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時間管理
feature picture

主管的第五種角色 工頭--有效執行、達成任務

2008-01-27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工頭這個角色代表的是「執行力」,是當今企業一致追求的目標。「執行是企業領導人的首要工作」,《執行力》一書中點明,具有強大執行力的工頭型主管,是企業獲利的先決條件。

微利時代的降臨,連大型企業的獲利率都只能在一、兩個百分點間掙扎,在這種嚴苛競爭條件下,每一個流程的控管都必須絕對準確,才能擠出獲利空間。

精準預測財務數字
在職場闖蕩三十多年的三星科技總經理吳順勝,1982年在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時,臨危受命出任財務長,一個35歲的年輕工頭。

早年,三星創辦人李淵河發明台灣第一套自製螺帽成型機,威名遠播國際,眾多專利讓三星快速發展成全球最大螺帽製造廠商,帶動台灣螺帽工業蓬勃發展。1982年李淵河轉投資房地產失利,三星跳票。當時年營收7億元,負債卻高達14億元,往來行庫33家,各家虎視眈眈,三星危在旦夕。

臨危受命擔任財務長救援角色的吳順勝說,當時三星本業經營非常好,只因大股東財務管理不善,才讓三星的財務被拖累。他以三星優質的本業發展為基礎,四處奔波求援,並獲得當時經濟部長趙耀東力挺,協調銀行團的協助,才免於破產的命運。

吳順勝成了與銀行團溝通的最重要管道,為了讓銀行團放心,他主動邀請銀行團來查帳,把三星的財務數字全部攤在銀行團前,另請國際性會計師事務所審閱財務報表,誠實的面對債權人,贏得重整的第一步。

為展現還款的誠意,吳順勝向銀行團承諾「每3個月製作一份單季財務預測」。接下來,他就開始扮演工頭的角色,要求會計部門的同事,必須深入了解整個公司的運作,從人力資源、生產線、接單、採購、出貨等,全都要掌握清楚,務必讓財務預測數字達到高準確度。

吳順勝以高執行力,取得銀行團的信任,四年內就讓三星轉虧為盈。

嚴格控制人事與生產成本
2000年,在鋼鐵最不景氣,三星陷入經營困境時,吳順勝再度被委以總經理重任,再扮工頭角色。

上任後,吳順勝有步驟的體檢公司核心競爭力,推動利潤中心,實施產品差異化,加強流程與製程管控,人事政策遇缺不補、退休不聘,僱員由一千兩百多名降為八百多名,薪資支出、勞健保及退休金的提撥也相對大幅縮減。

種種嚴控人事成本及生產成本的做法,配合三星扭轉以生產低價的普通螺帽的劣勢,轉進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特殊螺帽,再透過OEM(代工製造)方式,賣給大汽車廠。短短一年的時間,三星由2000年每股虧損1.46元,2001年就轉為每股獲利0.33元。吳順勝以事實證明,自己寶刀未老,三十年來都是最佳的工頭。(撰文/陳昌陽,取材自《經理人》2004.12)

工頭解說員Profile
吳順勝
三星科技總經理,大二就考上會計師,35歲擔任財務長,頭腦清楚,數字觀念強,是降低成本,賺大錢的高手。

繼續閱讀 工作效率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什麼是理想的工作?往上爬是一種選擇,但「萬花筒」人生更快樂

2025-05-09 整理‧撰文 周頌宜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是什麼?是財富還是地位?在百森學院(Babson College)教創業的黛安.穆卡伊(Diane Mulcahy)說,人們認為的成功和快樂,多來自他人的期望,小時候是父母、師長,長大後是主管、同事,到頭來才發現,按照別人的優先順序過生活,往往不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根據哈佛成人發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自 1938 年起歷時 70 年,追蹤 724 名男性的一生,發現幸福無關乎金錢或聲望,而是人際關係。

「只是單純『活著』還不夠,『如何活』才是最重要的。」

《斜槓青年》認為,生命的價值在於其獨特性,只有跳脫外在的框架,才可能找到人生的意義;為了生存而工作已不再是人生的首要目標,生活本身和品質才是該專注的事。

穆卡伊表示,過往職涯的定義局限在縱向的單一發展,已經不適用於現代人。她創造零工經濟(gig economy) 一詞,認為橫向的多元發展更可以平衡工作與生活,也就是斜槓模式(slash approach)

在現代職場中,找到真正符合自己興趣、技能與價值觀的工作,不僅是實現長期職涯滿足感的關鍵,更是避免在變動環境中迷失自我的方法。如果你正在探索這三者之間的交集,「全方位職涯思維課」結合《打造職涯優勢地圖》模板,從性格探索到潛能發掘,幫助你全面盤點職場優勢。

理想工作 3 要素:技能、興趣與價值觀

《不升遷也可以》提到,一份良好的工作,須包含 3 個要素,分別是技能、興趣及價值觀。

技能是你在工作中累積、學習到的能力;接著引導出興趣,包含任何你喜歡的工作或事物,即使不是專家,卻可以讓你付出心力鍛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價值觀支撐你面對困難、完成挑戰。結合這 3 種元素的工作,就像是由 3 面鏡子組成的萬花筒。

相較於傳統望遠鏡式的工作,鎖定單一工作升遷路徑,專注在下一個職位;萬花筒式工作型態提供多元的觀點

當你釐清自己最擅長什麼(技能)、最喜歡什麼(興趣)、最重視什麼(價值觀),就可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做出更好的職涯規畫。

斜槓的工作型態,正好符合萬花筒的 3 元素,提供一個多元工作組合的可能性;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降低工作轉換的風險,同時兼顧自己想要的生活。

保持「機會心態」:主動累積經驗與職涯

如果想要橫向多元發展職涯,《零工經濟來了》給予兩點建議,首先要改變的是工作思維,從「員工心態」(employee mindset)轉為「機會心態」(opportunity mindset)。

抱持員工心態的工作者,在意的是「工作的職位」 ,依賴組織的成功,獲得響亮的頭銜、優渥的薪資。簡言之,員工心態的工作者以被動的態度工作,希望雇主保障財務安全、規畫能力發展。

抱持機會心態的工作者,重視「貢獻的價值」,主動接觸新事物、學習新技能,無時無刻都在思考,現階段的工作可以累積什麼樣的經驗、人脈、知識、資歷;不仰賴企業,而是建構屬於自己的職涯軌跡。

第二,設定完成目標的時間區間。TED 前十大觀看人數的演說「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How to Make Work-Life Balance),演講者奈傑.馬許(Nigel Marsh)強調,「一天太短,『退休後』則太長,必須取得中間值。」

為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時間跨度(time horizon)。

舉例來說,你想要在「明年」開一間新公司、精通一項新技術,很難辦到;但將時間跨度拉長,「5 年」就有可能達到這兩項目標。

也就是說,以一天為基準,無法達到工作和生活平衡;但若以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成功機率也跟著提高。

人們時常著眼短期目標,爭奪一時的成就感,而忽略長期目標,像是家庭和人際關係;當訂定正確的時間框架,將長期目標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就可重新分配時間、努力和金錢等資源,達成生活與工作平衡。

4 種工作模式,提升個人職涯的靈活度

工作並非只有往上走,或換跑道兩種選項,《沒定性是種優勢》提出 4 種工作模式,善用自己的個性與能力,跳脫堅守同一份工作的框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涯模式。

1. 集體擁抱模式

擁有一份多種面向的工作,例如,城市規畫師工作內容包括研究、畫圖、策畫與執行政策。

2. 斜槓模式

同時擁有 2~5 份兼職或工作,多種不同的收入來源匯聚而成,可能是導遊、瑜珈老師、舞蹈家。

3. 愛因斯坦模式

在全職工作下追求志趣,例如愛因斯坦白天是公務員,下班後做研究,或是本業是工程師,休息則參加劇團。

4. 浴火鳳凰模式

鳳凰完成使命後,會從灰燼中重生。在一個較長的期間內多次轉換職涯,每次都拚盡全力。

如果你希望在職涯選擇上更具彈性,不再被單一職業框住,「全方位職涯思維課」能幫助你從多角度審視自己的能力與興趣,設計專屬的職涯組合。無論你是選擇集體擁抱模式、斜槓模式,還是浴火鳳凰模式,都能在多變的職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