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時間管理
feature picture

與其增加努力,不如提高產出!減少雜事、提高效率的得失矩陣

2016-11-08 整理 韋惟珊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是不是總覺得每天忙得團團轉,即使有再多的時間也不夠用?

日本圖解思考大師西村克己指出,工作者如果無法消除不必要的工作,就只能終日埋首瑣事,成為公司的打雜人員。他在著作《A咖工作術:拒絕當公司裡可被輕易取代的小卒》中,提出減少瑣碎工作的3個辦法:

1. 透過浪費、駁雜、勉強,找出和成果無關的時間

西村提出「費駁強法則」(浪費、駁雜、勉強),做為找出問題的思考法。浪費是指對產出毫無貢獻卻需要花時間處理的項目,包括重做、檢查、等待、生產過剩等,如能盡量減少浪費,就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駁雜則包含源自工作方法、同事間相處、工作分配的混亂。如工作方法沒有標準化,工作品質變得雜亂無章,因此拖累整體工作時程等。

勉強分為心理和身體兩個層次。舉例來說,如果勉強你每天加班,長期而言會讓你身心俱疲,對工作提不起勁,所以在勉強發生時,就應該盡量婉拒。

2. 用4步驟——ECRS,改善工作現況

西村建議以ECRS思考改善步驟,進一步處理工作項目。ECRS是由捨棄(eliminate)、結合(combine)、置換(replace)、簡化(simplify)4步驟組成。

ECRS就是改善現況的優先順序。以連鎖零售店為例,面對經營不善的店面,你應先考量是否乾脆關閉分店,若有些勉強,就接著考慮是否能將此店面和另一間分店合併。如果合併行不通,想想看替換店長能不能提高經營效率?若是無法更換經營團隊,就想辦法簡化現有工作流程,以微幅變動做為改善方案。

3. 與其增加努力,不如提高產出量

別人對於你的工作評價,不在於你的努力,而是你的產出與貢獻。為了在有限時間創造最大產出,西村建議採用「得失矩陣」(參見首圖),找出執行容易、獲利較大的紅利機會,優先執行就能在短期得到巨大成果。如此一來,不僅自己能得到完成工作的滿足,更會使主管和顧客認同自己的工作效率。

(本文取材自《A咖工作術:拒絕當公司裡可被輕易取代的小卒》,紅通通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

1. 做好時間管理就是有效率?錯了!工作「效率」跟你想的不一樣

2. 學會這5個Excel快速鍵,工作效率保證翻倍!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