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2017-10-20
編譯‧整理 高士閔
編譯‧整理 高士閔

胡鈺苹 / 製圖
史丹佛商學院講師:同樣一件事,用三個 What 表達能更說服人
2017-10-20
編譯‧整理
高士閔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
clearTimeout(timeout);
shown = true;
timeout = setTimeout(() => { shown = false }, 7000);
}"
x-show.transition.out.opacity.duration.1500ms="shown" x-transition:leave.opacity.duration.1500ms x-cloak
class="text-sm text-gray-600">
前往收藏資料夾

同樣的點子,有些人提出來,就被質疑;從某些人的嘴巴裡說出來,卻博得滿堂彩,為什麼會這樣?
史丹佛商學院(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講師麥特 · 亞伯拉罕(Matt Abrahams)解釋,這是因為人們在接受訊息時,只習慣依照某種模式。
就像讀信一樣,我們都習慣從上往下,讀到底就是結束。因此,想要準確傳達訊息,你可以嘗試使用這個架構:What、So What、Now What。
What
從對話一開始,你就要先定義清楚你要傳達的「概念」,想想看如果對方只能接受到一個訊息,那會是什麼?
So What
再來,說明這個概念對聽眾有什麼「好處」,這可有助於聽眾在事後清楚地記得這件事。
Now What
最後,提出你希望聽眾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說話有「架構」的好處就是,它能限縮你想傳達的訊息,讓訊息內容聚焦與精確。否則,訊息就很可能會被雜訊干擾,讓聽眾誤以為雜訊才是重點,最後對你的說法或想法產生質疑。
資料來源 / Stanford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