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孫正義:每天5分鐘想點子,成就50年計畫

2015-01-29 整理‧撰文 張玉琦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軟體銀行(Softbank,後稱軟銀)成立30年的股東大會上,創辦人兼執行長孫正義發布「軟銀新30年藍圖」,宣布公司的30年目標是將市值從目前的約2.7兆日圓(約8220億新台幣)增加到200兆日圓(約60兆新台幣),進入全球前10大企業。

孫正義笑著對台下觀眾說,他知道這個目標聽起來很遠,但「我至今說過要做的事,下定決心的長期目標,都完成了。

他說得沒錯,30多年前,孫正義19歲的時候,規畫了人生50年藍圖:30歲前闖出名號;40歲以前累積至少1000億日元的資金;50歲之前,要做出一兆、兩兆日圓的事業。當時聽起來像是年輕人的豪語,都一一實現。

孫正義從小就對目標有著無比的自信和熱情,這和孫正義父親孫三憲的教育有關。孫三憲總是褒獎孩子的長處,告訴他們「你是天才,凡事只要去做,都可以成功。」不僅讚美,每當孫正義想出有趣、創新的點子時,做生意的孫三憲也一定會採用,這讓孫正義從小就懂得思考的價值。

孫正義常說「最初擁有的只是夢想,以及毫無根據的自信而已,但是,一切就是從這裡出發。」父親的教育讓他有勇氣追尋遠大的目標;但遠大不代表不切實際,關鍵在於找到最值得追求的目標。

每天5分鐘發想點子,有效累積目標

孫正義在美國讀大學時,就決定畢業後要回日本創業,既要創業,就一定要在念書時籌集創業資金。他心想,打工存錢太慢,「我要靠發明賺錢。」而且,發明要能商品化,要測試樣品、申請專利、銷售和訂定契約,這些經驗也可供以後創業參考。

但是,集中心力從事一項發明的風險太高,不如多想出一些點子再從中篩選。為了累積想法,孫正義規定自己每天得想出一個點子,他給自己設定了每天5分鐘的發明時間,在5分鐘內盡情發揮想像力,並記錄自己的想法。一年下來,孫正義的發明筆記中記載了250項發明,他選擇了其中一項──多國語言電子翻譯機,繼續發展。

確定目標後,孫正義列出在小型電腦領域中著名的教授名單一一拜訪,因為孫正義的堅持不懈,最後成功地組成了多國語言翻譯機的研發團隊,並約定等孫正義取得專利費用之後才領取報酬。1977年孫正義帶著翻譯機的原型機回日本推銷,獲得夏普青睞,簽下1億日圓,也就是100萬美元的契約,那一年,孫正義20歲。

翻譯機成功後,孫正義體會到,年齡、國籍其實都不重要,從此之後,他捨棄了在日本時使用的姓氏安本,改回韓藉姓氏孫正義。

用檢查項目表,摸索值得投入的事業

1980年孫正義回到日本,決心要成為日本第一的企業家。孫正義自認,最重要的是選擇舞台,「我必須決定,值得我投入一生的事業是什麼?」

孫正義列出了:

  • 是否能讓我在今後50年集中心力投入?
  • 是不是其他人想不到的獨特事業?
  • 未來10年內是否至少可以在日本名列前茅?
  • 獲利高
  • 對人類有貢獻
  • 產業結構正在成長......

他洋洋灑灑列了25項「事業檢查項目表」。依據這25項標準給分,孫正義找到了40種新事業。針對這40項事業,孫正義編製出10年份的預估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資金周轉表、人員計畫、行銷計畫、競爭分析、市場規模分析等。這項工作花了孫正義一年半的時間。

孫正義接受傳記作者瀧田誠一郎訪問時說「我不願用惰性或偶然來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一定要在個人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決定未來的人生大道」嚴謹淘選的過程讓孫正義看到目標:資訊產業的基礎建設。1981年9月,孫正義成立軟體銀行(1990年變更為軟體銀行)。

軟體銀行在成立短短數個月的時間內,成為日本第一的軟體流通公司。爾後,只要遇到有發展性的數位服務或基礎建設公司,孫正義就亟欲納入自己旗下。軟銀之後陸續投資了雅虎(Yahoo!)、阿里巴巴,購併了日本Vodafone(後改名Softbank Mobile)與美國第三大電信公司Sprint Nextel,成為全球第三大行動通訊集團。

孫正義人生50年藍圖中,還包括兩個部分:60歲之前,事業成功;70歲之前,把事業交給下一任接班人。他在2010年的股東大會上,宣布成立軟銀學院,培養未來的領導者,直到今天,孫正義仍照著他19歲的志向前進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