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fizkes via shutterstock

這 8 句口頭禪,只會惹惱同事、主管、客戶!一定要戒

2020-09-23 編譯‧整理 陳彥丞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們以前都這樣做,」「我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想法!」當會議上有同事或主管講出這些「起手句」,你就知道接下來將進入講古時間,或陷入情緒化討論,卻無法推進原本要討論的事項,也讓人不想再貢獻一己之力。

知名商業教練喬.庫西歐(Joe Curcillo)認為,這些沒意義的老派語句和口頭禪,只會惹惱同事、主管以及客戶,因此他統整出 24 句在達成目的與共識時,沒有幫助的「廢話」,以下精選其中 8 句,未來你也不該輕易在會議或協商場合說出口,讓自己淪為顧人怨的豬隊友:

1. 我個人覺得/這只是我的看法……

你講出的話,當然代表你的看法,加入這些贅詞,通常是想隱藏尖銳的情緒或說詞,或希望大家不要太針對你,但處於得下決定的場合時,卻也暗示他人不需太在意你的想法。如果你真的有意見想說,請用「我」開頭,直接表達意見,不用嘗試無意義的婉轉。

2. 我希望/我會盡力……

說出這句話之後,表示你已經準備放棄,才會下意識要對方別抱有太大期待。更好的講法是先說「我願意做這件事情」,表明立場,以免還沒做事就被質疑能力。

3. 這不是我的錯!

很多人被質疑,就急著替自己「洗清嫌疑」,把不是我做的、不是我的錯掛在嘴邊。但這時候討論會走向辯解,或乾脆找另一個人當代罪羔羊,卻無法解決任何事情。

4. 我的錯……

反過來說,一出現問題時就急著擔下責任,同事也不一定會為你拍手叫好,還可能引起他人誤會,像是主管覺得你是在諷刺他,藉由故意委曲求全,實則暗示他領導無方。面對錯誤最好的方式,是大家開誠布公討論解決方式,而不是花時間尋找戰犯。

5. 我們這邊都是這樣做啦……

這是創新時最常阻撓在路中間的老派語句。當浮現說出這句話的念頭時,代表你拒絕嘗試或聽進他人的建議,成為別人口中不知變通的「老人」。

6. 這沒必要想(做)新的吧!

人力不足、預算不夠,乍看之下都是為團隊或公司著想,但明眼人能識破,說這話的人只是懶惰或怕麻煩,不想負擔額外責任。

7. 這麼做沒有意義……

喜歡說這句話的人,是對話的終結者,可能想暗示別人的想法很愚蠢,或自己根本聽不懂,又不敢說出口,更好的說法是就想不通之處提出問題,才能有效推進對話。

8. 我們會議後再談……

現在許多討論和會議都轉移到線上,可是很多人喜歡說「我們碰面的時候再談。」但聽在會議其他人的耳裡,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其他人不在的時候我們再說」,容易引起他人負面觀感。

資料來源/Entrepreneur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