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數位工具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Android 用戶絕對不知道!Google 正偷偷蒐集 10 項你的手機資料

2018-01-25 數位時代 高敬原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們都知道手機可以記錄用戶的所在位置,但根據外媒《Quartz》最新的一項實驗,不論是你在爬山、騎車,甚至是所在地點的氣壓、手機有沒有在充電, Google 都可以掌握 Android 手機用戶這些細緻的生活動態。

雖然根據 Google 的說法,用戶可以選擇將紀錄位置的功能關閉,但隨著手機應用的功能面逐漸擴大,一旦關閉地點功能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會影響到許多用戶平時常用的手機功能。

連電壓都能掌握,Google 究竟了解用戶多少

紀錄用戶分秒足跡的功能,主要來自 Google 在 2009 年推出的「Google定位(Google Latitude)」當中的一項分支功能「地點歷史紀錄(Location History Browser)」,也就是現在俗稱的「時間軸(Your Timeline)」。 Google 定位最初目的是讓用戶可以允許特定的人,追蹤自己的地理位置並將結果呈現在 Google Maps 上,然而在 2013 年時 Google 關閉「Google 定位」保留了「地點歷史紀錄」,用戶可以每天看到自己唯一的時間軸座標,幫助你記下去過的地方、走過的路線。

「地點歷史紀錄」雖然不是使用 Android 手機必要安裝或設定的功能,但卻左右 Google Maps、Google 照片、Google Assistant、Google App 的功能表現,主要用來協助預測交通狀況、所在地點景點、餐廳推薦等。

為要了解 Google 究竟透過「地點歷史紀錄」功能蒐集了多少資訊,外媒《Quartz》做了一項實驗,他們使用三星 Galaxy S8、Google Pixel 2、Moto Z Droid 這三款 Android 手機,並各自安裝不同的 Android 軟體版本,在皆不安裝 SIM 卡的情況下,使用一台行動 Wi-Fi 分享器連接這三台手機。

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後,《Quartz》發現共有以下 10 項數據會被回傳至Google伺服器:

  1. 手機認為用戶目前正在從事的活動(例如:走路51%、騎腳踏車4%、軌道運輸3%)
  2. 大氣壓力
  3. 是否有連接 Wi-Fi
  4. 連接 Wi-Fi 的媒體存取控制地址(MAC)
  5. 附近 Wi-Fi 熱點訊號強弱的媒體存取控制地址(MAC)
  6. 附近藍牙訊號的媒體存取控制地址(MAC)
  7. 手機電量,以及是否正在充電
  8. 電池的電壓
  9. 手機 GPS 座標以及準確性
  10. GPS 海拔準確性

科技便利、個人隱私,數位時代難解的課題

這十項蒐集的數據,程度超乎許多人過去既有的想像,不過 Google 強調「地點歷史紀錄」是可以手動關閉的,但唯有開啟這項功能,才能享有更高品質的 Google 服務。

Google 發言人表示:「例如你可以收到你每天通勤路線的交通狀況預測、用地點分類來查看照片、接收你目前造訪地點的景點餐廳相關建議,甚至是找回你遺失的手機,用戶是完全可以自行選擇開關歷史地點功能的,你可以隨時選擇編輯、刪除或關閉。」

雖然功能可以關閉,但對於 Android 用戶來說,等於是把一部分重要的使用體驗作交換,況且 Google Maps、Google 照片、Google Assistant、Google App 這幾項功能都是一般用戶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應用,因此幾乎很難避免。

外媒《Quartz》擔心 Google 掌握龐大的用戶資訊,會將資料賣給廣告商,甚至未來政府也可能要求存取個人手機資料。不過這也如同目前中國盛行的行動支付一樣,雖然得到了交易的便利,但也讓公司掌握所有人日常消費習慣的軌跡,雖然科技大廠在用戶隱私保護永遠可以做得更好,不過這也正是數位時代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所必須交換或犧牲的代價。

繼續閱讀 數位工作術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