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湯姆索耶效應:為什麼獎賞員工,有時反而會讓他們不努力?

2015-12-24 整理 吳硯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美國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名著《湯姆歷險記》中,主角湯姆‧索耶有一天突然從阿姨那接到一個可怕的任務:把800多平方呎的圍籬全都漆成白色。

正當湯姆愁眉苦惱於之際,一個靈感突然湧至。於是,他故意對著走過來嘲笑他在做苦工的朋友班恩說:「粉刷圍牆才不是苦差事呢,這是一種千載難的殊榮。」並假裝對於班恩的嘲笑感到一頭霧水。

湯姆的這席話,立刻把眼前的苦差事變得格外誘人,讓班恩忍不住要求湯姆讓自己也刷刷看。湯姆一開始不斷拒絕,直到班恩提議用蘋果交換粉刷的機會,他才不情不願把刷子讓給班恩。沒過多久,又來了一票男孩,而他們一個個也都中了湯姆的計,自願粉刷起圍籬來,甚至還重複刷了好幾層。

馬克‧吐溫從這個小故事裡,萃取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激勵原則:不管什麼事,你不得不做的叫工作,不是非做不可的叫玩耍。他繼續寫到,有一些富裕的英國仕紳會在夏天時花上一大筆錢,每天駕著四輪四馬的大車奔馳二、三十哩;可是如果有人因為他們的服務而給予工資,他們反而敬謝不敏,因為這時拉車就成了工作。

用獎賞鼓勵他人作為,反而會澆滅內在激勵

知名趨勢寫手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在《動機,單純的力量》中引述這段情節指出,「湯姆索耶效應」可以分成兩個層面,負面效果為「把有趣的工作變苦差事」;正面效果為「只要念茲在茲於專精,工作也能變玩耍」。

他在書中舉了一個常見的例子,許多父母為了鼓勵小朋友學數學,會開出「每寫完一頁習題就給零用錢」的條件。品克指出,小朋友在短期內勢必會比較勤奮學習,但長久下來,卻會漸漸對數學失去興趣。一本頂尖行為科學教科書點出其中關鍵:「為了增強他人動機、鼓勵他人作為,大家都會利用獎賞以收其效,但此舉往往戕害了一個人對該行為的內在激勵。

品克指出,外在獎賞不僅可能會澆熄內在動機,還可能扼殺創意、降低績效、養成短視思維。但這並不代表外部動機總是不好的,外在獎賞對於「規律性的工作」有著非常好的效果,會讓人們愛上這些不得不作的無聊工作

因此,領導者在運用外在獎賞激勵員工時,應更謹慎考慮所想鼓勵的作為是「規律性高的日常瑣事」還是「需要創意靈感的任務」,避免弄巧成拙,反而讓員工提不起勁。

資料來源 /《動機,單純的力量》,大塊出版
圖片來源 / CHRIS DRUMM via Flickr,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1.討厭老闆可以有一百個理由,但讓你繼續和他共事的方法只有兩個

2.員工薪水愈高, 工作動機愈強?

3.發獎金就能提振士氣?小心,別陷入激勵的5大迷思!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