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Kaspars Grinvalds via shutterstock

從滑手機的樣子,就知道你有沒有「認知障礙」!蘋果診斷老人失智症,準確率高達 8 成

2019-11-26 ifanr 雷健恆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根據美國阿茲海默協會的數據顯示,美國有 15% 到 20% 的 65 歲以上年長者存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困擾。 而當中大多數患者,在後期很容易就會發展成阿茲海默症,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老人癡呆症。

事實上,作為一種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以目前的醫療水準尚未能完全治癒,但是憑藉藥物以及早期治療,能夠有效延緩病情的惡化。不過,現在的醫療困境就在於,無論是嚴重的老人癡呆症,還是早期的認知障礙,都很難被及早發現,不少患者在確診時,神經細胞已經發生了大量不可逆的死亡。

而近日,蘋果和圖賓根大學就試圖利用 AI 分析用戶使用手機時的行為模式,來判斷他們是否患上輕度認知障礙。圖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智慧型手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人們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時,都會形成一個固定形式,因此,一個人使用 App 時的行為模式,其實可以做為他們的認知或心理狀態的重要指標。

於是,他們開始聯合 Apple 利用機器學習來進行試驗,想看「罹患認知障礙後,是否會對智慧型手機使用習慣產生差別」。在試驗當中,研究小組請來了 113 名老年人,進行長達 12 周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監測。

他們記錄這 113 名老年人從每次解鎖手機,到每次鎖上手機之間的每一步操作,並將收集得來的 16TB 數據輸入到事先已經建立好的機器學習模型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相比起正常的測試者,患有認知障礙的測試者,不僅操作速度、打字速度更慢、還會在無意識之中進行大量無意義且重複的操作,特別是在使用電話、郵件、信息、時鐘這幾款應用時尤其明顯。

他們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參與測試的 113 名老人當中,被運算法判定為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共有 31 人,準確率達到了 80%。 不過,他們也承認這套運算法仍然還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而試驗也還存在很多侷限性。接下來,他們將嘗試使用更多樣本訊息,並且加入一天中的不同時間作為測試維度。

實際上,為了讓認知障礙和阿茲海默症能夠被更輕易、更早地被檢測出來,其實並不只有蘋果一家科技巨頭在努力。

今年 8 月份,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聯合 IBM 的 Watson AI 推出了一套檢測系統。該系統透過在老人家安裝攝影鏡頭或在身上裝傳感器來檢測他們的神態、動作舉止、談話,以及一系列例如心率等的生理特徵,來判斷他們患有阿茲海默症的機率。

而在今年 1 月份,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項研究,將機器學習運算法和正子斷層造影相結合,最終實現將診斷阿茲海默症的時間提早約 6 年 4 個月。

(本文出自 ifanr,作者:雷健恆)

繼續閱讀 Apple 科技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