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7-ELEVEn整合行銷3堂課】找出顧客最關心的事,觸動情感共鳴、引發行動

2012-06-08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每個行銷人都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企畫的活動能夠有強大的影響力,不只消費者踴躍參與、對手爭相模仿,甚至還能登上報紙頭版。

每一年,7-ELEVEn幾乎都在全台灣創造出一個男女老幼都熱衷的話題:憑身分證換國民便當、蒐集Hello Kitty磁鐵、OPEN小將家族、高雄夢時代氣球大遊行、簡單生活節……,不僅帶動超商購買人氣,也拉抬了集團內星巴克、康是美、無印良品等品牌。

「最難的,是找出消費者有『共鳴』的主題,」整合行銷部經理劉鴻徵說,行銷不是靠廣告「傳播」(communication),而是「傳動」(communi-action):跟顧客培養感情、找出需求,溝通後立刻採取行動,就能引爆品牌影響力!

Lesson1 : 集團行銷
****建構銷平台,產生綜效

統一超商集團思考行銷的邏輯,和許多企業有個根本上的差異:多數企業做行銷像「放煙火」,把預算押注在一、兩項商品和活動上,雖然一時贏得市場注意,影響力卻難以持續;統一超商做行銷則像「蓋花園」──先打造數個大型主題活動(例如,全店集點、跨年遊行、簡單生活節)做為行銷平台,再讓同集團的品牌如花朵般輪流綻放,既能共享集團資源,對外營造「集團充滿活力」的印象,又可以向各自的目標族群宣傳,產生「1+1>2」的綜效。

「我們粗投資『品牌』,不投資『商品』,」劉鴻徵說,過去廣告的主角通常是單一產品,但是有些單品(如生菜沙拉)差異性小且壽命短,當季節變換,幾千萬廣告費就化為烏有。若改打品牌(光合農場),就可以用同樣的品牌概念(安心美味),溝通不同的商品,強化消費者的印象。

「個別發聲力量小,市場沒反應,還浪費廣告預算,」劉鴻徵用國中物理學的「力距」原理解釋,「多品牌、推動同一主題」的傳播力道,遠大過「多品牌、各自操作不同主題」的道理。

不過,當暢銷明星商品出現時,「主題先行」的行銷策略也會轉向,改讓商品做「主角」。比如,2001年推出的「國民便當」,7道菜只賣39元,賣相十足;整合行銷部就舉辦「憑身分證領國民便當」,並加入其他商品,包裝成「國民品牌商品」舉辦抽獎。

整體歸納,7-ELEVEn的主題行銷有3種,包括「節令型主題」(如情人節、過年)、「素材型主題」(如草莓季、蕃茄季)和「生活形態主題」(如考季)。「主題找得對,行銷就很省力,」劉鴻徵又搬出物理學來說明,「主題」就像「支點」,離施力端愈遠,就能舉起愈重的東西。而有影響力的行銷主題,一定藏在顧客最關心的事情裡,他笑說,「據說有三分之二的人一輩子都在減肥,所以『卡路里日記簿』的力量一定很大!」。

Lesson2 : 品牌溝通
****從消費者觀點出發,拉
近距離
然而,現在看似票房保證的主題行銷,卻是從挫折中摸索出來的道理。

一支廣告,指的是「好鄰居」的形象廣告。有些行銷經理人認為「形象廣告」只是浪費錢,但劉鴻徵認為,那是「喚起好感度」的第一步,只要後續能用「行動」證明決心,就有可能扭轉顧客對品牌的刻板印象。

我們做的是****communi-action****,是『傳動』,不是『傳播』(communication) ,」他強調,有觀念,還要有行動,影響才會大

因此,第二步便是舉辦行銷活動。第一種行銷,是能夠融入顧客生活的「城市行銷」。7-ELEVEn第一個贊助的大型活動,是台北縣貢寮的海洋音樂祭。過去,這只是個不到十萬人參加的小型音樂會;但在7-ELEVEn加入贊助後,參加人數一舉成長兩倍以上,成為年輕人的夏天嘉年華。

第二種行銷,是由Hello Kitty磁鐵拉開序幕的「全店行銷」。它不僅是台灣連鎖商店「集點活動」的始祖,更是商學院的重要研究個案。2005年上半年,「你蒐集到幾個磁鐵了?」幾乎成為台灣人的最新問候語,更將7-ELEVEn的單月營收,推上101億元的歷史新高。

第三種則是「角色行銷」。2005年誕生的OPEN小將,迄今可說是曝光度最高的本土企業公仔。這隻性格定位為凡事「open mind」的外星小狗,傳遞的是7-ELEVEn關懷、友善的企業精神。而環繞在這個角色周圍、多達12個成員的公仔家族,則除了在7-ELEVEn門市設有獨立貨架、百貨專櫃外,也會出現在統一超商各大活動場合裡。2008年甚至突破企業界線,成為北京奧運中華棒球隊的吉祥物,相關商品年銷售額超過10億新台幣。

劉鴻徵認為,OPEN將家族拉近了7-ELEVEn和小朋友的距離,「同樣是做品牌,顧客不能抱著logo睡覺,卻可以抱著玩偶睡覺!」

Lesson3 : 活動規畫****
**
即時反應話題,引爆趨勢**
反應快速,是許多人對7-ELEVEn行銷活動的評價,儘管活動期間長、次數多,卻依然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話題。刺激行銷部做出反應的發動器,便是POS系統和網友意見。

「情報,會使人更累!」劉鴻徵半開玩笑地說,沒有情報系統時,要等活動結束才知道成效;但系統建立之後,隔天業績回報一來,是贈品加碼?還是活動延長?立刻就要做出修正行動。

對此,他又提出「定滑輪vs.動滑輪」理論。在行銷活動中,活動期限、贈品、代言人等計畫目標,都是「定滑輪」,可以改變施力方向,但無法省力。而在活動期間中發生的新聞花絮、顧客反應等「事件」,則是「動滑輪」──「去回應這些事件,效應就會擴大,宣傳會更省力!」

近年來,網路與社群媒體興起,大幅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劉鴻徵比較,過去廣告與消費者行為的關係是AIDMA (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現在卻變成AISAS(attention, interest, search, action, share)。其中「search」和「share」,主要都發生在網路上。

而網路的即時性與互動性,也確實有助於7-ELEVEn回應顧客需求。例如,有一款炭火燒牛肉堡,因為常被網友抱怨「太小」,行銷團隊索性舉辦臉書投票,請網友決定漢堡尺寸。結果有68%的票數主張加大,7-ELEVEn便從善如流推出加大產品,帶動銷售回升。

由於大眾媒體的廣告成本偏高,也促使7-ELEVEn多管齊下,透過手機APP與Facebook,直接與顧客溝通。目前,台灣7-ELEVEn已有170多萬名粉絲,高居全球各分公司之冠;也開發多款APP,無論你要找洗手間、印文件或計算卡路里,都有相關APP可使用。劉鴻徵說,進入數位時代,7-ELEVEn的行銷目標就是「是成為與顧客形影不離的『隨身媒體』!」

(採訪.撰文 / 陳芳毓,編輯 / 陳清稱,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2年6月號)

全文未完,更多精彩文章請見本期經理人月刊「7-ELEVEn顧客經營學」,全國超商書店熱銷中!

【德國工藝限量經典】經理人月刊+LAMY經典筆套禮盒年2012度限量色,只要2,480元!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