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老子眼中的「強者」長什麼樣?我從道德經領悟的人生智慧

2018-10-23 整理‧撰文 陳彥丞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8 年 9 月號,封面故事:老莊教你的 19 堂修練課

在職場待上一段時間,你一定知道哪些主管或同事比較可靠,真的遇到困難的時候,有辦法給出建設性的建議,而哪些人碰到問題就想辦法推託。不過,當你談論著別人的優、缺點時,是否曾經想過,自己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老子對於認識自己,提出了一套說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道德經》第 33 章

意思是擁有善於識人的能力,可以被稱為有智慧,然而要做到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聰明。能夠戰勝、克制他人,只能說是徒有力量,但是真正強大的人,卻有辦法克服自己。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老子雖然也認可識人、勝人的重要,但最高的境界,還是要想辦法「超越自己」。

《道德經活學活用》指出,一個人通常只看到自身的優點、他人的缺點,卻難以回過頭發現自己的短處。然而,要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就必須「了解自己」還有哪些缺點需要克服。

了解自己之後的下一步,就是要做到「戰勝自己」,至於要如何取得勝利?老子接著表示: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代表懂得知足、不會被欲望左右的人,可以達到心靈上的富有;而能夠在衝動、受到誘惑時,做到冷靜或堅持努力的人,便能夠稱作有志向。

因此,從老子贊同知足、不為所動的特質來看,「自制力」可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忍耐力》中指出,自我控制這門學問,絕對不是天生具備,而是可以透過學習取得的,例如透過 「如果 ─ 那麼」計畫,打斷容易失去自制的情況。

首先,找出哪些情況下,你難以做到自我控制。舉例來說,只要有同事一向你求助,認為對方有求於自己,你的態度立刻變得咄咄逼人,所以面對他人的求助,你的情緒控制力較差。

要改變自己,你可以事先建立好抵抗行為,想想自己求助他人的經驗,把焦點放在要解決的問題上。像是在腦中先推演、告訴自己,「如果有人求助於我時,那麼我要記得對事不對人。」如此一來,你的「如果 ─ 那麼」計畫,會變成經過反覆練習之後,能內化成自我控制的能力。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