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南瓜燈、稻草人、骷髏人的英文怎麼說?一次學會「萬聖節」的 14 個邪惡角色英文

2018-10-22 整理‧撰文 陳婉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萬聖夜(Halloween)是萬聖節的前夕,在西方傳統上,10 月的最後一天是夏日的終結,被認為是鬼怪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天會有各種惡鬼出沒,為了嚇跑邪惡的鬼魂而戴上面具 ── 這跟華人中元節、日本百鬼夜行的概念類似。

萬聖夜的主題不外乎是跟鬼怪、嚇人、死亡、魔法有關,而以黑色、橘色為主,現代也大量使用了紫色、綠色、紅色等顏色,來營造驚悚可怕的氛圍。

萬聖節前後,在路上都會看到許多「鬼怪」,盛裝打扮地去參加化裝遊行(custum parade)或化裝舞會(masquerade),商店或餐廳也有許多應景的布置與裝扮,而大家所熟知的「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活動,主要流行於英美地區,小孩們會裝扮成各種鬼怪,挨家挨戶地按門鈴並大喊「Trick or treat!」,主人便會拿出一些糖果、小禮物或零錢給他們。

以下這些在萬聖夜登場的邪惡主角們,你都認識嗎?他們的英文你知道怎麼說嗎?

南瓜燈(Jack-o'-lantern / pumpkin lantern)

南瓜燈是萬聖節最常見的裝飾,英文是 Jack-o'-lantern,也可以直譯為 pumpkin lantern。通常人們會把南瓜挖空,將它雕刻成嚇人的怪物臉,並放進點燃的蠟燭。

蝙蝠(bat)

在西方,蝙蝠(bat)幾乎是邪惡的象徵,常把牠們跟吸血鬼聯想在一起;但在華人社會,蝙蝠的「蝠」是「福」的諧音,因此有吉祥的象徵。

吸血鬼(vampire)

吸血鬼的英文是 vampire,是民間傳說中的虛構生物,幾乎在每個文化裡都曾出現過類似的描述,也常在驚悚小說裡登場。

黑貓(black cat)

西方文化中,黑貓(black cat)會帶來不幸、是不吉利的象徵,也被認為是惡魔的化身。

惡魔(devil / demon)

惡魔、魔鬼的英文可以用 devil 或 demon。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科學怪人也是虛構人物,出自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科幻小說《Frankenstein》,主角 Frankenstein 是個瘋狂的科學家,為了追求科學真理而從墳場中挖出屍塊,在經過精挑細選後,將屍塊拼成人形,並用電擊使它復活,企圖創造一個完美的人類。但是,Frankenstein 卻製造出一隻怪物……

狼人(werewolf)

據說,每逢月圓的夜晚,這種生物就會從人類變成一匹狼。然而,狼人(werewolf)是否真實存在呢?目前尚無科學證據可證實。

精靈(elf)

精靈(elf)在許多民族的傳說故事裡都出現過,因著文化不同,而有著不同面貌與能力。通常在西方文學的描述中,精靈大多有著又尖又長的耳朵、像是昆蟲的翅膀,且身材瘦小。

殭屍(zombie / walking dead / cold body / the infected / creeper / biter / geek)

殭屍,又稱為喪屍、活屍、活死人。東西方文化對這種生物的描述有部分不同,但都一樣愛吃人肉、幾乎只剩下獸性本能、且具傳染性。而近期最熱門的喪屍電影莫過於 2016 年上映的韓國災難電影《屍速列車》,當時還引起一陣「喪屍風潮」呢!

幽靈(ghost)

「幽靈」的英文是 ghost(鬼)。

巫婆(witch / sorceress)

女巫,又稱作巫婆、魔女,英文用 witch 或 sorceress,而男性巫師則用 sorcerer。其他相關單字還有:掃把(broom)、巫術(witchcraft / sorcery)。

木乃伊(mummy)

木乃伊(mummy)是利用防腐劑或在極端的自然條件下,而長期被保存下來的屍體。

骷髏人(skeleton man)

骷髏人的英文為 skeleton man ,而 skeleton 是「骨架、骨骼」的意思,也能作為框架、架構。其他相關單字:骷髏頭(skull)

稻草人(scarecrow)

萬聖節是秋天的開始,因此不免添加一些秋天的元素,像是稻草人(scarecrow)搭配上具有邪惡笑容的南瓜燈,根本恐怖指數爆表啊!

繼續閱讀 職場英文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