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為什麼要學歷史?鍛鍊思辨能力4個步驟,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決定!

2015-11-29 採訪‧撰文 張玉琦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為什麼要學歷史?我們從小念的歷史和古人學的歷史,有什麼不同?

現代史學,重視的是政治、經濟、學術、文化、制度等等,但是中國傳統史學只重視一件事,那就是人。傳統史書一打開,看到的就是本紀、世家、列傳,寫的全都是人。對古人來說,歷史的功用是藉由一個個的人事案例來磨練智慧,而這是不管哪一個世代,不管是誰,都需要的能力。

中國人幾千年來都在研究人,累積了上從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大量的人事資料,因為中國人認為,所有事情的關鍵在於人,制度對了,方法對了,只要人不一樣,結果可能天差地遠,這就是中國史學獨特的觀點。

所有教育的目的,都在於培養人才。歷史教育要培養的,是眼光不局限於當代的人才。有些事情當下看不清楚,多年以後才明白事件的意義,甚至你一生過完都未必能理解,要到子孫那一代,才會知道它的意義。

因此,學歷史的兩個大功用,第一是啟發智慧,第二是了解人性。社會是人的組成,想成功,就必須了解人性。而了解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藉由人事案例,這也是中國史學價值之所在。

學歷史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出眼光長遠的人才,幫助我們思索今天的舉動對未來的影響,我們才能知道今天到底該不該做這件事情。

鍛鍊思辨能力4個步驟:關鍵時刻,你會做什麼決定?

我最常對學生說的話就是,「相信我,你絕不是歷史上第一個碰到這個問題的人。」過去有無數人跟你碰到一樣的問題,我們為什麼不看看這些人怎麼面對這些問題?他們怎麼解決?是成功還是失敗?

我把如何透過學習歷史,培養思辨能力,分成了4個步驟:

步驟1:設身處地

碰到事情的時候先想,「如果我是那個人,在這一刻,我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讀過無數的案例之後,進展到下一個層次,就是在碰到問題的時候想,「如果是我讀過的那些人,他們在這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如果是秦始皇會做出什麼決定?唐太宗會做出什麼決定?孔子又會做出什麼決定?那麼在決策時,你就有無數的智慧寶庫任你使用。

步驟2:揣摩通透

碰到一件事,不是看一次就能明白。很多學生問我,為什麼他自己讀《史記》,不能得到和老師一樣的結論。我跟他們說,我跟你們講過的每一篇史料,我起碼讀過五、六十遍以上。

「通」和「透」不同,「通」是這個道理你覺得你想清楚了,「透」是你有一天突然拍桌大喊「原來如此!」那就是透。碰到事情,必須想到透的地步。

步驟3:體貼入微

人世間不是只有理,還講情。「情」主導了大部分的決定,是最值得重視、也最麻煩的東西。

以前有本武俠小說裡有這樣的情節:一對俠客夫婦在江上被敵人追殺,眼看敵人的船快追上他們,妻子決定跳入江中,減輕船的重量,讓丈夫逃生。就在她下定決心要跳下去的那一刻,丈夫居然把她推下船。一瞬間,妻子對丈夫的心情,就從極端的愛變成極端的恨。我們用理智來想,自己跳下去或被推下去,結果不都是一樣嗎?但是就情來說,兩者的意義完全不同。要真正了解歷史,就必須體貼人情。

步驟4:洞見表裡

中國人看事情認為事情必有陰陽、表裡、正反兩面。看事情不但要看表,還要看裡,要看他沒有說出來的那一面到底是什麼,到這個地步你才真正明白什麼是人,什麼是事。

荀子說,「百王之無變,足以為道貫。」道貫的意思就是人性。我教歷史會不斷發出各式各樣的問題,要你蓋上書,仔細去想,在這一刻你會怎麼做,你才知道千古以來的人性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像人性多貪,如果你遇到一個不貪的人,通常是因為那個東西他不想要,他想要別的,只是貪的東西不一樣。

明白了人性之後,你還要有審時度勢的智慧。這個時代的環境就是「時」,趨勢就是「勢」,任何人都不可能和時勢作對。你要明白時代會往哪個方向推演,這是學歷史最重要的事情。我最常問學生,我們到底活在什麼樣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的特色是什麼,你才會明白這個時代做什麼容易失敗,做什麼容易成功。

秦始皇的成功之道:用理智壓抑感情,有道理就做

開課的第一個主題人物,為什麼挑秦始皇?
要從歷史談思辨,題材最好有3個條件:1.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2.最好是有爭議性,有爭議才能思辨;3.這個人物在他所處的時代,必須是有能力做決定的那個人。秦始皇符合每一個條件,而我想談他的一個中心命題是:如果為了成功不擇手段,最後會帶來什麼結果?

我們這個時代有很多人都想成功,不但要成,而且要速成,要他花十年工夫,他做不到。喜歡速成的人,就容易走捷徑。秦始皇是一個認為用欺騙和殺戮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人,這樣的人會有什麼結果?

不過,他的前半生也有值得參考的地方,那就是,人要成功,必先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簡單來說,感情是我喜歡做什麼,我不喜歡做什麼;理智是,我能做什麼和我不能做什麼。

出生在敵國趙國邯鄲的秦始皇,從小備受欺凌。13歲回秦國,22歲才即位,政權卻掌握在權臣呂不韋和母親的情夫嫪毐(音ㄌㄠˋㄞˇ)手中。母親和嫪毐生了兩個小孩,嫪毐不希望秦始皇活著;秦朝也屢見權臣殺幼主的例子,能活到即位,可見秦始皇多會隱忍。即位後,他不僅滅了趙國,還重遊邯鄲,殺掉小時候欺負過他和母親的人。當時他即位已19年,但是欺負過他的人,他絕對不忘。

秦始皇後來流放了自己的母親,朝廷大臣都勸他這有違孝道,不合人倫。他在宮廷上放了巨大的鼎,裝滿沸騰的油,凡是勸誡他這件事的人,就丟到油鼎裡去。當時,齊國人茅焦有事晉見秦王,官員好心提醒他別談太后的事,結果他一見秦王開口就說,我今天來跟你談太后的事情。秦王說,先生沒看到宮殿前的油鼎和死人嗎?茅焦說,看到了,你先聽我把話講完,再把我丟進去也不遲。

茅焦說,大王眼前最重要的事是統一天下。你做這樣的事,讓諸侯知道了,都會對你生出反感,原本可以投降的人可能不投降,原本可以談和的人可能會抵抗到底,你統一天下的事業,會生出多大阻力?秦王聽了,立刻把太后迎回來,重新尊奉為太后。茅焦這段話裡,沒有談到一點仁義道德和人倫,他談的是利害。而秦始皇認為,只要這件事於他有利,他就會去做。

像秦始皇這種情感強烈的人,你去講他的心結,他理智上發現對他有利,他就能用理智去壓抑感情,做出正確的決定。相較於對峙500年的戰國時代,秦始皇不過花了幾年就統一天下。領導者碰到事情必定要先問自己,你是用理智做決定,還是用感情做決定?

另一個例子是李斯寫的《諫逐客書》。秦始皇身邊原本都是外國人,歷代秦國宰相,包括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都是外國人,本土勢力早已想趕走外國勢力,才有位置給秦國人。當時爆發了間諜鄭國案(鄭國是來自韓國的間諜,他建議秦王修水利渠道,以消耗秦國國力),秦國內部勢力便要求秦始皇把外國人趕出去。

李斯勸說秦王,會不遠千里來到秦國的,都是天下的人才,趕走這些人才,他們會對秦國懷抱怨恨,回到自己的國家,憑自己的才能出頭後,都會變成秦國的敵人,這將對秦始皇的統一大業造成多大的阻礙?秦王理智上知道李斯說的對,他就做到底,寧可對抗國內龐大的壓力。

對秦始皇來說,茅焦說的有道理,李斯說的有道理,有道理就做,這就叫做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

取天下需要有能力的功臣,守天下要靠人品好的社稷臣

然而,秦始皇的前半生是理智放在感情之上,統一天下之後,卻開始志得意滿,後半生是感情放在理智之上,所以最後一定要失敗。

把秦朝比喻為一家企業,我們可以檢視它的企業文化,找出它覆亡的原因。秦人家族的一個特性是,艱苦時努力奮戰、絕不屈服。歷史上,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質,不是有道德、也不是聰明的人會成功,而是百折不撓,這就是秦人的特色。

第二個特色是,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獎勵軍功但嚴刑峻法,秦人被逼到最刻苦的局面。商鞅的特色後來變成只求目的不擇手段的風氣,秦國國力壯大了,卻造就了上下交相詐,上下交相殺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到最後就是領袖人格特質的放大,「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老闆可以決定用人,而他用的必定是他喜歡的人。秦國快速成功、也快速滅亡的原因,就在於此。取得天下之後,秦朝理應改變之前的做法,因為取天下(創業)需要功臣,看的是能力;守天下(守業)則需要社稷臣,看的是人品。

歷史上都告訴你要「親賢臣、遠小人」,因為小人很好用,善用小人,成功可以比你想的快很多,你要100分,小人可以做到120分。但是為什麼不能用小人?因為只要有利可圖,小人將來一定會反咬主人。秦始皇用的是像李斯這樣的人,他是功臣,不是社稷臣。

用人要看三件事,最重要的是「人品」,人品不好但能力強,將來必要反咬主人,對組織有不良影響。第二是「態度」,態度決定成敗。第三才是「能力」,人品不佳、態度不好,可是能力很強,將來就會破壞組織長久經營。

秦始皇看的全部都是能力,當年他的祖先秦穆公遭遇慘敗,立誓告誡子孫,若看到別人有才能,不讓他出頭,這樣的人就是對國家有害的人,將帶來危險。李斯為了自己出頭,害死師弟韓非,這不就是秦穆公警告絕不能用的人嗎?但是秦始皇沒有聽從祖先誓言,李斯有才華,秦始皇就重用他一輩子,最後李斯背叛了他,還害死了他的繼承人扶蘇,三年之後,秦始皇建下的王朝就灰飛湮滅了。

從繼承人的選擇也可以看出秦國滅亡的端倪。當時,國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立儲,如果找不到繼承人,天下就會大亂。因為在那個時代,要往上爬最好的辦法,就是投資潛力股,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皇帝立儲的心意不堅定,就會有無數人下注,選邊選立場,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會爭到底。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會有儲位之爭,有時不是儲君想爭,是周圍的人逼的他不得不爭。

秦始皇知道扶蘇是秦朝最好的繼承人,也是他的長子,但他不喜歡扶蘇,他喜歡小兒子胡亥,到哪都帶著他。但是,秦始皇也沒有要讓胡亥當繼承人,這就讓周圍的人看出有可趁之機。秦始皇此時的作為,就是按情感來做決定。因為到了他這個位置,對兒子的喜好不能依照自己的情感來決定,要依照國家的未來做決定。

秦始皇的成與敗,是歷史上很特殊的案例,從來沒有人這麼快取得這麼大的成功,也這麼快就招致這麼淒慘的失敗。任何人都不會想像秦始皇一樣快速成功失敗,問題只在於你有沒有心去追求長久之道。中國文化看的不是眼前,而是長久,中國人自有一套長治久安的辦法,這就是中國歷史智慧之所在。而要看長久,就必須思考自己希望帶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又造就了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

呂世浩

台灣大學歷史系專任助理教授。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2013年8月起,在網路上先後開設MOOC中文文史課程《秦始皇》及《史記一》,目前合計總修課人數超過18萬人。

《秦始皇》被美國免費在線課程平台COURSERA評價為最受歡迎的網路中文課程第一名,《史記一》被中國科技網站「果殼網」(Guokr.com)票選為不分語種最優網路課程第一名。

延伸閱讀/

三個歷史故事,學習「向上管理」三部曲

遇到昏君,你要當忠臣、還是良臣?

繼續閱讀 思考術 歷史
成功 Success > 目標管理
feature picture
陳姿伶製圖

寫下你的 2026 夢想清單:用原子習慣累積 365 天小勝利,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2025-11-0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5 年來到尾聲。每年到這個時刻,總會冒出一句熟悉的想法:明年,我想過得更好。

但什麼叫「更好」?是更健康?收入更穩?心情更平靜?或是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能力?

如果沒有策略,「更好」常常只會停留在願望。今年,我們換個作法,用能執行、能追蹤、能累積的方式,踏實帶你走向 2026。

向大谷翔平學習:把大目標拆成小任務

棒球巨星大谷翔平曾用九宮格清晰規劃自己的訓練與目標,完成投打二刀流的成就,並多次榮獲 MLB MVP。同樣,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也借助類似的目標管理方法,精準掌控技術與心態,在奧運舞台上奪得銀牌。

他們的成功不僅來自天賦,更來自具體化目標,並持續行動。

這也正是經理人「商管 LAB」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理想生活實踐模版」 的核心精神:這套模版並非僅僅是一張表單,而是專為目標管理與實現設計的全方位實用工具。

它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 3 大核心功能,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行動,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累積成可見成果。

九宮格設計理念:從抽象到具體,畫出你的夢想藍圖

經理人

在我們的模版中,九宮格是將夢想拆解為具體行動的關鍵工具。首先,你需要在格子的中心寫下最核心的夢想,例如「2026年加薪」或「學會第二外語」。接著,將這個夢想拆解為 4 大面向:

屬於自己的計畫: 專注於提升個人技能。
與他人相關的目標: 例如促進合作或建立深厚人際關係。
具體可衡量的成就: 像是考證照、優化履歷表,讓進步變得可見。
無形但深具價值的追求: 比如改善情緒管理或建立正向心態。

經理人

為了協助你思考,我們設計了 2 種九宮格邏輯:

1.放射型思考: 適合初期發想,無需拘泥順序,將所有相關的想法填入九宮格。這種水平式的思考,能激發你的創意靈感,從而找出未曾考慮的目標或行動計畫。

2.螺旋型思考: 適合具體執行階段,從核心目標開始,順時針依次填寫各步驟,建立因果關係,使目標的拆解更有深度。

理想生活實踐模版設計了「AI 目標規劃師」ChatGPT小助手。
陳姿伶製圖

AI 規劃管理師:透過提問釐清思緒,拆解目標與步驟

如果你在規劃時卡關,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 ChatGPT 小助手「AI 規劃管理師」,頁面上設有兩個選項:「工作目標拆解」 與 「生活目標拆解」,針對不同面向提供貼心的支持。例如,點選「工作目標拆解」後,GPTs 小助手將引導你輸入以下資訊:

產業與職位: 目前在哪個產業?擔任什麼職位?
工作內容: 你的日常工作任務有哪些?
目標描述: 希望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達成什麼具體目標?
其他背景資訊: 目標的動機是什麼?是否已經有一些相關的資源、技能或挑戰?

根據你的回答,「AI 規劃管理師」會幫助你拆解出 8 個適合的子目標,並提供具體行動指引,讓方向與步驟更清楚。

每日習慣追蹤:累積微小成就,見證巨大改變

善用每日追蹤,輕鬆培養原子習慣.jpg
陳姿伶製圖

如果九宮格是你的目標地圖,那麼每日習慣追蹤就是實現目標的動力來源。許多人在開始目標管理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克服惰性。

我們的模版不僅提供了簡單易用的習慣打卡系統,還加入了一項充滿趣味與激勵的設計:根據完成率,讓你的數據以花朵的形式呈現。

每日打卡建立好習慣,朝理想生活邁進.jpg
陳姿伶製圖

你可以寫下「每天運動 20 分鐘」、「早晨冥想 5~10 分鐘」等想要培養的原子習慣。每天完成後,只需在方格內打勾,就能立即看到數據變化,得到成就感。

隨著完成率逐步提升,一朵小芽會慢慢成長,最終開展成一朵盛開的花朵,象徵你在習慣培養路上的累積與突破。這項設計不僅提升了記錄過程的趣味性,更讓數據從冷冰冰的數字,轉化為溫暖的視覺回饋。

同時,進度視覺化圖表也能幫助你清晰檢視每週、每月的習慣達成率,即使偶有波動,整體數據仍然展現你的堅持與努力。

復盤日記:每天的溫暖對話與反思

透過每日情緒、行動與反思紀錄,追蹤進步與調整方向。
經理人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少停下來與自己對話,在復盤日記中,除了「心情指數」、「睡眠狀態」這些反映身心健康的欄位,我們特別設計了以下提問:

值得讚美自己的 3 件事: 寫下讓你感到自豪的小事,大方的給自己一個肯定。

經歷 3 件美好的事物: 也許是一頓可口的晚餐、他人一句貼心的問候……,透過記錄,將溫暖的瞬間重新珍藏。

今天學到了什麼: 你可以把這一欄當成心願清單,像是「多花幾分鐘陪伴家人」、「面對壓力記得深呼吸」,每一個改善的想法,都是邁向更好的自己。

如果真的想不到要寫什麼,我們在模板中設計了小錦囊,只要跟著提示走,就能幫助你反思過去、挖掘生活中的動力來源,讓每一天都成為邁向夢想的墊腳石。

你的 2026,從寫下第一格開始

經理人

這份「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不僅是一份工具,更是你實現理想生活的指南。搭配「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幫助你從目標的構想到具體實踐,讓夢想變得觸手可及。

今天就開始,寫下你的第一個九宮格,打卡你的第一個好習慣,記錄你的第一份復盤日記。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年後,你所繪出的夢想清單,會變成最動人的故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