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1

不用開燈、全自動生產,正新瑪吉斯輪胎導入工業4.0,顛覆傳產工作想像,讓人才發揮最大價值

經理人x Maxxis
2019-08-20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瑪吉斯輪胎在20年前就早已到大陸設廠,正新橡膠(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進昌邀請我們走進正新昆山廠,原以為會看見勞力密集又黑沉的場景,想不到眼前的景象,讓眾人都跌破眼鏡。

一個人也沒有!一點異味都沒有!這真的是一座輪胎工廠嗎?我們在中午11點來訪,整個車間只有喀拉喀拉的機器不斷運轉,地板乾淨,沒有粉塵,也聞不到工廠常有的異味。瑪吉斯的工廠完全逆轉編輯團隊對輪胎製程廠房的印象。

工作不開燈!? 直擊最「聰明」的輪胎廠

驚喜不只如此,抬頭一看,廠房天花板的日光燈竟是關著的!從屋頂天窗引入的自然光,灑落在機器手臂上,從台灣彰化誕生的瑪吉斯輪胎,正在透過工業4.0--以智慧型系統讓傳統產業快速轉型,現已成功進入「關燈生產」,沒有人,當然不必開燈!代表是相當成熟的工業4.0產業。

昆山廠從混練、押出、成型、硫化、檢測,再到最終入庫,所有步驟幾乎都由機器代勞。從前員工常要開拖車將輪胎搬運到加硫廠房,再放在加硫機上,如今經過成型處理的輪胎,會經由輸送帶自動移往加硫廠房、加硫機,再自動進入下一製程。

「瑪吉斯要在2026年以前躋身全球前5大輪胎廠!」李進昌回憶起2017年,董事長羅才仁定下的目標,帶動旗下各工廠的智慧轉型,從目前的半自動化朝向全自動化生產,昆山廠是其中速度最快的一家。

噴粉手臂.png
現場中處處可見的機械手臂,為瑪吉斯輪胎製程一大改變,以大量機械手臂替代傳統複雜的勞力密集作業。
Maxxis(瑪吉斯)

「Maxxis瑪吉斯」品牌成功心法:是追求產品性能與品質穩定,為此不惜耗時5年、斥資1.5億美元,「Maxxis瑪吉斯」重本打造全亞洲最大輪胎測試廠,爭取國際曝光提升品牌力,並善用兩岸三廠的分工策略,延續正新半世紀的品牌文化、整合產業生態鏈,過程中拋開傳統產業的生產枷鎖,成為全球在地化策略的成功範本。

世界級輪胎測試場
瑪吉斯斥資50億台幣打造世界級輪胎測試場,將輪胎製造、研發、測試整合為三合一的生產基地,快速因應消費者需求。
Maxxis(瑪吉斯)

當然,這樣的成功絕非一蹴可及。早在2002年,正新昆山廠就導入RFID+條碼自動化管理系統。

為何要導入RFID+條碼管理?李進昌解釋道:RFID+條碼是輪胎的「履歷」,就像人的身份證,應用在生產過程中材料與生產參數的管控,可以避免用料錯誤的狀況,例如:應該投A料卻投成B料、確保材料先進先出和落實鮮度管理。RFID+條碼可以紀錄輪胎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材料、生產參數、品質檢測結果及性能等資訊,當輪胎出廠後若有任何問題,只要透過RFID+條碼就能回溯整個生產過程。輪胎的品質必須做到安全無瑕疵,才能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別再叫我傳產:4大自動化,快速站上產業NO.1

RFID+條碼自動化管理系統上線後,昆山廠開始快速著手改造生產設備,賦予其「自動化」的能力,不僅解決長期面臨的缺工問題、減少人為的影響,大大增加生產效率和穩定性。此外產線自動化後也有助高效管理,可以讓良率提升、製程縮短、減少工安意外、甚至降低離職率。

昆山廠的自動化改造分為4大步驟,從「單機」設備自動化、檢測作業自動化、串連自動化到倉儲物流自動化,最後再透過網連化,將這4道自動化程序串連起來,由中央電腦自動派送生產參數,例如:溫度、RPM、壓力、時間等,改變過往由作業員親自在操控面板上設定條件,並將實際上的數值反饋回電腦,進一步累積成大數據,作為未來導入人工智慧應用的基礎。

導入工業4.0後的正新,成功降低60%人力需求,不只解決缺工問題,也因人力需求由作業員轉向管理人員,使得招募人才更容易更有彈性;其次則是提高品質且確保品質的一致性,間接提高客戶滿意度;最後則是降低生產成本,包含人力、廢料、不良品損耗、能源使用……等。

20年前,被集團派駐大陸的李進昌,志在打造一座中國最好的輪胎廠,20年後,瑪吉斯輪胎中國昆山廠成功智慧大轉型,下一個10年,將為躋身全球前五強集團目標持續邁進。透過工業4.0轉型,Maxxis瑪吉斯輪胎將MIT推向世界之巔,已成為許多國際新車大廠如賓士、BMW、VW、GM、福特、豐田、本田、日產、三菱、现代等新車配套輪胎,產品性能不輸國際大廠甚至更勝一籌,這是許多傳統產業不曾想過的金字塔頂端之夢。

feature picture
2

台灣輪胎冠軍-瑪吉斯,品牌3大成功心法

經理人x Maxxis
2019-08-20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每一位成功者背後,都曾有一個巨大的困境,尤其是對台灣自創品牌來說,而「Maxxis瑪吉斯」品牌也不例外。

正新瑪吉斯國內營業部副總經理廖正耀分享「Maxxis瑪吉斯」品牌成功心法,第一是追求產品性能與品質穩定,為此不惜耗時5年、斥資1.5億美元,「Maxxis瑪吉斯」重本打造全亞洲最大輪胎測試廠,爭取國際曝光提升品牌力,並善用兩岸三廠的分工策略,延續正新半世紀的品牌文化、整合產業生態鏈,過程中拋開傳統產業的生產枷鎖,成為全球在地化策略的成功範本。

瑪吉斯50億台幣打造世界級輪胎測試場
瑪吉斯斥資50億台幣打造世界級輪胎測試場,將輪胎製造、研發、測試整合為三合一的生產基地,快速因應消費者需求。
Maxxis(瑪吉斯)

第二是善用運動行銷手法,建立品牌知名度,近10幾年來「Maxxis瑪吉斯」策略性贊助全球各項賽車與運動賽事,舉凡贊助車隊參加達卡拉力賽、MXGP越野摩托車世界錦標賽、奧運金牌登山車選手、MLB洋基球場本壘板後方搶眼的廣告位置都可見到橘色亮麗的Maxxis logo,更在中國聘請姚明擔任代言人;第三,也是最為關鍵的,便是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經營策略。

正新國內營業本部副總經理廖正耀
正新國內營業本部副總經理廖正耀,在地用人、在地內銷策略成功打開東南亞市場。
MAXXIS(瑪吉斯)

冠軍輪胎品牌,以「全球在地化」搶灘國際

何謂全球在地化?就是全球佈局、在地用人與行銷,融入當地文化,「很多台灣企業到東南亞設廠,都只是為了OEM代工訂單,我們著眼的卻是開創當地內銷市場,」廖正耀解釋。

「像是北越吃狗肉,越南有鴨仔蛋,柬甫寨人喜歡烤蟑螂/烤蜘蛛,這些都和台灣本來的飲食文化落差很大,看到當地代理商端出這些食物,心中再怎麼害怕,也只能欣然接受,」廖正耀笑著談剛到東南亞開拓市場時的文化衝擊,得快速融入在地的歷史、語言與文化,而「融入」不僅僅是學習當地語言,也要發自內心接受當地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廖正耀在與當地代理商一起訪察修車廠時,無論修車師父的手是不是乾淨,他都會主動握住對方的手,「手上的髒,用水就能洗掉,主動伸出手的感動,卻是一輩子都洗不掉的!」他說,這種感動會加深修車師父對瑪吉斯品牌的好感,自然也有助於推廣當地的市場。

正新全球在地化經營
深耕全球在地化,打造世界正新大家庭。
MAXXIS(瑪吉斯)

「沒有人是局外人」,贏得人心是關鍵

即便從台灣派員去當地駐點管理,更重視擔任中間管理階層的當地幹部,並設立華語加給制度且發放津貼,鼓勵當地員工學中文,最後整個越南廠超過半數的人都在學中文,或是提供結婚津貼,鼓勵管理幹部參與基層員工的喜事,讓員工感覺受到公司重視,向心力十足!

「還記得2014年越南排華暴動,台灣幹部全部退守胡志明市的飯店,工廠就交由當地越南勞工全權負責,而2天後暴動結束時,只損失了幾片玻璃,工廠設備、材料與產品沒有任何損傷。」廖正耀強調,心態是評估外派人才最重要的關鍵,沒有優越感,能夠融入當地文化、提升當地管理幹部能力的台籍幹部,才能算是理想的外派人才。

如此尊重當地文化、保有自身產品特色的經營策略,不意外「Maxxis瑪吉斯」已是中國市場輪胎領導之一,在東南亞各國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更是泰國汽車胎市占第一品牌。

全球布局的工廠,加上遍佈世界融入當地的業務人員一同齊心合力,讓「Maxxis瑪吉斯」成為傳統產業轉型的模範生!現在的瑪吉斯一飛沖天成為全球第九大輪胎廠,連續數年蟬聯台灣前二十大國際品牌,包括賓士、豐田、通用、福特、本田、光陽機車、捷安特、Gogoro,都是它的策略夥伴,同時高品質的輪胎,更多次頒發這些國際的汽機車大廠優秀供應商獎項與肯定。

不只取得新車配套客戶信任,「瑪吉斯輪胎」招牌在售後市場更是擦得雪亮,從國內外媒體的性能測試或消費者調查中,就能看出它備受肯定的光環。在台灣輪胎產業發展史上,「Maxxis瑪吉斯」背後的母公司正新曾經寫下無數個第一,第一家製造全鋼絲卡客車胎、第一家從內銷打進外銷的輪胎公司、第一家從台灣布局大陸的台灣輪胎業者,第一家台灣擁有國際級輪胎測試場公司,如今正新已經站穩腳步,下一個目標是搶攻高階汽車市場,成為全球前五強輪胎業者,希望再為台灣輪胎產業寫下更多個第一的紀錄。

feature picture
3

科技創業家看正新 從代工走向品牌的成功關鍵

經理人x Maxxis
2019-08-26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1967年,正新輪胎在彰化成立,從生產自行車胎開始,逐步擴大到機車胎、轎車胎、卡客車胎、農工用車胎等,同時從代工走向經營自有品牌Maxxis,一路挺進美國、歐洲、大陸、日本等國際市場,如今已是全球第九大輪胎業者。

iDrip智能咖啡機
iDrip

2018年,知名連續創業家葉建漢推出iDrip智能咖啡機,紀錄10位世界冠軍咖啡師的獨門手沖技法,能以精準的水溫、水速、計時及手法路徑來還原一杯完美的世界冠軍咖啡。

輪胎與咖啡機,50年老店與新創企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產品、不同經營歷史的企業,為什麼同樣都能站上國際頂尖舞台?關鍵在於這兩家企業的經營者,都懷抱著想要改變人類生活的使命感,以使命感作為產品開發的核心思考,再透過定位清楚的行銷策略,才能經營出與眾不同的品牌。

以使命感為核心 不斷精進產品品質

「我希望應用科技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葉建漢說。從事科技創業多年,這是他一直堅持的理念,從最初創辦時間軸科技、經營遠傳friDay購物、到去年問市的iDrip智能咖啡機,都是植基在這個理念下的產物。

以iDrip來說,當初就是觀察到現代人對好咖啡的需求和渴望,而一杯咖啡的好壞,與咖啡師的沖煮技藝有著極大關係,所以葉建漢將咖啡師手沖技法化成數據放到機器裡,民眾不必特地排休假、買機票,親自跑一趟國外的世界冠軍咖啡店,在家就能享用冠軍級的手沖美味。

這種用咖啡機營造出生活品味,讓人們隨時都能享用一杯好咖啡的幸福感,是葉建漢推出iDrip的初衷。而正新嚴格管控輪胎品質、確保行車安全的態度,葉建漢認為,其實也是一種實現美好生活的方式。

雖然輪胎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零件,卻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一個有瑕疵的輪胎,不只會影響車上駕駛與乘客的生命安全,甚至還可能造成無數個家庭破碎。所以正新相當重視品質管理,希望每一個出廠的輪胎都是安全無瑕疵,2012年正式啟用的昆山輪胎測試場,以及2017年董事長羅才仁訂出全面轉型工業4.0的計劃,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確保輪胎品質的穩定性與一致性。

正新昆山輪胎測試場
正新輪胎

正新的昆山輪胎測試場,總面積達86公頃,將近120個足球場那麼大,是目前亞洲最大輪胎測試場,將全球各種惡劣路況濃縮至測試場中,做輪胎的先期測試,另外在台灣的製造工廠,正新則斥資上百萬美元引進測試機台,每一個輪胎出廠前都必須通過測試,以確保產品品質,讓客戶用了安心。

至於工業4.0的轉型計劃,則是應用自動化與數位化來避免人為作業差異,目前,正新的昆山廠是全球生產據點中轉型速度最快的一個,從大陸客戶的意見反饋就能知道,智慧製造轉型計劃的確提昇了產品品質且具備一致性。

iDrip智能咖啡機
iDrip

從市場定位形塑品牌個性 才能在使用者心中留下印象

不過,產品只是品牌的基本要素,卻無法用來進行差異化訴求,因為每一家企業都可以透過技術精進、提高品管標準、改善生產流程…等方式,去控制品質好壞,在品牌經過過程中,最難且無法被標準化的其實是,品牌背後所象徵的品味與精神。

葉建漢認為,要讓品牌精神留在消費者心中,就必須讓品牌像人一樣有特色、有個性,如同iDrip智能咖啡機主打,可以還原世界各地冠軍咖啡師的手沖技法一樣。因此,企業在經營品牌之前,必須先把品牌定位找出來,這就是品牌的個性,再依此規劃要跟消費者溝通哪些內容、要透過哪些管道溝通,而正新之所以能夠成功建立Maxxis品牌,很大關鍵就是依循這樣的策略。

Maxxis瑪吉斯輪胎
正新輪胎

正新當初決定在美國經營自有品牌Maxxis時,輪胎市場已經有米其林、固特異等百年老牌,為了做出區隔,正新將目標客群定位在年輕、愛冒險的運動族,並透過運動行銷的方式提高品牌曝光度,在各項運動、賽車與電玩競賽會場上,都可以看到瑪吉斯鮮明的橘色標誌,成功建立品牌有活力與創造力的形象。

所以企業必須思考,品牌如何根據消費者的行為變化、年齡個性、使用情境等,根據各種不同可能性去經營子品牌,讓每一個品牌都能對應到一個Lifestyle及適當的消費族群。

從葉建漢多年創業與行銷的經驗來看,正新品牌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堅持「維護使用者生命安全」創業理念下的成果,未來只要能繼續秉持初衷,定能一步步實現成為全球前五大輪胎業的目標。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