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數位工具
feature picture

別再做出很多字的PPT了!想做出好簡報,你必須拋棄的4個錯誤觀念!

2015-01-17 整理‧撰文 韋惟珊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幾乎所有PowerPoint簡報都像臭掉了的雞蛋一樣,讓人難以下嚥。」行銷大師賽斯・高汀(Seth Godin)在《糟糕透頂的PowerPoint簡報》(暫譯,《Really Bad PowerPoint: and how to avoid it》)中指出,投影片是為了輔助觀眾接受你的觀點,幫助他們了解你的心情、感受和意見,如果只是做出一份詳列事實和圖表的檔案,那乾脆取消上台或會議,寫份報告送去就好。

你也曾經做出像「臭雞蛋」一樣的簡報嗎?更令人沮喪的是,這份「發臭」的簡報,很可能是你費了很大的心力,拚命地剪下、貼上「相關」資訊才完成的,結果卻讓人「難以下嚥」。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你有些觀念要改,也有些原則要把握,就能改善問題。

首先,別再把投影片當成備忘稿或是補充資料大全。「投影片就是投影片,文件就是文件,如果你試著要把兩者結合,那會得到一個糟糕的結果,就是腳踏兩船,兩頭落空。」《簡報禪》作者賈爾.雷諾茲(Garr Reynolds)將這種「資料爆炸」的投影片命名為「投影件」(slideument),當你選擇在投影片中填滿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只會讓觀眾迷失在「字海」裡,聽不進你想說的話。

其次,謹記每一個簡報大師都會提到的關鍵字詞:「少即是多」「只放重點」「以圖像取代文字」。這麼做的目的,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避免「字海氾濫成災」。畢竟投影片不是文件,文件是讓人自行閱讀的,投影片則是要經由講者口述,帶領觀眾理解內容,用途不同,內容的詳盡程度自然也不同。

最後,技巧再炫、特效再怎麼吸睛的簡報檔案,如果沒有達到「傳遞訊息」的效果,也是枉然。所以,好的簡報檔理應「內容先行」,再透過版面設計或聲光效果,設法加強「內容可讀性」,讓觀眾容易吸收和理解。

簡報是動詞,指上台表述你的想法;簡報也是名詞,指承載想法的輔助工具:投影片,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稱它PowerPoint或ppt。不管是「開口簡報」或「動手製作簡報檔案」,兩件事都不簡單,都需要大量的練習。

或許你更常因為要上台簡報而緊張焦慮,覺得簡報檔案「醜一點」沒關係,畢竟自己又不是什麼美術視覺專家,而且還可以動口補充說明。不過,你一定也羨慕過「好看的投影片」,更曾感受過資訊龐雜或語焉不詳的投影片所引發的不耐。當投影片幾乎已經是簡報的基本配件,即使你做不出令人驚艷的投影片,為你的簡報「加分」,至少也應該做到不讓投影片為你的簡報「扣分」,給人粗製濫造或應付了事的感覺。

這一次,我們試著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角度出發,學習製作簡報檔案的技巧,目的不是「視覺效果」,而是「有效溝通」,讓你在台上做簡報時,表現得更出色、更吸引聽眾目光。

想做出好簡報,先拋棄這4個錯誤觀念!

錯誤❶:把「觀眾」當「讀者」:

在投影片裡塞滿大量文字,誤以為觀眾可以同時專心聽、專心讀。

錯誤❷:把「投影用簡報」當成「文件」:

想在口頭報告之後,再把投影片寄給觀眾,就把簡報當成文件資料來製作。

錯誤❸:把「準備資料」當成「簡報資料」:

以為放滿資訊的簡報,才能彰顯用心。

錯誤❹:把「提詞稿」當作「簡報內容」:

只害怕自己漏講了什麼,忽略了觀眾究竟能不能聽懂、聽進去。

資料來源:《簡報+》,碁峰出版

你做的是大字報,還是簡報?

《視覺溝通》一書中,作者按照溝通的效果,提出了「投影片光譜」,將常見的投影片分為3種:文件、大字報、簡報。其中以「簡報」形式最能強化簡報者提供的訊息,建議多多使用。

1.文件:文字密密麻麻的投影片,目的是做為文件或白皮書。

一張投影片上的文字量,如果超過75個字,就該被視為文件。你可以想辦法減少字數,或直接做成一份文件,而非簡報檔。如果選擇後者,不妨把口頭報告改為討論會,事先將文件傳給與會人員,讓他們出席時可以快速進入討論階段,擬定行動方案。

2.大字報:一行行條列文字,簡報時也一條條朗誦。

如果投影片文字量已經減少到50字左右,就算是大字報。這種報告方式清楚明瞭,卻很難引人入勝,通常是沒時間準備,才會採取類似做法。由於聽眾閱讀速度會比簡報者講話的速度快,等於是先看完訊息,再等講者跟上,很容易出現「講者很遲鈍」的錯覺。

3.簡報:投影片成為視覺輔助工具,加強簡報者的訊息。

將文字圖像化的簡報,會連帶精簡文字的使用量,讓觀眾聚焦在講者身上,而不是投影幕上。最恰當的投影片,應該是成功加深觀眾對訊息的印象,又不會令人分心。不過,因為簡報上的文字少,難有提詞效果,簡報者需要投入更多時間來預演、練習。

資料來源:《視覺溝通:讓簡報與聽眾形成一種對話》,歐萊禮出版

延伸閱讀>> 14張投影片,總結做簡報的祕訣!

本文出自於:
@@BOOKID:126104@@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feature picture
BMW

以科技為引擎,全新首創BMW iX3開啟豪華電動的戰略新篇

2025-11-07 經理人 X BMW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汽車產業邁向電動化浪潮中,BMW多次展現領先格局。從早期BMW i豪華電動車品牌的成功佈局,到如今以全新首創BMW iX3為核心的產品戰略,讓這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豪華汽車品牌,以技術創新推動轉型,同時以清晰的策略思維,引領品牌進入新的成長曲線。全新BMW iX3不僅是品牌旗下電動車陣容中的嶄新成員,更是象徵BMW進入新時代篇章的戰略轉折點。

從i品牌成功經驗 走向電動化的領導姿態

十餘年前,BMW 率先以BMW i豪華電動車品牌揭櫫豪華車電動化序章,成功讓「駕馭樂趣」與「永續科技」共存於同個座標。如今,全新iX3的登場,完整延續此品牌精神,並以嶄新的技術架構與數位體驗,重新定義未來電動車的價值,更宣告在此電動化浪潮中,BMW要持續坐穩領先地位。

BMW的產品矩陣中,全新BMW iX3定位為全新世代的豪華純電運動休旅車型,擔任整個BMW品牌邁向Neue Klasse全新世代架構的重要橋樑,是產品策略的重要一環,也是「品牌再定位」的具體落實:從燃油動力的象徵,邁向以科技為核心的永續移動品牌,而核心的駕馭樂趣,從未變異。

第六代eDrive電能科技 效率與效能的雙重突破

全新首創BMW iX3的核心實力,來自於其所搭載的第六代eDrive電能科技的全面革新。這套新世代電動驅動科技再度延續BMW打造動力科技的核心:EfficientDynamics高效動力。透過新技術的導入,將能耗再次降低,並將續航里程進一步提升。所導入全新的電池模組具備更高能量密度,讓續航力突破了800公里表現,實現高達400kW的充電功率,若使用800V直流充電時,僅需10分鐘就可獲得372公里的續航力,甚至可在21分鐘內從10%電量充至80%。大幅縮短充電時間,同時減少電池體積與重量,提升整體動態表現。

BMW iX3搭載第六代eDrive系統,將能耗再次降低,並將續航里程進一步提升,最遠可達805公里
BMW iX3搭載第六代eDrive系統,將能耗再次降低,並將續航里程進一步提升,最遠可達805公里的續航表現。
BMW

全新BMW iX3象徵的工程技術的進步,若進一步深究,更清楚展現戰略意圖。BMW透過電池管理技術與電能驅動科技的先進研發,展現自身技術研發能力,確保關鍵技術的自主權,也掌握了產品性能與永續製程的主導權。從策略層面來看,這意味著BMW正以科技創新為支點,重新定義豪華品牌在電動化時代的競爭優勢。

以數位體驗重新詮釋「人本駕馭」

BMW一直以「駕駛者導向」聞名於世,而在全新BMW iX3車型上,這一精神被進一步數位化,更可以解讀成「駕駛者意念的最佳客製化」。全新的「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概念,以BMW全景iDrive系統結合顯示與控制系統,將車輛資訊顯示於整片前擋風玻璃下緣,讓駕駛者得以最自然視線讀取;搭配17.9吋的「BMW首創懸浮向心中控螢幕」,以透視學原理將駕駛最佳視線的17.5度角向駕駛座傾斜成類平行四邊形的結構,構築兼具科技感與人本思維的完美使用者體驗。

軟體層面,全新BMW iX3導入全新世代的「BMW Operating System X」,將BMW ID、智慧駕駛輔助、多種數位功能與My BMW App整合其中,而值得一提的概念就是更為客製化的My Modes行車體驗模式,結合全新環艙氛圍燈與更多元的燈色選項,隨著駕駛不同的心境與喜好,打造更為貼合的駕馭情境。亦可透過BMW遠端軟體更新,持續帶給車主前所未見的科技體驗。清楚演繹BMW正結合軟體與硬體,重新定義汽車的全新邏輯,深化與用車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BMW
全新BMW iX3導入全新世代的「BMW Operating System X」,將BMW ID、智慧駕駛輔助、多種數位功能與My BMW App整合其中,也可透過BMW遠端軟體更新,持續帶給車主前所未見的科技體驗。
BMW

這樣的智能體驗展現科技實力同時,亦是品牌哲學的延伸──將「人」放在科技的核心,讓數位化接軌了現代人生活習性與對駕馭樂趣的尊重。而這也是為何全新BMW iX3仍保留部分的實體按鍵,保留最直覺的操控習性,忠於品牌最初的純粹駕馭理念,減少車輛操作時可能存在的分心疑慮,在增添安全保障的同時,盡情享受操駕樂趣。

四大運算中樞 駕馭樂趣的層級進化

全新首創BMW iX3採用全新電子架構,以四個高效運算核心為基礎,分別負責資訊娛樂、自動駕駛、基本功能與動態駕駛。這種架構讓車輛反應速度比以往快上十倍,同時確保各系統能即時協同運作。

尤其在動態駕駛層面,由名為「Heart of Joy駕趣核心」來掌控,透過高速運作縝密計算所有駕駛的動態參數,並將其意念反映在最佳的傳動與煞車系統運作,也包含了高達98%的動能回收最佳化,甚至達到BMW史上最平順的煞車過程,將整以能源效率使用提升25%。讓全新BMW iX3保有傳統BMW所追求的平衡與操控感,且將其演繹得更臻極致。

動態駕駛層面由名為「Heart of Joy駕趣核心」來掌控,透過高速運作縝密計算所有駕駛的動態參數
動態駕駛層面由名為「Heart of Joy駕趣核心」來掌控,透過高速運作縝密計算所有駕駛的動態參數,並將其意念反映在最佳的驅動模組運作,讓BMW iX3保有傳統BMW所追求的平衡與操控感,且將其演繹得更臻極致。
BMW

從技術架構的革新,到駕駛體驗的升級,BMW藉由全新BMW iX3展現對過去經驗的傳承,並詮釋了品牌對未來駕馭哲學的新思考。

全新首創BMW iX3 定義未來豪華的起點

當全球汽車產業持續追求零碳轉型與智能駕駛時,全新BMW iX3已率先展現了「豪華電動」的新定義。作為一款新世代車型,同步蘊藏著對產業發展的重要訊號,宣告BMW正以先發優勢引領未來移動的方向。

從技術創新到策略思維,從能源效率到品牌哲學,全新BMW iX3清楚說明BMW認為豪華不再只是設計與材質的堆疊,而是科技、永續與駕馭精神的融合。

未來的BMW,將持續以創新定義駕馭,更將以永續實踐詮釋品牌責任。全新BMW iX3是這條路上的起點,也是一個明確的訊號。BMW的下一個黃金時代,正從這裡啟程。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BMW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