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人才流失怎麼辦?劉邦這樣做,留下了大將韓信!

2016-05-16 整理‧撰文 陳書榕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韓信在項羽陣營時便一直不得重用,當時他曾多次獻策,卻始終不得項羽信任。心死後,他便轉投劉邦麾下,卻又只得了一個管理糧倉的小官,仍然不為人所知。

當時劉邦的宰相蕭何曾有幾次與韓信談天的機會,無意發現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自此便對韓信多留了一份心。

某次,劉邦的軍隊行至南方,多數軍官因為思鄉而逃跑了,韓信則因為不得志,也隨著其他軍官一起離開軍營。蕭何當時一聽說韓信離開了,來不及稟告劉邦便私自離營,連夜追趕韓信苦勸他回來。

不明內情的劉邦一得知如同他左右手的蕭何也「逃跑」了,便發了雷霆大怒。直至一兩日後,蕭何回營了,才又怒又喜地詢問他逃跑的原因。

蕭何說出原由,「我並不是逃跑的人,而是去追逃跑的人回來。」劉邦一聽便十分好奇地追問,逃跑的將領這麼多,為何獨獨追韓信一人,認為蕭何沒有說實話。蕭何不急著反駁劉邦,反而說,「不追其餘逃跑的將領,是因為他們都是唾手可得的平凡人才,唯獨韓信這樣的良才,全天下找不到第二位。您若只想做一方之霸,當然用不到韓信,但若想要逐鹿天下,除了韓信之外,也就沒有可以再商量大計的人了。」

劉邦自然是不願只屈居一方,蕭何便進一步說服劉邦,要重用韓信,否則他遲早還是因為不得一抒己志而離開。

劉邦一聽便開口允諾任命韓信為將軍,想當下召見授職。

蕭何便稍加斥責了劉邦,「大王您總是這樣傲慢無禮,您想任命一位大將軍,卻又像是在呼喝小孩子一樣的隨意,這便是韓信會想要離開的原因啊。若您想要誠心誠意地留下人才,就該先行齋戒、設置任命大將的高壇並另擇吉日,按照禮法的儀式辦理才行。」

劉邦聽了便心服口服地照做了。爾後韓信果真留下、也確實協助劉邦大敗項羽於垓下,成就漢朝建國霸業。

小故事,大啟示

《執行力》作者賴瑞‧包熙迪(Larry Bossidy)曾說,「我們終將依賴人,而不是策略。」可見人才對於組織績效的影響多麼巨大。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指出,團隊不僅要有良才,更要有如同蕭何一般「識才」、又有勇氣薦舉能力比自己好的員工。領導者可以思考,當你需要召集各路人馬的時候,你的團隊裡有多少位「蕭何」,能成為你的人脈觸角,幫你找到對的人上車?

領導者都應該像劉邦一樣,及時放下身段,才能解除人才流失危機。在《葛洛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中,英特爾(Intel)創辦人安迪‧葛洛夫(Andrew Grove)講述,如果你團隊中,敬業、有才能的員工告訴你他要離開,「領導人應該停止手上的事情,立刻請他來談談。」

葛洛夫認為,一個好人才的流失不是領導者的事,而是攸關整體企業利益。一名極具價值的員工有離開的想法,領導者要趕快了解是不是員工遇到了什麼難題,組織內部是否能替他排除所遭遇到的困難。

這個時候,領導者應該在當下放開本位主義與身段,試著與員工深入對談,因為「人才永遠是企業最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 /

1. 「人才在哪裡?」老闆不給舞台,諸葛亮也會變庸才!

2. 處死一個華佗,丟掉整個江山!怎麼對待人才,決定企業的未來

繼續閱讀 歷史

歷史教我的 21 堂領導課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聽到「寫程式」就關上耳朵?AI 時代下的文科生大機會:3招跨過門檻,從庶務中解放、放大專業

2025-08-24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職場裡,行銷人常被形容為「萬事通」:從貼文、部落格、簡報、影片到活動執行,樣樣都得一手包辦。尤其在小型團隊,策略與執行往往無法切割,導致專業人員的時間被大量瑣碎事務消耗。

這樣的困境,Webbrain AI 共同創辦人 Sofia 再熟悉不過。儘管最有價值的工作是策略規劃,真正耗掉大部分精力的卻是執行細節。她表示,執行端約占到 60%,策略大約僅有 40% 的時間可用。

但當公司決定「全面導入 AI」時,文科背景出身的她,卻發現了另一種可能:Vibe Coding —— 一種讓非工程師也能用自然語言與 AI 協作,完成自動化流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不僅解放了工時,也逐步改變了她與團隊的分工模式。

人人都能用 AI 寫程式!把手動瑣事自動化,解放更多時間給人生要事

談到「寫程式」,許多文科背景的朋友可能就關起耳朵、覺得事不關己。但事實是,有一定比例的「重複性」工作,像是資料複製貼上、報表整理,甚至是客製化郵件發送等「行政庶務」,明明能被自動化解決。

許多人即便有心,卻可能力不從心,一是不知從何下手,二是在實際摸索前,就被「感覺好難」的心理門檻拒之門外。

Sofia 坦言,自己也曾經害怕「數學不好、邏輯差」,加上擔心打擾同事,往往讓她不敢嘗試新工具。不過,AI 就像一位永遠不會翻白眼的同事,不管問題多抽象、簡單,AI 都會耐心回答,甚至協助 debug。「面對 AI 可以放心提問,不用擔心被嘲笑,」。

這種安全感,讓她第一次真正感覺自己能更自在地接觸技術世界。心理障礙的解除,是 Vibe Coding 能在文科人才之間快速傳播的關鍵。因為 當挫折感不再成為阻礙,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語言驅動技術,進一步放大自身專業、更解放工作時間時,就更有機會重新聚焦對自己職涯、人生的要事。

Vibe Coding 不難!克服心理門檻的3心法:從生活中「重複的痛」開始

如果想進一步利用 AI 為自己加值、嘗試 Vibe Coding,但還是有些茫然、恐懼,Sophia 分享了她的 3 個心法:

1. 建立認知:AI 不會翻你白眼,不用怕問笨問題

勇敢嘗試,不要害怕,因為 AI 不會對你翻白眼。不需要擔心自己邏輯或數學不好,因為 AI 在這方面的能力比你強,你可以借助它的力量來達成目標。

2. 找到一個想解決的「具體問題」

從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一個讓你困擾已久的重複性問題開始。當你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並看到成果時,那種成就感會推動你繼續學習。

3. 善用「工具箱」思維:建立自己的組合技

不用急著決定使用哪一個工具,只要跟 AI 說你的問題是什麼,它就會給你具體的建議。你可以將不同的 AI 模型視為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例如有些 AI 擅長生成文字,有些則擅長寫程式。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你工作需求的工具組合,而不是死守一個工具。

Sophia 指出,擁有工具箱思維讓減少對技術人員的依賴,先自己嘗試完成初版,再與工程師協作完成更完整的版本。遇到無法解決或較複雜的狀況時,再由人類同事出手補強。這種「先 AI、後人工補強」的模式,大幅提高了效率,也讓團隊資源分配更合理。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 裡,Sofia 會帶著你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

  • 學會怎麼描述需求,挑對 AI 模型來產出成果
  • 學會用 Google Apps Script、各種小模組,把工作瑣事自動化
  • 實作成果可應用在職場中,包括團購表單、名片掃描小幫手、互動提案網站、導購產品頁面
  • 獲得示範成品,直接套用整理過後的程式碼,小幅修改就能上線

也曾害怕「公司還需要我嗎?」用行動把 AI 焦慮,化為競爭力

AI 的快速普及,也帶來另一種焦慮。Sofia 提到,當她第一次看到 AI 能生成部落格內容時,心中確實浮現過「那還需要我嗎?」的疑慮。

但隨著使用經驗增加,她逐漸理解:AI 幫助的是高重複、低差異的任務,而專業人員真正的價值在於策略思考與溝通;因為 AI 的加入,自己能把更多時間回到策略與溝通上,這才是最能發揮行銷價值的地方。

換言之,AI 不會讓行銷人失去價值,而是迫使專業人才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能與 AI 協作的人,才有機會把焦慮轉化為競爭力。

AI 的角色,正逐步從「工具」走向「同事」。它不一定會取代你的專業,但很可能重塑你的工作方式。關鍵不在於你是否會寫程式,而在於是否願意嘗試,讓 AI 成為團隊的一員。

在這個全新的分工時代,能與 AI 共事的人,將在職場中展現更強的競爭力。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資料來源:《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數位關鍵字 EP 192. 文組人也能上手的 Vibe Coding!AI 如何協助行銷人員解決重複性工作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