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攝影師:Daria Shevtsova

康乃爾大學教的思考術!如何對抗「錯誤訊息」氾濫?

2020-05-27 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教授 湯瑪斯‧吉洛維奇

真相往往難堪且乏味,人心只想尋求樂趣與安慰。
—— 散文家 門肯(H.L. Mencken)

二手資訊紛飛,你如何鍛鍊判斷力?

其實統計數據的準確程度很難評估。我們很少自行動手蒐集數據,既不太會利用科學期刊查找相關資料,也不見得能讀懂,只好以接收二手資訊為主,例如讀報章媒體所整理的報導,可惜媒體報導往往經過大幅扭曲。

我將廣泛探討如何避免日常經驗造成的錯誤認知,目前最重要的是該如何衡量媒體上的二手報導,例如:某個說詞能否相信?某個數據是否可靠?幸好,有些原則可供遵循:

(推薦閱讀:一個經濟學博士的讀書筆記!閱讀不求「有用」,才真正能活用知識

1.人們明明知道卻常忽略:考量資料來源

考量資料來源是最重要的方法,我們明明知道卻時常忽略。我們都不會認真看待《全國特蒐快報》,而是看重《紐約時報》,但知名大報的消息來源是什麼呢?舉愛滋為例,我們該比較相信流行病學家的見解,而不是性治療師、搖滾明星或知名演員的看法。

流行病學家致力於探討流行疾病,最有資格針對愛滋傳播提出預測。性事與愛滋有關,因此媒體也會詢問性治療師的意見,但他們或許了解性功能障礙,懂得如何處理有關性愛的疑難雜症,卻不見得清楚愛滋傳播等複雜議題。如今涉及愛滋的各種危言聳聽充斥社會,大致而言,只有流行病學家的見解最正確可靠。

然而,即使知道以專家的見解為重,實行起來卻不太容易。記者時常曲解專家的意思,常見招數是引述專家平常的一句話,搭配偏頗說詞,彷彿後者也獲專家認可,比方說:「據信每三位青少年就有一位沉迷古柯鹼,總統特別反毒委員會成員奈斯也指出:『反毒大戰相當棘手。』」奈斯也許確實認為反毒大戰相當棘手,卻不見得認同「三分之一」這個預估數字,但媒體並置兩句話的做法容易造成誤會,導致讀者認為兩者都是他的意思。 我們必須小心區分「直接引述」與「額外暗示」。

2.專家說的未必對!最好相信事實,質疑預測

對未來的預測容易出錯,即使以此為業的專家也不例外,像是氣象學家時常誤判隔日天氣,經濟學家往往錯估經濟指標, 因此我們該看重專家提出的事實 ,而非預測。雖然流行病學家對愛滋傳播的預測值得關注,但更該留意的應是既有事實,例如目前實際的愛滋病患人數,或是同性戀者、異性戀者與靜脈注射藥癮者的感染比例,或是捐血人口之中出現愛滋陽性的比例。如同先前所述, 重點在於懂得小心為上,謹慎看待任何對未來的預測。

3.對「高達」兩字打折扣!留意強化與弱化做法

科學界人士很少做出準確估計,例如他們不會只說「54%的選民支持向進口油品徵稅」,而是會加上「正負誤差在4個百分點」。科學預估幾乎都會列出範圍或「信賴區間」,疾病管制中心也許會說:「我們預估美國境內共有50萬至150萬名愛滋帶原者。」然而,較高的數字顯然更有報導價值,因此媒體往往省略範圍不講,只提較高的數字:「疾病管制中心指出,高達150萬名美國人……」 我們該知道任何「高達」二字都是強調信賴區間其中一端的極值,用來吸引目光,我們不該全盤接受,而該打點折扣。

4.同理弱勢,但需謹慎看待各種現身說法

媒體時常請受害者現身說法,藉以凸顯問題的嚴重程度,這種做法相當有效,足以讓大眾設身處地,對弱勢感同身受,媒體的職責即是如此!然而,我們不該因此誤判問題的普遍程度。感同身受實屬理所當然,但客觀判斷不應隨之起舞。

任何現身說法再感人催淚,也只是個人經歷,我們通常沒什麼道理認為那一個人有助我們了解整體問題的普遍程度,同情個人是一回事,評估到底有多少人同受其害則是另一回事,碰到任何煽動人心的現身說法都該謹慎看待。

二手資訊不夠準確,容易造成錯誤認知,而非促進正確認知。 如果資訊本身不可靠,根據資訊所做的判斷也無法正確,錯誤資訊幾乎只能導致錯誤認知,而這些認知甚至看似是依據個人(二手)經驗判斷的「必然結果」。

(本文摘自《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先覺出版社)

繼續閱讀 思考術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