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Stokkete via shutterstock

recharge 不是儲值、手機沒電也不是 charged off!一次學 charge 的 6 種用法

2019-03-08 授權轉載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Maggie 和美國籍同事一起到日本出差,在餐廳用餐完畢要結帳,同事問他:「Can I charge this?」她一下愣住,還以為同事的手機要充電。一問才知,原來是問「Can I use my credit card to make a purchase?」可以用信用卡付款嗎?

Charge 這個字可以用得這樣簡單。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 charge 這個看似簡單,卻很難用得妙的字。

一、Cash or charge?(現金或刷卡?)

在美國結帳時,最常被問到的一句話,相當於中文的「付現或刷卡」,完整的句子是 Will you pay(in)cash or by credit card?

但結帳時都希望口語愈短愈好,一般不把 credit card 兩個字說出來。

為什麼信用卡付帳用 charge?原來 charge 這個字的意思是 「記在帳上」,信用卡也叫 charge card。來看兩例:

  • Do you have a charge card ?(你有信用卡嗎?)
  • She charged everything with her Visa Card.(她用 Visa 卡支付所有費用。)

「收費」 也用 charge,這個用法大家應該不陌生:
- How much do you charge for a repair?(維修要收多少費用呢?)

二、My phone is fully charged.(我手機電量是滿的)

Charge 也可當 「充電」 。例如:

  • I don't think the battery is charging.(我覺得電池沒有在充電。)
  • Is there a place where I can charge my cellphone?(有沒有哪裡可以給我充電呢?)
  • Is it all right to put the battery on charge overnight?(讓電池充一夜電可以嗎?)

三、He was charged with embezzlement.(他被控盜用公款)

Charge 可以用作指控、控告,既可當名詞,也可以當動詞。

  • He has been arrested on a charge of murder.(他因被控謀殺而遭逮捕。)
  • The police brought a charge of theft against him.(警方指控他犯了盜竊罪。)

四、He got angry and charged off.(他氣沖沖跑開了)

charge 還有 「猛衝」 的意思,可以是人跑得快,也可能是事件發展迅速。這用法大家較不熟悉,多看幾個例子:

  • Lee charged off to talk to the boss.(Lee 一下就跑去和老闆說話了。)
  • Our company is charging forward with plans for a new line of products.(在為新的產品線做了規畫之後,公司發展勢頭很足。)
  • A bison charged at full speed towards a couple of tourists taking pictures of it.(一頭美洲野牛猛然全速衝向那些正在拍照的遊客。)

五、Recharge ≠ 儲值

也曾經聽過同學錯把 recharge 當成儲值,他想儲值手機,一不小心說成了 I need to recharge my cellphone.(X)

Recharge 和 charge 的意思相當,這樣就變成了「我手機要充電」。要說儲值,英國人會說:I need to top up my mobile.

(本文出自世界公民文化中心,熟到老外都覺得你英文好,加入量身訂做的 1on1 program)

繼續閱讀 職場英文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永續競爭力,從人才數據開始!HR Max 打造企業數據驅動的治理力

2025-10-13 經理人 X 104人力銀行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核心,電子、製造業高度出口,任何國際永續規範,都會直接影響企業能否持續接單,如GRI(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SASB(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以及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等規範,都對出口導向產業衝擊深遠。

104 人資學院數位人資產品處處長張詩音也指出,2023 年政府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啟動「2050 淨零」路徑,以及 2025 年起金管會要求實收資本額 20 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須提交永續報告書,都讓 ESG 躍升為企業顯學。

然而,現實卻出現落差。多數企業願意投入資源建置碳排系統,人資數據治理上仍停留在紙本與 Excel。當永續揭露範疇不只限於碳盤查與財報,與「人」相關的指標——包括留任率、薪酬公平、多元共融等也成為揭露項目;一旦遇到上游客戶或其他利害關係人要求在短時間內提供離職率、薪酬結構等關鍵人才數據,甚至完整的通勤與差旅碳排數據,又有多少企業能辦到?

ESG治理的數據缺口

「雖然多數企業手上有員工資料,但往往散落在不同部門與系統,蒐集仰賴人工,導致計算繁瑣、錯誤率高,也難以留下完整的歷史紀錄。這些結構性問題,都讓永續報告難以落實。」

張詩音指出,當員工留任率、培訓參與度、或DEI 相關指標如性別比例、族群比例等數據逐漸成為投資人與市場的關鍵觀察指標,HR 卻缺乏工具輔助,無法即時輸出可信報表,或報告書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無法支援決策,也就無法回應利害關係人的期待。

104人力銀行
104 人資學院數位人資產品處處長張詩音
經理人

「HR需要有更即時且精準的數據,所以人資必須數據轉型,否則無法在人才永續治理上建立透明度,更難累積長期的數據資產。」她強調。

HR Max 的數據解方

為協助企業突破困境,104 人力銀行推出 HR Max 系統,結合人資管理、人才發展與永續治理三大構面,透過模組化架構涵蓋招募、出勤、薪資、排班、教育訓練等服務,協助企業降低人工作業風險,讓 HR 掌握更即時且精準的數據,快速支援 ESG 報告需求,一鍵產出人資相關永續報告。

除了系統採模組化設計,還能串接 ERP、CRM,做到「一次輸入、全面整合」,減少重工與資料落差,導入後可節省五成以上行政作業時間。

此外,HR Max 的 ESG 模組還可支援範疇三碳排查。張詩音說明:「過去企業要蒐集員工通勤或差旅資料,常得靠人工一筆一筆彙整,不僅耗時,還容易出錯。現在系統能直接整合員工差勤與交通方式,透過 Google Map API 自動計算里程與碳排放量,自動計算盤查年度內一整年的碳排量。原本需要一到兩週的碳排計算,現在最快一天就能完成!」

同時,HR Max 也提供視覺化儀表板與自訂報表功能,不僅能即時掌握人資趨勢,還能進行橫向比較,了解企業在產業中的位置。104 人資學院數位人資產品處人資發展產品部部長楊庭懿解釋:「以薪酬為例,HR Max 可結合 104 薪酬調查資料,協助企業檢視薪資結構是否具市場競爭力,進而制定更精準的招募與留才策略。」

104人力銀行
104 人資學院數位人資產品處人資發展產品部部長楊庭懿
經理人

人才永續的戰略挑戰

「回想過去 HR 系統工具要買一套光碟安裝軟體,功能大概就算薪水、管考勤,屬於很封閉的系統。」張詩音回憶,那是 HR 角色仍以後勤支援為主的年代。如今隨著數位化與 ESG 浪潮興起,行政效率已是基本盤,人資更被期待能即時掌握數據,支援營運決策,「這也代表 HR 要往更高的戰略高度走,成為組織的『永續人才顧問』!」

楊庭懿也補充,104 人資學院除了開發幫助企業永續經營的 HR Max 人資系統外,也透過顧問服務與其他專業服務,協助 HR 建立 ESG 知識與數據分析能力,讓工具與專業並行,確保永續推動能真正落地。

隨著 AI 浪潮掀起,也推動人資角色再進化。張詩音透露,104 正規劃推出「員工 AI buddy」,作為員工的第一線 HR 夥伴,能即時回應常見需求,從假勤查詢、流程操作到職涯發展建議,都能獲得初步支援;而重要議題仍由 HR 承接,確保專業判斷與人性化關懷並行。「AI 可以先行回應,讓同仁不必等待,更釋放 HR 的時間,專注於更具戰略性的議題。」

張詩音強調,人資數據轉型的核心價值在於解放生產力,讓 HR 從行政事務走向策略決策。唯有人資能在數據驅動下發揮洞察力,企業才能真正建立人才永續的韌性與信任。

立即了解104 HR Max人資系統:https://104ha.com/D8XcY

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104人力銀行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