能善用 AI,才有餘裕專注在最有價值的部分。

或許你也曾經覺得,Coding 離自己很遠;或許你也像 Sofia 一樣,曾經被複雜的語法和環境設定嚇退。但現在,新的機運之門已經打開了。

在這個 AI 時代,別再把自己鎖在 PPT 和文件裡。勇敢試試 Vibe Coding,讓你的文字與想法,成為世界看見你的舞台。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資料來源: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微型線上課、數位關鍵字 EP 192. 文組人也能上手的 Vibe Coding!AI 如何協助行銷人員解決重複性工作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